词典 凤笙 凤笙的意思
fèngshēng

凤笙

简体凤笙
繁体鳳笙
拼音fèng shēng
注音ㄈㄥˋ ㄕ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èng,(1) 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组词】:凤凰。凤雏(幼小的凤;喻英俊少年)。龙肝凤髓(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凤雏(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雏凤清于老凤声。(2) 姓。

shēng, ◎ 管乐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组词】:笙歌。芦笙。笙管乐(yuè)。

基本含义

指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器乐中的一种竹笛,也用于比喻音乐美妙悠扬或者形容声音高亢激昂。

凤笙的意思

凤笙 [fèng shēng]

1. 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笙》:“《世本》:'随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后因称笙为“凤笙”。

3. 指笙曲。

凤笙 引证解释

⒈ 后因称笙为“凤笙”。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笙》:“《世本》:‘ 随 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昔 王子晋 好吹凤笙,招延道士与 浮丘 同游 伊 洛 之浦。”
唐 韩愈 《谁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 萧史。”
明 何景明 《吕黄门画竹歌》:“龙盘嶰谷山中石,更待 伶伦 截凤笙。”

⒉ 指笙曲。

宋 张先 《虞美人》词:“凤笙何处高楼月,幽怨凭谁説。”


国语词典

凤笙 [fèng shēng]

⒈ 笙的美称。

南唐·李煜〈望江南·多少泪〉词:「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凤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凤笙释义:⒈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笙》:“《世本》:‘随作笙。 ’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后因称笙为“凤笙”。⒉指笙曲。
    • 2.
      椒奠释义:洒椒酒于地以祭。南朝 梁简文帝《祠伍员庙》诗:“行潦承椒奠,按歌杂凤笙。”唐 陆龟蒙《和袭美泰伯庙》:“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溼中堂。”《宋史·乐志七》:“光流桂俎,祥衍椒奠。”
    • 3.
      江南弄释义:乐府《清商曲》名。 南朝 梁 天监 十一年,梁武帝 改《西曲》,制《江南弄》七曲,即《江南弄》、《龙笛曲》、《采莲曲》、《凤笙曲》、《采菱曲》、《游女曲》、《朝云曲》。皆轻艳绮靡。又 南朝 梁 沉约 作《赵瑟曲》、《秦筝曲》、《阳春曲》、《朝云曲》四曲,亦称《江南弄》。两者格调、字句全同,并同有转韵,说明《江南弄》一调已成定格。有人认为是 唐、五代 词的雏形。唐 陆龟蒙《乐府杂咏·双吹管》:“高楼微月夜,吹出《江南弄》。”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江南弄》。
    • 4.
      瑶凤释义:玉饰的凤笙或凤箫。
    • 5.
      缑氏山释义: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汉 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 者,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洛 之间,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之典。唐 李白《凤笙篇》:“緑云紫气向 函关,访道应寻 緱氏山。”
    • 6.
      萧史释义:⒈传说中人物名。 相传为 春秋 秦穆公 时人,善吹萧,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 以女 弄玉 妻之。萧史 日教 弄玉 吹萧作凤鸣,后凤凰来集其屋。穆公 筑凤台,使 萧史 夫妇居其上,数年后,皆随凤凰飞去。见 汉 刘向《列仙传》。晋 葛洪《抱朴子·对俗》:“是以 萧史 偕翔凤以凌虚,琴高 乘朱鲤於深渊,斯其验也。”唐 韩愈《谁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 萧史。”⒉借指情郎。清 黄遵宪《游箱根》诗:“洪崖 揖 浮丘,萧史 媚 弄玉。”
    • 7.
      鍊气释义:亦作“鍊炁”。道家指通过吐纳导引等以求长生的一种方法。南朝 宋 鲍照《代淮南王》诗:“淮南王,好长生,服食鍊气读仙经。”唐 李白《凤笙篇》:“始闻鍊气餐金液,復道朝天赴玉京。”唐 李翱《故处士侯君墓志》:“少为道士,学 黄 老 鍊气保形之术。”明 刘基《淮南王》诗:“淮南王,好神仙,澄心鍊炁守自然。”

凤笙(fengs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凤笙是什么意思 凤笙读音 怎么读 凤笙,拼音是fèng shēng,凤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凤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