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哭啼啼 [kū kū tí tí]
1. 不间断地哭泣。
英[weep and wail endlessly;]
哭哭啼啼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啼哭不止。
引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不要你插插花花认我来,哭哭啼啼泪满腮。”
《红楼梦》第一〇三回:“他就跟了个破老婆子出了门,在街上哭哭啼啼的僱了一辆车,一直跑到 薛 家。”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女儿嫁了过去,常常回到娘面前哭哭啼啼。”
国语词典
哭哭啼啼 [kū kū tí tí]
⒈ 不停的哭泣。也作「啼啼哭哭」。
引《红楼梦·第六七回》:「这如今才好些,又这样哭哭啼啼,岂不是自己蹧蹋了自己身子。」
《文明小史·第二八回》:「他夫人还带著病,一个三岁的女孩子,一路哭哭啼啼,这番辛苦,也尽够受了。」
哭哭啼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哭唧唧释义:就是说爱哭闹,整天哭哭啼啼的,这个词语偏向于贬义,就是有点让人讨厌的意思。
- 2.
哭天抹泪释义:哭哭啼啼的样子(多含厌恶意)。
- 3.
哭眼抹泪释义:哭着诉说或控诉,形容哭哭啼啼。
- 4.
哭眼擦泪释义:哭着诉说或控诉,形容哭哭啼啼。
- 5.
干啼湿哭释义:⒈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⒉形容哭哭啼啼。⒊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 6.
干涕湿哭释义:哭哭啼啼。
- 7.
活现世释义:活活丢脸,出丑。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十三:“这当儿,刚巧他的 小老虎 抹着一张花脸哭哭啼啼到了跟前。祝大 不问情由伸手就是一个耳光,喝道:‘还不给我快回家去,在老子面前活现世!’”韦君宜《夕阳赋》:“怎么造反造得连女人也不要脸了。真是庚子年也没见过这样活现世的事!”
- 8.
湿哭乾啼释义:哭哭啼啼。清 赵翼《七十自述》诗:“羲之 乐死从今定,湿哭乾啼总不知。”参见“乾啼湿哭”。
- 9.
湿哭干啼释义:哭哭啼啼。
- 10.
耽耽逐逐释义:⒈瞪目逼视而急欲攫取。语本《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汉书·叙传下》“六世耽耽”唐颜师古注引作“虎视耽耽,其欲浟浟”,曰:“耽耽,威视之貌也。浟浟,欲利之貌也。今《易》浟字作逐。”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哭哭啼啼,假慈悲善瞒老鼠;耽耽逐逐,借声势巧胜妖狐。”⒉形容贪婪追逐貌。
- 11.
雨泪释义:谓泪如雨下。 晋 陆云《吊陈永长书》之四:“东望贵舍,雨泪沾襟。”唐 李白《秋浦歌》之二:“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不由我哭哭啼啼,思量起雨泪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