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赈饥 赈饥的意思
zhèn

赈饥

简体赈饥
繁体賑饑
拼音zhèn jī
注音ㄓㄣˋ ㄐ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1) 救济。【组词】:赈济。赈灾。赈捐。赈恤。以工代赈。放赈。(2) 富裕。【例句】:“邑居隐(殷)赈”。

jī,(1) 饿。【组词】:饥饿。饥民。饥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饥餐渴饮。饥寒交迫。饥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饥。(2) 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组词】:饥荒。饥馑(灾荒)。

基本含义

赈济饥民,帮助饥饿的人。

赈饥的意思

赈饥 [zhèn jī]

1. 见“赈饥”。

赈饥 引证解释

⒈ 见“賑饥”。亦作“賑飢”。救济饥民。

明 归有光 《寄王太守书》:“今春量拨賑饥之穀,召募饥民,或可即工。”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四四:“而于弭盗賑飢,尤为切要。”
清 叶梦珠 《阅世编·学校二》:“既而 淮 上水灾,流离接踵,又开賑饥之例。”
清 郑世元 《官赈谣》:“黄鬚大吏骏马肥,朱旗前导来賑飢。”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然自声势稍增而革命之念起,革命之念起而剿兵救民賑飢济困之事兴。”


赈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山塲释义:泛指山地。《元典章·圣政二·赈饥贫》:“官人每根底放鹰犬分拨与的山塲,禁治著不交百姓每採打柴薪。”《水浒传》第十一回:“山塲水泊木植广有,便要盖千间房屋,却也无妨。”参见“山场”。
    • 2.
      散放释义:⒈发放。《清会典事例·户部·赈饥三》:“又諭:前因 碭山 等五县 河 水漫淹,当经降旨先行抚恤,赏给一月口粮,加恩给賑两箇月,七分次贫并六分极贫民,加恩给賑一箇月,概行散放折色,以资口食。”⒉谓在野外放牧。《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浠水望城乡的生产规划》:“养牛,要逐步改变过去常年散放习惯。”⒊放诞不羁。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士有外形足恭,容虔言恪,而神疏心慢,中怀散放,受任不忧,居局不治,盖难分之五也。”
    • 3.
      歉薄释义:谓收成微薄。《清会典事例·户部·赈饥》:“本年夏间亢旱,收成歉薄。”《清会典事例·户部·平粜》:“直隶 上年秋冬以来,雨泽稍疏,麦收恐不免歉薄。”
    • 4.
      粥厂释义:旧时官府、慈善团体或人士施粥以赈饥民之所。
    • 5.
      赴义释义:⒈犹仗义。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卓 遣执金吾 胡母班”裴松之 注引《汉末名士录》:“班 字 季皮,太山 人,少与 山阳 度尚、东平 张邈 等八人并轻财赴义,振济人士,世谓之八厨。”清 姚清华《石门马氏蠲粟赈饥纪事》诗:“当其举念初,赴义如箭疾。”⒉参加义举;参加义师。《宋书·武帝纪上》:“於是大开赏募,投身赴义者,一同登京城之科。”《北齐书·薛嘉族传》:“属 高祖 在 信都,嘉族 闻而赴义。”《南史·刘锺传》:“及义旗建,帝拔 钟 为郡主簿,曰:‘豫是 彭城 乡人赴义者,并可依 刘主簿。’”⒊就义
    • 6.
      饭厂释义:旧时煮粥以救济贫民的场所。《清会典·户部一二三·赈饥三》:“嘉庆 七年……其 卢沟桥、黄桥、东霸、大井 等处饭厂,亦著一体展至四月二十日止。”《清会典·户部一二四·赈饥四》:“同治 元年諭:前因京师米价昂贵,諭令五城御史,於开放饭厂先期一月举行,俾资存活。”

赈饥(zhen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赈饥是什么意思 赈饥读音 怎么读 赈饥,拼音是zhèn jī,赈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赈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