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祭 [yáo jì]
1. 谓向远处致祭行礼。
遥祭 引证解释
⒈ 谓向远处致祭行礼。
引《周礼·春官·大宗伯》“则旅上帝及四望” 唐 贾公彦 疏:“不可一往就祭,当四向望而为坛遥祭之。”
国语词典
遥祭 [yáo jì]
⒈ 遥遥向著远方祭祀。
例如:「遥祭黄陵」。
遥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望祀释义:⒈古代祭名。遥祭山川地祇之礼。《周礼·地官·牧人》:“望祀,各以其方之色甡毛之。”郑玄 注:“望祀五岳、四镇、四瀆也。”《周礼·春官·男巫》:“掌望祀、望衍、授号,旁招以茅。”郑玄 注:“望祀,谓有牲粢盛者。”孙诒让 正义:“此望祀通含类造禬禜之神,则似不专据四望,与《牧人》义微异也。”《汉书·文帝纪》:“昔先王远施而不求其报,望祀不祈其福……今吾闻祠官祝釐,皆归福於朕躬,不为百姓,朕甚媿之。”唐 杨炯《四陵峡》诗:“楚 都昔全盛,高丘 煊望祀。”⒉遥望祭祀。《史记·秦始皇本纪》:“行至 云梦,望祀 虞舜
- 2.
羣望释义:受祭于天子﹑诸侯的山川星辰。望,谓不能亲到,望而遥祭。
- 3.
群望释义:受祭于天子、诸侯的山川星辰。望,谓不能亲到,望而遥祭。《左传·昭公十三年》:“初,共王 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于羣望。”杜预 注:“羣望,星辰山川。”《文选·张衡<东京赋>》:“元祀惟称,羣望咸秩。”薛综 注:“羣岳众神,望以祭祀之,皆有秩次。”《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四》:“帝深軫下民,遂命庶官徧祀於羣望。”
- 4.
遥祠释义:遥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