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音 [zì yīn]
1. 文字的读音。
字音 引证解释
⒈ 文字的读音。
引叶圣陶 《祖母的心》:“唱着唱着,只听得一个个艰涩而滞重的字音。”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四章:“可是声音的情感化,必须有抑扬停挫,在念剧词时候,便不能不把几个字音拉长。”
国语词典
字音 [zì yīn]
⒈ 字的读音。
例如:「字音正确」。
字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言释义:⒈妇女在闺房所说的话。 ⒉古代注家譬况字音用语。对“外言”而言。所谓内外指韵之洪细而言,内言发洪音,外言发细音。
- 2.
切响释义:重浊的字音。 古人写诗讲究字音的轻重、清浊搭配得当,以求音节和谐。
- 3.
别字释义:⒈写错或念错的字。即该写这个字却写成另一个字,该念这个字音却念成另一个字音。如把“接洽”写成“接恰”;把“脍炙人口”的脍(kuài)念成烩(huì)。⒉别号。
- 4.
口吃释义: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通称结巴。
- 5.
叶音释义:叶音也称叶韵,叶句。 “叶”也作“协”。指以改读字音的方式,来读诗经、楚辞等先秦的韵文,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
- 6.
吐字释义:唱曲和说白中按照正确的或传统的音读出字音;说话、讲演等说出字音;咬字儿:吐字行腔。吐字清楚。
- 7.
呿陀释义:⒈梵字音译。⒉树名。
- 8.
喷口释义:戏曲演出中指道白或演唱时对字音作有力的喷发,作用是使字音刚劲有力,送得远。
- 9.
嗨子戏释义:戏曲剧种。因演唱先以“海”字音起腔而得名。流行于 安徽、河南 的部分地区。唱腔分为主调和花调两大类。比较流行的传统剧目有《打桃花》、《站花墙》、《王员外休妻》等。
- 10.
四等释义:⒈四种等级。⒉指字音之四等。⒊即四无量心。
- 11.
声母释义:汉语字音可以分成声母、韵母、字调三部分。一个字起头的音叫声母,其余的音叫韵母,字音的高低升降叫字调。例如“报(bào)告(gào)、丰(fēng)收(shōu)”的b,g,f,sh是声母;“报”和“告”的ao,“丰”的eng,“收”的ou是韵母;“报”和“告”的字调都是去声,“丰”和“收”都是阴平。大部分字的声母是辅音声母,只有小部分的字拿元音起头(就是直接拿韵母起头),它的声母叫“零声母”,如“爱”(ài)、“鹅”(é)、“藕”(ǒu)等字。
- 12.
声纽释义:音韵学术语。即声母。汉字音节开头的辅音。参见“声母”。
- 13.
声韵释义:⒈音韵(汉字音节中声、韵、调的总称);声音。 ⒉声母和韵母的合称。
- 14.
外言释义:⒈男子所说有关公务之言。⒉譬况字音用语。指韵母的细音。与“内言”相对。
- 15.
嫌名释义:与人姓名字音相近的字。
- 16.
字正腔圆释义:(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他的念白、唱腔都字正腔圆,表演得声情并茂。
- 17.
字音释义:字的读音:注明字音。
- 18.
字调释义:字音的高低升降。也叫声调。见〖四声〗。
- 19.
对仗释义:诗文中按照字音 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语法结构相同做成对偶的语句。
- 20.
工具书释义:专为读者查考字形、字音、字义、词义、字句出处和各种事实等而编纂的书籍,如字典、词典、索引、历史年表、年鉴、百科全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