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覆餗 覆餗的意思

覆餗

简体覆餗
繁体
拼音fù sù
注音ㄈㄨˋ ㄙ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ù,(1) 遮盖,蒙。【组词】:覆盖。覆溺。覆蔽。覆被(遮盖,喻恩荫)。覆庇。(2) 翻,倾倒,败,灭。【组词】:覆舟。颠覆。覆灭。覆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覆没(mò)。覆水难收。覆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喻整体覆灭,个人不能幸存)。前车之覆,后车之鉴。(3) 同“复”

sù, ◎ 古代指鼎中的食物,后泛指美味佳肴。【例句】:“奇珍异味天庖餗。”

基本含义

形容事情糟糕到了极点,无法挽回。

覆餗的意思

覆餗 [fù sù]

1.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餗,鼎中的食物。覆餗,谓倾覆鼎中的珍馔。后因以“覆餗”喻力不胜任而败事。

覆餗 引证解释

⒈ 餗,鼎中的食物。覆餗,谓倾覆鼎中的珍馔。后因以“覆餗”喻力不胜任而败事。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君必度能而授者,备乎覆餗之败;臣必量才而受者,故无流放之祸。”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臣将门餘子,素无艺术,猥当大任,必败朝章。自悲负乘,坐致覆餗。”
明 张景 《飞丸记·谏拒脱簪》:“鼎食全家思覆餗,燕雀堂高惧回禄。”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二回:“若今日不从此著力,万一国民忽委以责任,则覆餗絶脰,其罪实深。”


覆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折足释义:见“折足覆餗”。
    • 2.
      折鼎释义:见“折足覆餗”。
    • 3.
      纠逖释义:⒈亦作“纠剔”。 亦作“糺逖”。督察惩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杜预 注:“逖,远也;有恶於王者,纠而远之。”杨伯峻 注引 惠栋 补注:“《鲁颂》‘狄彼东南’,郑 笺云:‘狄当为剔。剔,治也。’此《传》当训为治也。”《隶释·汉范式碑》:“纠剔瑕慝,六教允施。”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替否迭进,将何糺逖。”《旧唐书·郭子仪传》:“上不能翼戴三光,下不能纠逖羣慝,功微赏厚,任重恩深,覆餗之忧,实盈寤寐。”⒉督责纠正。唐 柳宗元《序饮》:“有资丝竹金石之乐以为和者
    • 4.
      覆餗释义:《易·鼎》:“鼎折足,覆公餗。 ”餗,鼎中的食物。覆餗,谓倾覆鼎中的珍馔。后因以“覆餗”喻力不胜任而败事。
    • 5.
      覆鼎释义:⒈犹覆餗。 ⒉指误事失职的权臣。
    • 6.
      诒诮释义:让人笑话;留下笑柄。清 林则徐《复邵蕙西书》:“年来盗匪之恣纵,汉 回 之纠纷,竭其蠢愚勉为措置,幸不至覆餗詒誚,然筋力则已頽然矣!”
    • 7.
      重昏释义:⒈亦作“重昬”。 谓思绪非常昏乱。《楚辞·九章·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昬而终身!”王逸 注:“昬,乱也。言己不逢明君,思虑交错,心将重乱,以终年命。”唐 王维《宋进马哀辞》:“忽思瘞兮城南,心瞀乱兮重昏。”明 归有光《赵汝渊墓志铭》:“宋 失维城,宗沦于 朔。哀哉重昏,鼎折覆餗。”⒉十分昏暗;愚昧。《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曜慧日於康衢,则重昬夜晓。”李周翰 注:“言二比丘演説佛化,万物见明,如日照於道,重深昬暗之处,夜中亦晓。”唐 刘禹锡《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维如来灭后,
    • 8.
      鼎折释义:见“鼎折覆餗”。
    • 9.
      鼎覆释义:见“鼎折覆餗”。
    • 10.
      鼎足戒释义:指“鼎折覆餗”的教训。

覆餗(fus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覆餗是什么意思 覆餗读音 怎么读 覆餗,拼音是fù sù,覆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覆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