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相 [shǐ xiāng]
1. 唐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宋初因之,以亲王、留守、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实际上不主政事。如王安石罢相后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即其例。明代官场中用以称以辅臣身分督师者,清代用以称呼兼大学士的总督。
使相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 宋 初因之,以亲王、留守、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实际上不主政事。如 王安石 罢相后以 镇南军 节度使同平章事判 江宁府,即其例。 明 代官场中用以称以辅臣身分督师者, 清 代用以称呼兼大学士的总督。
引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二:“唐明皇 天宝 十五载六月,授 崔圆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如故,使相始也。”
清 张际亮 《传闻》诗:“地阴将军仍卧甲,天高使相但衔杯。”
使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使释义:⒈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后汉书·宦者传·张让》:“凡詔所徵求,皆令 西园 騶密约勑,号曰‘中使’。”《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勉膳禁哭,中使相望。”张铣 注:“天子私使曰中使。”唐 白居易《缭绫》诗:“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忽见有二中使,齎天子手詔,召 曾太师 决国计。”⒉顶用,好用。元 武汉臣《老生儿》楔子:“好孩儿也,这钱直恁般中使!”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您孩儿往常不听叔叔的教训,今日受穷,纔知道这钱中使,我省的了也。”
- 2.
中府释义:⒈内库。《穀梁传·僖公二年》:“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史记·田叔列传》:“鲁王 闻之大慙,发中府钱,使相偿之。”张守节 正义:“王之财物所藏也。”宋 梅尧臣《闵尚衣盗袴》诗:“嗟嗟亦王官,奚自门阀污,中府中纹綾,袖之呼马去。”⒉唐 代府兵编制之一。《宋史·尹洙传》:“按 唐 府兵,上府千二百人,中府千人,下府八百人。”⒊中医指胃。《素问·离合真邪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张隐庵 集注:“中府,胃府也。”
- 3.
使弼释义:犹使相。
- 4.
使相释义:唐 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
- 5.
勒休释义:令官员退休。清 恽敬《书山东知县事》:“巡抚、按察使相继迁去,会大计,主者当知县年老,官勒休。”
- 6.
同合释义:⒈使相一致。 ⒉犹融会。
- 7.
嘉猷释义:治国的好规划。 《书·君陈》:“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孔 传:“汝有善谋善道则入告汝君於内。”蔡沉 集传:“言切於事谓之谋,言合於道谓之猷。”《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一》:“寤寐嘉猷,延佇忠实。”李周翰 注:“嘉,善;猷,道也。”宋 曾巩《使相制》:“配于前哲,属在老成。其代天工,矧久闻於大政;廼心王室,尚思告於嘉猷。”《清史稿·颖毅亲王萨哈璘传》:“伏思皇上不受尊号,咎在诸贝勒不能殫竭忠信,展布嘉猷,为久之大计。”
- 8.
团保释义:编组民户,使相互监督、担保。 《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又乞检责所在实户,据口团保。”胡三省 注:“团保者,团结户口,使之互相保识。”
- 9.
多得释义:⒈谓得到的多;容易得到。汉 焦赣《易林·损之睽》:“府藏之富,玉以振贷,捕鱼河海,罟网多得。”汉 孔融《荐祢衡表》:“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寳。若 衡 等辈,不可多得。”《宋史·曹彬传》:“上亦大笑,乃赐 彬 钱二十万。彬 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⒉犹多亏。《水浒传》第二回:“多得 王进 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水浒传》第十回:“当初在 东京 时,多得 林冲 看顾。”《红楼梦》第六回:“又因他丈夫昔年争买田地一事,多得 狗儿 他父亲之力。”
- 10.
寄禄格释义:宋 代关于寄禄官官衔及其食禄品秩的规定。 宋 元丰 三年,杂取 唐 及 宋 初旧制,改革官制。用旧时所置的散官为寄禄官,如改使相为开府仪同三司,改吏部尚书为金紫光禄大夫等。从开府仪同三司到将仕郎,定为二十四阶,每一阶的食禄都有规定,作为升降增损的依据。崇宁 二年,又换选人七阶。大观 初,增宜奉、正奉、中奉、直奉等阶。政和 末,又改从政、修职、迪功,共三十七阶。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八》、《宋史·职官志九》。参见“寄禄官”。
- 11.
对撞机释义:高能物理实验 用的使相对运动的高能粒子进行对撞的装置。 实验用粒子经加速器加速后进入对撞机,在对撞机中,两 束粒子沿相反方向在环形(或直形)真空管道中进一步加速,提高能量,在预定地点发生对撞,产生各种 现象,以供研究。对撞机能进行质子与质子、质子与反质子、质子与电子、电子与正电子之间的对撞。
- 12.
小计释义:⒈小统计。《周礼·天官·小宰》“月终,则以官府之叙,受羣吏之要”汉 郑玄 注:“主每月之小计。”⒉小计谋。《管子·霸言》:“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魏书·刘裕传》:“义隆 好行小计,扇动边民。”⒊指小计划。汉 桓宽《盐铁论·论邹》:“昔 秦始皇 已吞天下,欲并万国,亡其三十六郡;欲达瀛海,而失其州县。知大义如斯,不如守小计也。”⒋指郡国的上计吏。汉 桓宽《盐铁论·疾贪》:“徭使相遣,官庭摄追,小计权吏,行施乞贷。”⒌从低估算。宋 陆游《酒无独饮理》诗:“糟丘未易办,小计
- 13.
忍辱负重释义:忍受屈辱来承担重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 14.
打通释义:⒈〈动〉也说打通儿。 在戏曲开演前敲打锣鼓。⒉〈动〉除去阻隔使相贯通。
- 15.
执符释义:⒈持符节。 比喻守信。⒉指使相符;谨守。
- 16.
抽肥补瘦释义:比喻抽取有余的补给不足的,使相互平均或平衡。
- 17.
搞平衡释义:使相反的力量均匀分布而产生平衡。
- 18.
斗击释义:亦作“鬭击”。 争斗击打。晋 葛洪《神仙传·樊夫人》:“庭中两株桃,夫妻各咒一株,使相鬭击。”唐 张读《宣室志》卷九:“大师且駡而唾其面,於是与少年鬭击,而观者数千,少年卒不胜,竟遁去。”宋 张咏《声赋》:“川谷为之鬭击,山峦以之崩圮。”
- 19.
无缘对面不相逢释义: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不会相聚。
- 20.
有缘千里来相会释义:谓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常指男女间的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