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平典 平典的意思
píngdiǎn

平典

简体平典
繁体
拼音píng diǎn
注音ㄆ一ㄥˊ ㄉ一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diǎn,(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组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2) 标准,法则。【组词】:典章。典制。典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3) 指典礼。【组词】:盛典。大典。(4) 主持,主管。【例句】: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组词】:典卖。典押。典契。(6) 姓。

基本含义

平典指的是平和安定的时代,也可指社会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的状态。

平典的意思

平典 [píng diǎn]

1. 公平的律令。

2. 平板质实。

4. 和平典雅。

平典 引证解释

⒈ 公平的律令。

《后汉书·陈忠传》:“臣 忠 心常独不安,是故临事战惧,不敢穴见有所兴造,又不敢希意同僚,以谬平典。”
《隋书·刑法志序》:“岁布平典,年垂简宪。”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持法》:“臣守平典,庶无寃滥,虽死不恨也。”

⒉ 平板质实。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序》:“孙绰、许询、桓、庾 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 建安 风力尽矣。”

⒊ 和平典雅。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文》:“其文皆宗 康 李,然能更造平典,虽曰大輅始於椎轮,层冰由於积水,亦由其禀气和粹,正得其平耳。”
章炳麟 《论式》:“简文 变古,志在桑中, 徐 庾 承其流化,平典之风,於兹沫矣。”


平典(pingd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平典是什么意思 平典读音 怎么读 平典,拼音是píng diǎn,平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平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