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指教 指教的意思
zhǐjiào

指教

简体指教
繁体
拼音zhǐ jiào
注音ㄓˇ ㄐㄧ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ǐ,(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组词】: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例句】:下了三指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组词】: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4) 点明,告知。【组词】: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5) 直立,竖起。【例句】: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组词】:指标。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jiào jiāo,(1) 指导,训诲。【组词】: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2) 使,令。【例句】:风能教船走。(3) 指“宗教”。【组词】:教士。教主。教皇。教堂。(4) 姓。(1) 传授。【组词】:教课。你教给我做。

基本含义

表示请教、请指点。

指教的意思

指教 [zhǐ jiào]

1. 指点教导,多用作请人提批评意见的套语。

请多加指教。
望请其指教。——清·林觉民《与妻书》

[give advice or comments;]

指教 引证解释

⒈ 指点教导。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籍 湜 辈虽屡指教,不知果能不叛去否?”
元 秦简夫 《剪发待宾》第三折:“此人依母指教,苦志攻书。”
《老残游记》第三回:“倘有见到的所在,能指教一二,那就受赐得多了。”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七章:“看人家稻地里 梁三 老汉指教出来的子弟吧!”


国语词典

指教 [zhǐ jiào]

⒈ 指正教导。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先生大才,又是尊府白眉,今日幸会,一切要求指教。」
《红楼梦·第六三回》:「如今遇见姐姐,真是天缘巧合,求姐姐指教。」

见教 见示 赐教


指教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见教释义:客气话。称对方的指教:有何见教?
    • 2.
      见示释义:⒈给我看;告诉我。⒉显示。
    • 3.
      赐教释义:敬辞,给予指教:不吝赐教。

指教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对数释义:一般地说,如果a是一个不等于1的正数,an=b时,n叫做以a为底b的对数,记作logab=n。如52=25中,2就叫做以5为底25的对数,记作log525=2。以10和e为底的对数分别叫做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符号 分别为“lg”和“ln”。利用对数可以把乘方、开方转化为乘除;乘除转化为加减,从而简化运算。

指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个面向释义: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2.
      下帷释义:⒈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史记·儒林列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 董仲舒 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三国 魏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才劣 仲舒,无下帷之思;家贫 孟公,无置酒之乐。”⒉引申指闭门苦读。南朝 梁 任昉《赠王僧孺》诗:“下帷无倦,升高有属。”《南史·王僧虔传》:“汝(僧虔 子 慈)年入立境,方应从宦,兼有室累,何处復得下帷如 王郎 时耶?”唐 李白《行行且游猎篇》:“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宋 晁冲之《和江子我竹夫人》诗:“下帷度日甘同梦,隐几终
    • 3.
      不吝珠玉释义: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 4.
      不吝赐教释义: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 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 5.
      且如释义:⒈假如,如果。《公羊传·隐公元年》:“且如 桓 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何休 注:“且如,假设之辞。”《水浒传》第九回:“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西游记》第八二回:“八戒 道:‘哥啊,且如我变了,却怎么问么?’”⒉即如,就象。唐 杜甫《兵车行》:“且如今年冬,未休 关西 卒。”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一出:“且如那贫女,屋里姓 王,唤做 王有钱。只因父母丧亡,水火盗贼害了家计。”《水浒传》第六回:“知客又道:‘你听我説与你: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
    • 6.
      义方释义: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石碏 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晋 葛洪《抱朴子·崇教》:“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宋 岳飞《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男 云 始就义方,尚存乳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万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极有义方。”
    • 7.
      义训释义:⒈大义的垂训。 ⒉泛指教诲。⒊对字义、词义的解释。别于“音训”、“形训”而言。
    • 8.
      传受释义:⒈传述与承受。 谓教与学两方。⒉谓向他人学习。⒊指教授他人。
    • 9.
      候教释义:敬辞,等候指教:本星期日下午在舍下候教。
    • 10.
      兄长释义:⒈兄⒉对男性朋友的尊称:请兄长指教。
    • 11.
      冷官释义:旧指地位不重要、事务不忙的官。 唐张籍《早春闲游》诗:“年长身多病,独宜作冷官。” 也用来指教官。唐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诗:“广文先生官独冷。” 广文:广文馆,教学官署。
    • 12.
      凶土释义:指教化不顺之地。
    • 13.
      功课释义:⒈学生按照规定学习的知识、技能:他每门功课都很好。⒉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做完功课再看电视。⒊佛教徒按时诵经念佛等称为做功课。
    • 14.
      化度释义:⒈佛教谓感化救度众生,使达乐土。 ⒉泛指教化人,使之从善。
    • 15.
      化缘三义释义:指教化的因缘。
    • 16.
      化若偃草释义:指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
    • 17.
      化裁释义:谓随事物变化而相裁节。 后多指教化裁节。语本《易·繫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孔颖达 疏:“化而裁之谓之变者,阴阳变化而相裁节之谓之变也。”南朝 宋 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一首》:“太上正位,天临海镜。制以化裁,树之形性。”《晋书·华谭传》:“蜀 人服化,无携贰之心;而 吴 人趑雎,屡作妖寇。岂 蜀 人敦朴,易可化裁;吴 人轻鋭,难安易动乎?”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圣哲特出,知畛域之必有合也,於所以交易习俗化裁情性者,开物正名,而成百务。”
    • 18.
      匡教释义:纠正指教。
    • 19.
      发蒙释义:⒈犯糊涂;弄不清楚:一人一个说法,听得我直发蒙。⒉旧时指教少年、儿童开始识字读书:发蒙读物。
    • 20.
      叨教释义:客套话,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

指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个面向释义: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2.
      下帷释义:⒈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史记·儒林列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 董仲舒 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三国 魏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才劣 仲舒,无下帷之思;家贫 孟公,无置酒之乐。”⒉引申指闭门苦读。南朝 梁 任昉《赠王僧孺》诗:“下帷无倦,升高有属。”《南史·王僧虔传》:“汝(僧虔 子 慈)年入立境,方应从宦,兼有室累,何处復得下帷如 王郎 时耶?”唐 李白《行行且游猎篇》:“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宋 晁冲之《和江子我竹夫人》诗:“下帷度日甘同梦,隐几终
    • 3.
      不吝珠玉释义: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 4.
      不吝赐教释义: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 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 5.
      且如释义:⒈假如,如果。《公羊传·隐公元年》:“且如 桓 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何休 注:“且如,假设之辞。”《水浒传》第九回:“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西游记》第八二回:“八戒 道:‘哥啊,且如我变了,却怎么问么?’”⒉即如,就象。唐 杜甫《兵车行》:“且如今年冬,未休 关西 卒。”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一出:“且如那贫女,屋里姓 王,唤做 王有钱。只因父母丧亡,水火盗贼害了家计。”《水浒传》第六回:“知客又道:‘你听我説与你: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
    • 6.
      义方释义: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石碏 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晋 葛洪《抱朴子·崇教》:“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宋 岳飞《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男 云 始就义方,尚存乳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万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极有义方。”
    • 7.
      义训释义:⒈大义的垂训。 ⒉泛指教诲。⒊对字义、词义的解释。别于“音训”、“形训”而言。
    • 8.
      传受释义:⒈传述与承受。 谓教与学两方。⒉谓向他人学习。⒊指教授他人。
    • 9.
      候教释义:敬辞,等候指教:本星期日下午在舍下候教。
    • 10.
      兄长释义:⒈兄⒉对男性朋友的尊称:请兄长指教。
    • 11.
      冷官释义:旧指地位不重要、事务不忙的官。 唐张籍《早春闲游》诗:“年长身多病,独宜作冷官。” 也用来指教官。唐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诗:“广文先生官独冷。” 广文:广文馆,教学官署。
    • 12.
      凶土释义:指教化不顺之地。
    • 13.
      功课释义:⒈学生按照规定学习的知识、技能:他每门功课都很好。⒉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做完功课再看电视。⒊佛教徒按时诵经念佛等称为做功课。
    • 14.
      化度释义:⒈佛教谓感化救度众生,使达乐土。 ⒉泛指教化人,使之从善。
    • 15.
      化缘三义释义:指教化的因缘。
    • 16.
      化若偃草释义:指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
    • 17.
      化裁释义:谓随事物变化而相裁节。 后多指教化裁节。语本《易·繫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孔颖达 疏:“化而裁之谓之变者,阴阳变化而相裁节之谓之变也。”南朝 宋 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一首》:“太上正位,天临海镜。制以化裁,树之形性。”《晋书·华谭传》:“蜀 人服化,无携贰之心;而 吴 人趑雎,屡作妖寇。岂 蜀 人敦朴,易可化裁;吴 人轻鋭,难安易动乎?”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圣哲特出,知畛域之必有合也,於所以交易习俗化裁情性者,开物正名,而成百务。”
    • 18.
      匡教释义:纠正指教。
    • 19.
      发蒙释义:⒈犯糊涂;弄不清楚:一人一个说法,听得我直发蒙。⒉旧时指教少年、儿童开始识字读书:发蒙读物。
    • 20.
      叨教释义:客套话,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

指教造句

1.这篇文章我写得不好,请大家不吝指教

2.奉上拙作一本,请不吝指教

3.我想拜您为师,向您学习果树栽培技术,请不吝指教

4.敬请老师看看我写的这篇习作,并希望您不吝指教

5.我想拜您为老师,向您学习,请不吝指教

6.我初出茅庐,一切不懂,请大家多指教

7.您的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请多指教

8.小弟孤陋寡闻,望你们多指教

9.学生才疏学浅,望老师多指教

10.小弟这场演讲的内容只是拾人牙慧而已,请多多指教

11.我生长在穷乡僻壤,寡凤孤鸾,真诚地希望各位前辈和朋友多多指教

12.一视同仁没有区别是指教育对象,而不是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有所区别的。

13.我学识鄙陋,望各位多加指教

14.赵云善使枪,便叫他来指教这些人的枪法,也算是临阵磨刀了。

15.晚生得蒙老先生指教,如拨云见日,感激不尽。

16.我对于人情世故,一窍不通,请多加指教

指教(zhij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指教是什么意思 指教读音 怎么读 指教,拼音是zhǐ jiào,指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指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