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灌顶 灌顶的意思
guàndǐng

灌顶

简体灌顶
繁体灌頂
拼音guàn dǐng
注音ㄍㄨㄢˋ ㄉㄧ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àn,(1) 浇地。【组词】:灌溉。灌渠。浇灌。(2) 注入液体。【组词】:灌注。灌浆。灌肠。(3) 指录音。【组词】:灌唱片。(4) 炼铸。(5) 丛生,亦指丛生的树木。【组词】:灌木。灌丛。(6)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斟酒浇地降神。

dǐng,(1) 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组词】:顶点。头顶。山顶。顶巅。顶尖。(2) 用头支承。【组词】:顶承。顶天立地。(3) 支撑,抵住。【例句】:顶礼(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礼节,两手伏地,以头抵住受拜人的脚)。顶门立户。(4) 从下面拱起。【例句】:种子发芽把土顶起来了。(5) 最,极。【组词】:顶好。顶多。顶大。(6) 相对着。【组词】:顶风。顶头。(7) 相当,等于。【组词】:一个顶俩。(8) 担当。【组词】:顶班。不顶事。(9) 代替。【组词】:顶罪。冒名顶替。(10) 争辩,冲撞。【组词】:顶嘴。(11) 量词,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组词】:两顶帽子。(12) 到(某个时间)。【例句】:昨天顶十二点才到家。

基本含义

指给人以启发、教诲或灌输知识。

灌顶的意思

灌顶 [guàn dǐng]

1. 梵语的意译。原为古印度帝王即位的仪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阇梨位时,必须先经本师以水或醍醐灌洒头顶。灌谓灌持,表示诸佛的护念、慈悲;顶谓头顶,代表佛行的崇高。

灌顶 引证解释

⒈ 梵语的意译。原为古 印度 帝王即位的仪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闍梨位时,必须先经本师以水或醍醐灌洒头顶。灌谓灌持,表示诸佛的护念、慈悲;顶谓头顶,代表佛行的崇高。

唐 法崇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疏》:“所谓灌顶者,若初修道者,入真言门先访师主大阿闍梨,建立道塲,求灌顶法,入修三密,愿证瑜伽,犹如世间轮王太子,欲绍王位,以承国祚,用七宝瓶,盛四大海水,灌顶方承王位,故号佛子。”
唐 顾况 《行路难》诗之三:“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蒙古源流》卷八:“至 蒙古国,与汗灌顶,病立愈,遂兴禪教。”


国语词典

灌顶 [guàn dǐng]

⒈ 金刚乘仪式。当上师向其弟子传授一种新法门之前,所举行的宗教仪式。上师以圣水 洒在弟子头顶,以象征授予力量。

⒉ 隋唐时的高僧。为天台宗五祖。俗姓吴,旧籍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后迁临海章 安(今浙江境内)​,故世称为「章安大师」、「章安尊者」。


灌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土九祖释义:佛教天台宗在 中国 承传的九位祖师。对西天二十四祖而言。九祖为: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惠威、玄朗、湛然。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
    • 2.
      啮齿释义:⒈咬牙切齿。 形容怒极。《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 赵立 ﹞视 金 人如仇,每言及,必嚙齿而怒。”⒉齧齒:咬牙切齿。表示极其愤恨。语本《南史·韦叡传》:“初,胡景略 与前军 赵祖悦 同军交恶,志相陷害,景略 一怒,自啮其齿,齿皆流血。”《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太子共 胡嵩 啮齿,仗剑来杀 费仲。”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其啮齿受玷,由力不敌,非节之不固也。”⒊咬。《佛说灌顶经》卷二:“昔有比丘名 般若提婆,诵习经法,中诸寒冷,遂为虫所啮齿。”
    • 3.
      大灌顶释义:一种在吾人顶上灌下五瓶誓水的仪式,亦即与众结缘或传密法时所实行的仪式。 灌顶是洗掉罪恶注入功德的意思。
    • 4.
      学法灌顶释义:学法灌顶为密教修行者正式取得弟子位之仪式。
    • 5.
      掇醍释义:得到醍醐灌顶。谓受教而觉悟。
    • 6.
      智水释义:⒈《论语·雍也》:“知者乐水。”谓智者达于物理,周流不滞,故乐水。“智水”为对水的一种美称。⒉灌顶之水。谓佛教密宗弟子入门时,本师用以灌洒头顶,以明诸佛护念的净水。见唐一行《大日经疏》卷八。亦泛指智慧。智慧能除无明火与热恼,故称“智水”。
    • 7.
      芜蒌粥释义:《后汉书·冯异传》:“光武 自 蓟 东南驰,晨夜草舍,至 饶阳 无蔞亭。 时天寒烈,众皆飢疲,异 上豆粥,明旦,光武 谓诸将曰:‘昨得 公孙 豆粥,飢寒俱解。’”后因以“芜蔞粥”指在困乏中及时的济助。清 赵翼《连日无蔬菜至平戛买得萝卜大喜过望》诗:“灌顶醍醐浆,活命芜蔞粥。”王国维《颐和园词》诗:“草地閒关短轂车,邮亭仓卒芜蔞粥。”吴晗《朱元璋传》第八章一:“元璋 尝时对臣下说皇后的贤德,提起当年的炊饼,比之 芜蒌 豆粥、滹沱 麦饭。”
    • 8.
      裟婆诃释义:裟婆诃即三千大千世界之略称,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 裟婆诃持咒之规矩,必须经过金刚上师灌顶,方得传授。惟十小咒及大悲咒等,后定为丛林日课,即多不经上师传授,自己习诵。是以观想,结印诸法,已不讲究矣。但能诚敬诵持,亦有灵应。
    • 9.
      醍醐释义: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如饮醍醐。 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 10.
      金刚水释义:佛教密宗受灌顶时所饮的香水。也称誓水。

灌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土九祖释义:佛教天台宗在 中国 承传的九位祖师。对西天二十四祖而言。九祖为: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惠威、玄朗、湛然。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
    • 2.
      啮齿释义:⒈咬牙切齿。 形容怒极。《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 赵立 ﹞视 金 人如仇,每言及,必嚙齿而怒。”⒉齧齒:咬牙切齿。表示极其愤恨。语本《南史·韦叡传》:“初,胡景略 与前军 赵祖悦 同军交恶,志相陷害,景略 一怒,自啮其齿,齿皆流血。”《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太子共 胡嵩 啮齿,仗剑来杀 费仲。”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其啮齿受玷,由力不敌,非节之不固也。”⒊咬。《佛说灌顶经》卷二:“昔有比丘名 般若提婆,诵习经法,中诸寒冷,遂为虫所啮齿。”
    • 3.
      大灌顶释义:一种在吾人顶上灌下五瓶誓水的仪式,亦即与众结缘或传密法时所实行的仪式。 灌顶是洗掉罪恶注入功德的意思。
    • 4.
      学法灌顶释义:学法灌顶为密教修行者正式取得弟子位之仪式。
    • 5.
      掇醍释义:得到醍醐灌顶。谓受教而觉悟。
    • 6.
      智水释义:⒈《论语·雍也》:“知者乐水。”谓智者达于物理,周流不滞,故乐水。“智水”为对水的一种美称。⒉灌顶之水。谓佛教密宗弟子入门时,本师用以灌洒头顶,以明诸佛护念的净水。见唐一行《大日经疏》卷八。亦泛指智慧。智慧能除无明火与热恼,故称“智水”。
    • 7.
      芜蒌粥释义:《后汉书·冯异传》:“光武 自 蓟 东南驰,晨夜草舍,至 饶阳 无蔞亭。 时天寒烈,众皆飢疲,异 上豆粥,明旦,光武 谓诸将曰:‘昨得 公孙 豆粥,飢寒俱解。’”后因以“芜蔞粥”指在困乏中及时的济助。清 赵翼《连日无蔬菜至平戛买得萝卜大喜过望》诗:“灌顶醍醐浆,活命芜蔞粥。”王国维《颐和园词》诗:“草地閒关短轂车,邮亭仓卒芜蔞粥。”吴晗《朱元璋传》第八章一:“元璋 尝时对臣下说皇后的贤德,提起当年的炊饼,比之 芜蒌 豆粥、滹沱 麦饭。”
    • 8.
      裟婆诃释义:裟婆诃即三千大千世界之略称,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 裟婆诃持咒之规矩,必须经过金刚上师灌顶,方得传授。惟十小咒及大悲咒等,后定为丛林日课,即多不经上师传授,自己习诵。是以观想,结印诸法,已不讲究矣。但能诚敬诵持,亦有灵应。
    • 9.
      醍醐释义: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如饮醍醐。 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 10.
      金刚水释义:佛教密宗受灌顶时所饮的香水。也称誓水。

灌顶造句

1.这位老校友,我寻访多年,都没有下落;不想今日在火车上醍醐灌顶,真是使我喜出望外。

2.受到她的一言启发,我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3.王老师的话让我感到醍醐灌顶,顿时我的心情也开朗了许多。

4.陈顶天醍醐灌顶般,决议留在这座幻想的城市。

5.你的文章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读后如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

6.你是否曾有过醍醐灌顶的经历?

7.生活中总是有些不顺的事情,渴求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能够醍醐灌顶,参悟出正确的方法论和行为观。

8.他的生动发言让我感到醍醐灌顶,顿时我的心情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9.此次调动,我很想不通,听他一说,醍醐灌顶,我全理解了。

10.据说爱情令人盲目,而友谊却能让人醍醐灌顶

灌顶(guand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灌顶是什么意思 灌顶读音 怎么读 灌顶,拼音是guàn dǐng,灌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灌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