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危害 危害的意思
wēihài

危害

简体危害
繁体
拼音wēi hài
注音ㄨㄟ ㄏㄞˋ
结构AB式
词性动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ēi,(1) 不安全。【组词】:危险。危殆。危言(a.故意说吓人的话;b.直言)。危难(nàn )。危如累(lěi )卵。(2) 损害。【组词】:危害。危及。(3) 高的,陡的。【组词】:危石。危樯。(4) 使人惊奇的。【组词】:危言耸听。(5) 端正的,正直的。【组词】:正襟危坐。“邦有道,危言危行”。(6) 指人临死。【组词】:病危。垂危。(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8) 姓。

hài,(1) 有损的,与“益”相对。【组词】:害虫。害鸟。(2)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组词】:害处。祸害。灾害。为民除害。(3) 使受损伤。【组词】:害人。损害。伤害。危害。(4) 发生疾病。【组词】:害眼。(5)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组词】:害羞。害怕。(6) 杀死。【组词】:杀害。遇害。(7) 妒忌。【例句】:“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基本含义

对人或事物造成伤害或威胁。

危害的意思

危害 [wēi hài]

1. 构成伤害或损害。

危害农作物。

[ harm; undermine; impair; endanger; jeopardize; ]

3. 危险灾害。

危害 引证解释

⒈ 危险灾害。

《荀子·荣辱》:“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材慤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
《韩非子·奸劫弑臣》:“人焉能去安利之道,而就危害之处哉!”
《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险阻危害,不可胜言。”

⒉ 使受破坏;伤害。

《后汉书·孔融传》:“怨毒渐积,志相危害,闻之憮然,中夜而起。”
《南史·垣护之传》:“元徽 末, 苍梧 凶狂,恒欲危害 高帝。”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那些危害猪牛鸡鸭的野物:黄竹筒、黄豺狗、野猫子,都归他们管。”


国语词典

危害 [wēi hài]

⒈ 危难灾害。

《韩非子·奸劫弑臣》:「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罽宾国传》:「险阻危害,不可胜言。」

保障

⒉ 破坏、损害。

《南史·卷二五·垣护之传》:「元徽末,苍梧凶狂,恒欲危害高帝。」


危害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摧残释义:使人或物受到严重的损害。
    • 2.
      妨害释义:有害于:吸烟妨害健康。雨水过多,会妨害大豆生长。
    • 3.
      迫害释义:压迫使受害(多指政治性的):遭受迫害。迫害致死。
    • 4.
      危急释义:危险而紧急:情势危急。危急关头。
    • 5.
      损害释义: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光线不好,看书容易损害视力。 不能损害群众利益。
    • 6.
      危险释义:有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危险期。 危险区。危险标志。预防危险。山路又陡又窄,攀登的时候非常危险。
    • 7.
      危机释义:⒈严重地危害到成败生存的关头。⒉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参见〔经济危机〕
    • 8.
      风险释义:喻指可能发生 的危险和灾祸。 在经济生活中特指投资或利润可能收不回来。
    • 9.
      伤害释义:使身体组织或思想感情等受到损害:睡眠过少会伤害身体。伤害自尊心。
    • 10.
      破坏释义:⒈使建筑物等损坏:破坏桥梁。破坏文物。⒉使事物受到损害:破坏生产。破坏名誉。⒊变革(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⒋违反(规章、条约等):破坏协定。破坏规矩。⒌(物体的组织或结构)损坏:维生素C因受热而破坏。
    • 11.
      侵害释义:⒈侵入而损害:防止害虫侵害农作物。⒉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不得侵害人民群众利益。
    • 12.
      灾害释义: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对人和动植物以及生存环境造成的一定规模的祸害,如旱、涝、虫、雹、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战争、瘟疫等。

危害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维护释义:保全、保护,使免于遭到破坏:维护革命纪律。维护集体利益。
    • 2.
      保障释义:⒈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保障人身安全。保障公民权利。⒉起保障作用的事物:安全是生产的保障。

危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毫千里释义:指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 2.
      三士释义:⒈指 春秋 晋 之 狐偃、赵衰、贾佗。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文公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宋 马永易《实宾录·三士》:“晋公子 有三士足以上人……三士,谓 狐偃、赵衰、贾佗。”⒉指古之 许由、巢父、池主 三隐者。《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三国 魏 曹植《许由巢父池主赞》:“尧 禪 许由,巢父 是耻。秽其圂听,临河洗耳。池主 是让,以水为浊。嗟此三士,清足厉俗。”⒊指 春秋 齐 之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而无礼,晏子 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 景公 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
    • 3.
      三害释义:晋 周处 少年时危害乡里,时人把他同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害”。《晋书·周处传》:“处 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邪?’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 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 4.
      三种人释义: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跟随 林彪 、 江青 一伙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和打砸抢分子。《人民日报》198129:“‘三种人’是反党、危害党的一股有野心的政治势力,是党内最不安定的因素。”
    • 5.
      严重性释义:严重性,指某个危害的大小或存在某种危害时所致后果的严重程度。
    • 6.
      九戒释义:⒈指九种危害国家而必须防止的现象。⒉指九条应遵守的教戒。
    • 7.
      乱邦释义:⒈危害国家。⒉动乱的国家。
    • 8.
      二化螟释义:螟虫的一种。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也危害小麦、玉米、甘蔗、茭白等。每年一般产生二至三代,寒冷地区只产生一代,温暖地区可产生三至五代。可用消灭幼虫,灌水灭蛹,灯光诱蛾,六六六等药物毒杀诸方法进行防治。
    • 9.
      二次污染物释义:也叫继发性 污染物。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 应,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如无机汞化合物通过环境中微生物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化合 物,成为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的二次污染物,可引起水俣病。
    • 10.
      二氧化硫释义:也叫亚硫酸酐。 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化学式SO2。主要用于生产硫酸,也广泛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漂白剂和 还原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和矿石冶炼过程,大量排入环境造成 全球性酸雨危害。自然界产生的二氧化硫数量很少,主要来自生物分解过程和火山爆发。
    • 11.
      五蠹释义:战国 末 韩非 作《五蠧》篇,指斥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逃避公役的人)、商工之民为危害国家的五种蠧民。 蠧,蛀虫。
    • 12.
      人痘释义:牛痘疫苗相信很多人听说过,就是一种接种的疫苗,可以使接种者免受天花的危害,正是有了牛痘的出现才使人类在1980年成功的消灭了天花,这种曾经夺去无数人生命的可怕传染病。
    • 13.
      仆妾为雀鼠释义:旧时比喻女子、小人离间主人兄弟之间的关系,像鸟雀和老鼠在房上和房基里打洞一样危害家庭。
    • 14.
      从井救人释义: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来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并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用来比喻冒极大的危险去拯救别人。
    • 15.
      以利累形释义:为了谋取利益而危害身体。
    • 16.
      伐性之斧释义:伐:砍伐;性:性命,生机。 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 17.
      伐性释义:危害身心。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唐 杨炯《晦日药园诗序》:“玉帛子女,为伐性之源。”宋 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説。”《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六年》:“坐朝不闻諮謨,便殿无所顾问,女宠害之。内则伐性伤和,外则蠹国败政。”参见“伐性之斧”。
    • 18.
      低碳释义: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 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
    • 19.
      倒春寒释义:指春季回暖作 物开始生长后,由于受较强的冷空气侵袭而造成的连续低温天气。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
    • 20.
      偏灾释义:犹言大灾。 指危害很大的灾害。郑观应《盛世危言·旱潦》:“比年北五省水旱偏灾,无岁不有。”

危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毫千里释义:指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 2.
      三士释义:⒈指 春秋 晋 之 狐偃、赵衰、贾佗。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文公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宋 马永易《实宾录·三士》:“晋公子 有三士足以上人……三士,谓 狐偃、赵衰、贾佗。”⒉指古之 许由、巢父、池主 三隐者。《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三国 魏 曹植《许由巢父池主赞》:“尧 禪 许由,巢父 是耻。秽其圂听,临河洗耳。池主 是让,以水为浊。嗟此三士,清足厉俗。”⒊指 春秋 齐 之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而无礼,晏子 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 景公 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
    • 3.
      三害释义:晋 周处 少年时危害乡里,时人把他同南山虎、长桥蛟并称为“三害”。《晋书·周处传》:“处 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邪?’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 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 4.
      三种人释义: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跟随 林彪 、 江青 一伙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和打砸抢分子。《人民日报》198129:“‘三种人’是反党、危害党的一股有野心的政治势力,是党内最不安定的因素。”
    • 5.
      严重性释义:严重性,指某个危害的大小或存在某种危害时所致后果的严重程度。
    • 6.
      九戒释义:⒈指九种危害国家而必须防止的现象。⒉指九条应遵守的教戒。
    • 7.
      乱邦释义:⒈危害国家。⒉动乱的国家。
    • 8.
      二化螟释义:螟虫的一种。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也危害小麦、玉米、甘蔗、茭白等。每年一般产生二至三代,寒冷地区只产生一代,温暖地区可产生三至五代。可用消灭幼虫,灌水灭蛹,灯光诱蛾,六六六等药物毒杀诸方法进行防治。
    • 9.
      二次污染物释义:也叫继发性 污染物。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 应,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如无机汞化合物通过环境中微生物作用转化为甲基汞化合 物,成为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的二次污染物,可引起水俣病。
    • 10.
      二氧化硫释义:也叫亚硫酸酐。 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化学式SO2。主要用于生产硫酸,也广泛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漂白剂和 还原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和矿石冶炼过程,大量排入环境造成 全球性酸雨危害。自然界产生的二氧化硫数量很少,主要来自生物分解过程和火山爆发。
    • 11.
      五蠹释义:战国 末 韩非 作《五蠧》篇,指斥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逃避公役的人)、商工之民为危害国家的五种蠧民。 蠧,蛀虫。
    • 12.
      人痘释义:牛痘疫苗相信很多人听说过,就是一种接种的疫苗,可以使接种者免受天花的危害,正是有了牛痘的出现才使人类在1980年成功的消灭了天花,这种曾经夺去无数人生命的可怕传染病。
    • 13.
      仆妾为雀鼠释义:旧时比喻女子、小人离间主人兄弟之间的关系,像鸟雀和老鼠在房上和房基里打洞一样危害家庭。
    • 14.
      从井救人释义: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来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并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用来比喻冒极大的危险去拯救别人。
    • 15.
      以利累形释义:为了谋取利益而危害身体。
    • 16.
      伐性之斧释义:伐:砍伐;性:性命,生机。 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 17.
      伐性释义:危害身心。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唐 杨炯《晦日药园诗序》:“玉帛子女,为伐性之源。”宋 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説。”《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六年》:“坐朝不闻諮謨,便殿无所顾问,女宠害之。内则伐性伤和,外则蠹国败政。”参见“伐性之斧”。
    • 18.
      低碳释义: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 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
    • 19.
      倒春寒释义:指春季回暖作 物开始生长后,由于受较强的冷空气侵袭而造成的连续低温天气。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
    • 20.
      偏灾释义:犹言大灾。 指危害很大的灾害。郑观应《盛世危言·旱潦》:“比年北五省水旱偏灾,无岁不有。”

危害造句

1.毒品危害社会最烈,如不用严刑峻法,斩草除根,恐怕将成为祸害社会的根源。

2.危害社会的人,总会为千夫所指的。

3.不法分子同恶相济,危害性更大。

4.如今,市场上的黄色录像带必须取缔,否则谬种流传,会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危害

5.我们与那些企图危害祖国利益的不法之徒势不两立。

6.如果没有法制,不法分子就会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做出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坏事来。

7.危害乡邻,作恶多端,已是在劫难逃,受到法律制裁是迟早的事。

8.随着人民政府的建立,土豪劣绅倚官仗势,危害地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9.对假冒伪劣药品造成的巨大危害,消费者都有切肤之痛。

10.对于这些歹徒应该给予严惩,否则养虎遗患,将对社会治安造成严重的危害

11.危害社会的人,总会被千夫所指的。

12.文章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指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危害

13.铁路沿线的路霸,杀人抢劫,对百姓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

14.台风过处,满目疮痍,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5.这杀人犯危害乡人,多次违法犯罪,罪不容诛。

16.吸毒人员的脑袋里经常充满幻想,说话语无伦次,给社会也会带来不小危害

17.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直接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18.阿谀奉承之风危害极大,我们不应使它滋长下去。

19.这场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20.腐败的清朝政府,把大片河山拱手相让,危害万民,贻害子孙。

危害(weih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危害是什么意思 危害读音 怎么读 危害,拼音是wēi hài,危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危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