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令 [mì lìng]
1. 秘密下达的、只为少数人所知的命令、使命。
例密令处决。
下达一道密令。
英[secret orders;]
密令 引证解释
⒈ 秘密地命令。
引《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
⒉ 秘密下达的命令。
引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二三章:“最令人不能容忍的是, 刘栓儿 竟当众把他的密令给揭出来。”
国语词典
密令 [mì lìng]
⒈ 机密的命令。
例如:「部队在接获上级的密令之后,立即开往指定地点部署作战。」
密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仙凫释义:⒈《后汉书·方术传·王乔》:“王乔 者,河 东人也。显宗 世,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常以“仙鳧”作为履的典实。唐 段成式《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诗:“掷履仙鳧起,撦衣蝴蝶飘。”唐 姚月华《制履赠杨达》诗:“金刀翦紫羢,与郎作轻履。愿化双仙鳧,飞来入闺里。”唐 孟浩然《同张明府碧溪赠答》诗:“仙鳧能作伴,罗袜共凌波。”⒉比喻足迹、行踪
- 2.
儒硎释义:秦始皇 既焚书,恐天下不服,乃密令冬月种瓜于 骊山 陵谷温暖处;瓜结实,诏博士诸生往视,因填土杀之。 事见《史记·儒林列传》张守节 正义引 汉 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后因以“儒硎”谓读书人遭受的浩劫。
- 3.
凫水释义:亦作“鳬水”。泅水。游水。《清史稿·陈国瑞传》:“密令 郭宝昌 自 全家集 鳧水支浮桥。”鲁迅《呐喊·社戏》:“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出一身热汗,卜通一声跳到碧清的河流里去凫水,那有多舒服呀!”
- 4.
凫舄释义:《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王乔 者,河东 人也。显宗 世,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舄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因以“鳧舄”指仙履。南朝 梁 沉约《善馆碑》:“霓裳不反,鳧舄忘归。”亦常用为县令的典实。唐 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诗:“惟有双鳧舄,飞去復飞来。”明 孙柚《琴心记·王孙作醵》:“久别丰仪,常念一双鳧舄。”
- 5.
北门学士释义:唐高宗 时,弘文馆直学士 刘祎之、著作郎 元万顷 等,时奉诏于翰林院草制,密令参决,以分宰相之权。
- 6.
双凫释义:⒈两只水鸟;两只野鸭。汉 扬雄《解嘲》:“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鳧飞不为之少。”宋 黄庭坚《次韵清水岩》:“双鳧能来游,俗子跡可扫。”元 虞集《苏武慢》词:“乘雁双鳧,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⒉《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王乔 者,河 东人也。显宗 世,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唐 徐凝《送李补
- 7.
发背释义:⒈发于背部。 《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 ﹞行未至 彭城,疽发背而死。”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霑衣也。”唐 韩愈《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经一月,疽发背,六月乙酉卒。”《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天福八年》:“会疽发背,祕不令人知,密令医治之,听政如故。”⒉指背疽。生于背部的毒疮。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祛恡》:“有 白岑 者,善疗发背,海外有名而深祕其方。”《水浒传》第六七回:“因是 宋公明 生发背疮,在寨中又调兵遣将,多忙少閒,不曾见得,朱贵 权且教他在村中卖酒。”《说岳全传》
- 8.
叶县凫释义:汉 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説 孝明帝 时,尚书郎 河东 王乔,迁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常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鳧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鳧举罗,但得一双舄耳。”后因以“叶县鳧”指代得到皇上眷念的县令。
- 9.
履凫释义:指 王乔 化履为凫而乘之往来的传说。 《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宋 苏轼《题冯通直明月湖诗后》诗:“请君多酿莲花酒,準拟 王乔 下履鳧。”亦用以泛称鞋。宋 苏轼《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终朝危坐学僧趺,闭门不出闲履鳧。”
- 10.
法相释义:⒈古代皇宫选择妃嫔、宫女所规定的标准相貌。《后汉书·皇后纪序》:“汉 法常因八月筭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於 洛阳 乡中閲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已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隋书·列女传·襄城王恪妃》:“妃姿仪端丽,年十餘,以良家子合法相,娉以为妃。”《北史·王世充传》:“帝愈喜,因密令 世充 閲观诸女,资质端丽合法相者,取正库及应入京物以聘纳之。”⒉旧时指骨法、相貌。汉 王充《论衡·骨相》:“类同气钧,性体法相固自相似。”汉 王充《论衡·骨相》:“故 范蠡、尉繚
- 11.
灵凫释义:相传 汉明帝 时,邺 令 王乔 有神术,每月朔自县诣尚书台,帝怪其来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见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凫来,举罗,但得一双舄。见 汉 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因以为典。
- 12.
珠络释义:⒈缀珠而成的网络。头饰之一种。唐 杜牧《少年行》:“春风细雨走马去,珠络璀璀白罽袍。”宋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二:“冯拯 姬媵颇众。在中书,密令堂吏市珠络,自持为遗。”明 唐寅《进酒歌》:“洞庭 秋色儘可沽,吴 姬十五笑当炉,翠鈿珠络为谁好,唤客那问钱有无。”⒉比喻晶莹连贯之物。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上至 喷雪,则悬瀑落峯间,一若疋练下垂,一若玉筯分泻。分泻者,交縈石隙,珠络纵横。”此喻分泻的瀑布。郭沫若《下龙湾》诗:“群鱼跃海联珠络,万屿排空列画屏。”此喻跃海的鱼群。
- 13.
硃签释义:见“硃籤”。。。亦作“硃签”。以朱墨作记的封签。系旧时官府委办紧要事件临时发给的凭证。《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我这里再托人向本县弄出一个硃籤来。”《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潘三 道:‘今日就有硃籤,你叫他把银子作速取来。’”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疑狱》:“是夜静,鸿 步至城隍庙,密令家童随至大殿,因潜入寝宫,遂命皂役持硃签监钥,弔 任 姓父子。”
- 14.
脱舃释义:《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高隐逃世之典。唐 独孤及《代书寄上裴六翼刘二颍》诗:“脱舃挂岭云,冏然若鸟逝。”
- 15.
访犯释义:密令侦查缉捕的罪犯。
- 16.
蹑凫释义:汉 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説 孝明帝 时,尚书郎 河东 王乔,迁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常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鳧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鳧举罗,但得一双舄耳。 使尚方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因用以指足踏双凫飞行的神术。唐 韩愈《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诗:“还随躡鳧骑,来访驭风襟。”
- 17.
阴敕释义:犹密令。
- 18.
飞凫舃释义:指会飞的仙鞋。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王乔 者,河东 人也。显宗 世,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南朝 梁 沉约《和谢宣城》:“王乔 飞鳧舃,东方 金马门。”后亦借指官员。唐 卢照邻《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此赠柳九陇》诗:“寄言飞鳧舃,岁晏共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