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计疏 计疏的意思
shū

计疏

简体计疏
繁体計疏
拼音jì shū
注音ㄐㄧˋ ㄕ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ì,(1) 核算。【组词】:计时。计量(liàng )。计日程功。(2) 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组词】:晴雨计。湿度计。(3) 主意,策略。【组词】:计策。计谋。(4) 谋划,打算。【组词】:计划。计议。(5) 姓。

shū,(1) 去掉阻塞使通畅。【组词】:疏导。疏通。疏浚。疏解(jiě)。(2) 分散。【组词】:疏散。仗义疏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组词】:疏密。疏松。疏朗。疏旷。疏阔。疏落(luò)。稀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组词】:亲疏。疏远。(5) 不细密,忽略。【组词】:疏忽。(6) 空虚。【组词】:志大才疏。(7) 不熟悉。【组词】:生疏。(8) 粗劣。【组词】:疏食。疏粝。(9) 古同“蔬”,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例句】: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

计疏的意思

计疏 [jì shū]

1. 计谋疏失。

3. 谓疏奏大计文书。

计疏 引证解释

⒈ 计谋疏失。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今先生……徒含章如龙凤,被文如虎豹,吐之如波涛,陈之如锦绣,而冻饿於环堵,何计疏之可弔!”

⒉ 谓疏奏大计文书。

明 叶永盛 《乞贷言官疏》:“独 梦皋 参论 秉 汉,随上随报,而其报也,适与计疏之期相值,竟得及于宽政。”


计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相狎释义:彼此亲昵、接近。《左传·襄公六年》:“少相狎,长相优。”杜预 注:“狎,亲至戏也。”唐 薛调《无双传》:“﹝ 王仙客、刘无双 ﹞皆幼稚,戏弄相狎。”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自泰西诸国航海东来,始不过藉互市之名,逐什一之利,相狎既久,寖有违言。”
    • 2.
      简核释义:⒈亦作“简覈”。核实;审核。《书·吕刑》“五刑不简”孔 传:“不简核,谓不应五刑。”《后汉书·王堂传》:“其宪章朝右,简覈才职,委功曹 陈蕃。”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且论今日海军,不在骤拓规模,而在简覈名实,不在遽添船砲,而在增练材艺。”⒉简要翔实。《新唐书·吴兢传》:“兢 叙事简核,号良史。”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秦中诸志》:“誌以简核为得体,康德涵《武功志》最称於世。”章炳麟《文学说例》:“马 刘 二代,斯类实繁,体若駢枝,语反简覈,岂与夫 苏軾、陈亮 苟为辞费者同年而校乎?”
    • 3.
      议拟释义:⒈犹言相提并论。《宋史·文苑传三·刁衎》:“若 太祖 之勤俭,若 太宗 之惠慈,答天地敷锡之意,保祖宗艰难之业,则 周成、汉文 二宗之美,不可同年而议拟也。”⒉拟议,设计筹划。《元典章·户部八·盐课》:“约会本部官一同从长商议,明白议拟,相应都省准拟关请,依上施行。”明 于谦《议处边计疏》:“诚恐各官迁延,有妨边备,已经节次议拟奏准。”
    • 4.
      豪彦释义:指才智过人之士。晋 陆机《辨亡论上》:“故豪彦寻声而响臻,志士希光而景騖。”唐 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将军驰白马,豪彦骋雄材。”明 何景明《李大夫行》:“忆年二十当弱冠,结交四海皆豪彦。”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迨豪彦竞进之时,必择贤能而倚任之,则事无丛脞矣。”
    • 5.
      边引释义:旧时官府发给盐商、茶商等在边地经商的凭证。 明 卢象昇《密陈边计疏》:“除内庭区画措办外,所不足者,莫若起废弁,召商贾,开事例,中边引,通马市以充之。”《明史·食货志四》:“於是姦人专以收买边引为事,名曰囤户,告掣 河 盐,坐规厚利。”《清史稿·食货志五》:“四川 有腹引、边引、土引之分。腹引行内地,边引行边地,土引行土司。”
    • 6.
      默运释义:暗中运行。明 唐顺之《谢赐银币表》:“神功默运,丑类虽既遁而復擒;天賚宠颁,臣子获记功而宥过。”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羣才之振奋,默运於九重之精神。”严复《救亡决论》:“然则 圣祖 之精神默运,直至二百年而遥。”

计疏(ji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计疏是什么意思 计疏读音 怎么读 计疏,拼音是jì shū,计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计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