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拜 [cān bài]
1. 进见尊长或敬重的人;瞻仰敬重的人的遗像、陵墓等。
英[pay a courtesy call; pay homage to sb.before his (her) image (tomb);]
参拜 引证解释
⒈ 以礼进见上级或辈分高的人;瞻仰敬重的人的遗像、陵墓等。
引《战国策·秦策四》:“秦王 欲见 顿弱,顿弱 曰:‘臣之义不参拜,王能使臣无拜,即可矣。’”
唐 韩愈 《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秋潦淹辙迹,高居限参拜。”
《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请﹝ 郡王 ﹞至方丈坐下,长老引众僧参拜。”
冰心 《南归》:“在你重过飘泊的生涯之先,第一次参拜了慈亲的坟墓之后,我才来动笔!”
国语词典
参拜 [cān bài]
⒈ 以礼进谒、拜见。
引唐·韩愈、孟郊〈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秋潦淹辙迹,高居限参拜。」
《西游记·第三九回》:「我不在你朝进贡,不与你国相通,你怎么见吾抗礼,不行参拜!」
参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参释义:官员赴任后到上司处参拜。
- 2.
参奉释义:⒈犹参与。 ⒉参拜,谒见。
- 3.
参拜释义:以一定的礼节进见敬重的人或瞻仰敬重的人的遗像、陵墓等:大礼参拜。参拜孔庙。
- 4.
参礼释义:犹参拜。
- 5.
参贺释义:参拜庆贺。
- 6.
参谢释义:晋见;参拜。
- 7.
子箇释义:语气助词。 表示叮嘱、希望,或加强语气。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乱军门外,要幼女 鶯鶯 怎生结果?可怜自家,母子孤孀,投託解元子箇!”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门外拙妻,参拜兄嫂子箇。”参见“则个”、“只箇”。
- 8.
庙见释义:⒈古代嗣君即位或封建诸王必拜谒祖庙,谓之“庙见”。《史记·秦始皇本纪》:“立 二世 之兄子 公子婴 为 秦王 ……令 子婴 斋,当庙见,受玉璽。”《史记·赵世家》:“大朝於东宫,传国,立 王子何 以为王。王庙见礼毕,出临朝。”《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帝遂以 元侃 为 开封 尹,改封 寿王,至是立为太子。庙见还,京师 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⒉古婚礼,妇入夫家,若公婆已故,则於三月后至家庙参拜公婆神位,称为“庙见”。《礼记·曾子问》:“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孔颖达 疏:“此谓舅姑亡者,
- 9.
庭趋释义:⒈承受父亲的教诲。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明李东阳《麦舟图》诗:“亦知父子本同心,若待庭趋嗟已晚。”⒉趋庭参拜。
- 10.
拜堂释义:旧式婚礼,新郎新娘一起举行参拜天地的仪式,也指参拜天地后拜见父母公婆。也叫拜天地。
- 11.
日参释义:每天上朝参拜。
- 12.
晚衙释义:旧时官署长官一日早晚两次坐衙,受属吏参拜治事。 傍晚申时坐衙称晚衙。
- 13.
晨参暮省释义:按礼节朝暮参拜问安。
- 14.
晨参暮礼释义:指早晚参拜。
- 15.
晩衙释义:旧时官署长官一日早晩两次坐衙,受属吏参拜治事。傍晩申时坐衙称晩衙。
- 16.
朝参暮礼释义:参:参拜;礼:表敬意。早晚参拜。形容态度虔诚。
- 17.
朝参释义:⒈佛教语。谓寺院中的早课、晨参。⒉古代百官上朝参拜君主。
- 18.
朝山释义:佛教徒到名山寺庙烧香参拜。
- 19.
朝礼释义:⒈参拜;朝拜。⒉调习,训练。朝,通“调”。
- 20.
来妇释义:古婚礼,妇到夫家,次日天明始见舅姑(夫之父母);若舅姑已亡,则于三月后至庙中参拜,祝辞称新妇为来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