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閲武 閲武的意思
yuè

閲武

简体閲武
繁体
拼音yuè wǔ
注音ㄩㄝˋ 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uè,(1) 见“閱”。

wǔ,(1)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组词】: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2) 勇猛,猛烈。【组词】: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3) 半步,泛指脚步。【组词】: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4) 姓。

閲武的意思

閲武 [yuè wǔ]

1. 讲习武事。《晋书·虞溥传》:“溥 从父之官,专心坟籍。时疆埸閲武,人争视之,溥 未尝寓目。”《宋史·礼志二四》:“閲武,仍前代制。太祖、太宗 征伐四方,亲讲武事,故不尽用定仪,亦不常其处。凿讲武池 朱明门 外以习水战。復筑讲武臺城西 杨村,秋九月大閲,与从臣登臺观焉。”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某乃 冀王 袁绍 是也,动而能文,长而閲武,自为官以来,累立战功。”《明史·太祖纪三》:“二月壬午,閲武。”


閲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贤堂释义:南朝 梁武帝 礼贤讲学之处。《梁书·武帝纪中》:“﹝ 天监 六年九月﹞乙亥,改 閲武堂 为 德阳堂,听讼堂 为 仪贤堂。”《梁书·朱异传》:“﹝ 大同 ﹞六年,异 啟於 仪贤堂,奉述 高祖《老子义》,敕许之。及就讲,朝士及道俗听者千餘人,为一时之盛。”宋 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楼台门·仪贤堂》:“梁武帝 谦恭待士。大通 中,有四人来,年七十餘,鶉衣躡履,行丐经年,无人知者,帝召入 仪贤堂,给汤沐,解御服赐之。帝问三教九流及 汉 旧事,了如目前。”
    • 2.
      普加释义:⒈普遍赐与;普遍施与。《南史·宋纪中·孝武帝》:“二月癸巳,閲武,军幢以下,普加班锡,多所原宥。”宋 苏辙《谢雨祝文》:“神明昭答,膏泽普加。”⒉普遍增加。如:今年普加一级工资。
    • 3.
      武録释义:武举及第人的名册。 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褐盖》:“今年閲武録,其人已用锦衣籍,登武进士矣。”
    • 4.
      芳乐苑释义:南朝 齐 所建的园囿。 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南。《南史·齐废帝东昏侯纪》:“﹝ 永元 三年﹞又以 閲武堂 为 芳乐苑,穷奇极丽。”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东昏 为 芳乐苑,当暑种树,朝种夕死,细草名花,至便焦燥,纷紜无已。”
    • 5.
      角射释义:竞技射击。《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八年》:“兴(田兴)尝於车中角射,一军莫及。”胡三省 注:“角,竞也。角射者,以中为胜。”《明史·梅之焕传》:“御史行部閲武,之焕 骑马突教场。御史怒,命与材官角射,九发九中。”王闿运《巡抚吴尚书六十寿颂》:“学骑 武灵,角射 甘蝇。”
    • 6.
      训閲释义:训练检阅。《宋史·儒林传七·刘清之》:“为閲武塲,凡禁军役於他所,隐於百工者,悉按军籍俾诣训閲。”
    • 7.
      閲武释义:讲习武事。《晋书·虞溥传》:“溥 从父之官,专心坟籍。时疆埸閲武,人争视之,溥 未尝寓目。”《宋史·礼志二四》:“閲武,仍前代制。太祖、太宗 征伐四方,亲讲武事,故不尽用定仪,亦不常其处。凿讲武池 朱明门 外以习水战。復筑讲武臺城西 杨村,秋九月大閲,与从臣登臺观焉。”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某乃 冀王 袁绍 是也,动而能文,长而閲武,自为官以来,累立战功。”《明史·太祖纪三》:“二月壬午,閲武。”

閲武(yuew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閲武是什么意思 閲武读音 怎么读 閲武,拼音是yuè wǔ,閲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閲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