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宦 [yān huàn]
1. 宦官。
英[eunuch;]
阉宦 引证解释
⒈ 宦官。
引《后汉书·宦者传序》:“和帝 即祚幼弱,而 竇宪 兄弟专总权威,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惟阉宦而已。”
唐 王勃 《三国论》:“汉 自 顺 桓 之间,国统屡絶,奸回窃位,阉宦满朝。”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故忍将全国之大权,畀诸数阉宦之手。”
国语词典
阉宦 [yān huàn]
⒈ 太监。也作「奄宦」。
引《三国演义·第二回》:「乘此时不诛阉宦,后必为大祸。」
《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太监掌阉门之禁令,故曰阉宦。」
阉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亲接释义:⒈亲近接待;接近。《后汉书·伏隆传》:“建武 二年,诣 怀 宫,光武 甚亲接之。”《后汉书·宦者传序》:“和帝 即祚幼弱,而 竇宪 兄弟专总权威,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唯阉宦而已。”⒉亲耳所闻,或亲眼所见。唐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郡督 马公 谓长史 李京之 ﹞曰:‘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 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澈,句句动人。’此则故交 元丹 亲接斯议。”
- 2.
仆竖释义:亦作“僕竪”。 童仆;仆人。晋 葛洪《抱朴子·自叙》:“虽僕竖有其所短、所羞之事,不以戏之也。”《左传·昭公七年》“僚臣僕”唐 孔颖达 疏:“僕、僕竖,主藏者也。”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阶位虽高,犹之阉宦僕竪,而赐爵仪同者,彼固仰承风旨云尔,曷能独行其意哉?”
- 3.
俨奴释义:指阉宦。
- 4.
卢儿释义:犹狗儿。古代对年轻僮仆的贱称。《北齐书·恩幸传序》:“刑残阉宦,苍头卢儿,西域丑胡,龟兹 杂伎,封王者接武,开府者比肩。”
- 5.
竖刁释义:亦作“竖刀”。春秋 时 齐桓公 的宦官 寺人貂 谀事 桓公,颇受宠信。桓公 卒,诸公子争立,寺人貂 等恃宠争权,杀群吏,立公子 无亏,齐国 因此发生内乱。见《左传·桓公十七年》。后世用“竖刁”或“竖刀”蔑称 寺人貂。亦以泛指阉宦奸臣。《史记·齐太公世家》:“冬十月乙亥,齐桓公 卒。易牙 入,与 竖刀 因内宠杀羣吏,立公子 无诡 为君。”明 潘问奇《五人墓》诗:“竖刁 任挟冰山势,緹骑俄成纸虎威。”
- 6.
西内释义:皇宫西部。《旧唐书·玄宗纪下》:“乾元 三年七月丁未,移幸西内之 甘露殿。时阉宦 李辅国 离间 肃宗,故移居西内。”《宋史·徽宗纪三》:“﹝ 政和 六年九月﹞以西内成,曲赦 京西。”清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世宗崇道教》:“﹝ 嘉靖 四十四年正月﹞上虽修玄西内,而权纲总揽,夜分至五鼓,犹览决章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