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布缕 布缕的意思

布缕

简体布缕
繁体布縷
拼音bù lǚ
注音ㄅㄨˋ ㄌ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组词】:布匹。布帛。布衣。(2) 古代的一种钱币。(3) 宣告,对众陈述。【组词】:宣布。发布。布告。开诚布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 分散到各处。【组词】:散布。遍布。星罗棋布。(5) 流传,散播。【组词】:布道。布施。(6) 做出安排。【组词】:布置。布景。布局。(7) 姓。

lǚ,(1) 线。【组词】:千丝万缕。不绝如缕。(2) 泛指线状物。

基本含义

形容事情或计划有条不紊、安排得井井有条。

布缕的意思

布缕 [bù lǚ]

1. 布与线。亦泛指织物。

布缕 引证解释

⒈ 布与线。亦泛指织物。

《晏子春秋·谏上五》:“晏子 乃返,命 稟 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絶食者,使有终月之委。”
《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布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力役释义:⒈以武力征伐。《穀梁传·僖公十九年》:“梁 亡,自亡也。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范宁 集解:“如使伐之而灭亡,则淫湎不足记也,使其自亡然后其恶明。”⒉劳役。《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唐 元稹《酬乐天南行》诗:“跋家逃力役,连鏁责逋诛。”清 孙枝蔚《重修黄楼诗和五兄大宗》:“当时岂为游观美,此事须知力役轻。”⒊征用民力。《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是时民患上力役,解於公田。”明 陆深《传疑录》:“爵命崇则力役多,以天下为私奉,非至公之法也。”⒋服役;干体力活。宋 沉俶《谐史》
    • 2.
      匡庐图释义:中国画。五代荆浩作。绢本立轴。水墨。画面为全景山水,立式构图。中央高峰挺立,左右层峦错落,磴道沿悬崖盘旋而上。瀑布缕缕,扶摇而落。下有寒汀野水,村舍农屋。笔墨皴染兼备,滋润浑厚。
    • 3.
      氓家释义:民家。 《管子·八观》:“主上无积而宫室美,氓家无积而衣服修。”尹知章 注:“氓家,谓民家也。”《晏子春秋·谏上五》:“晏子 乃返,命 禀 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絶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絶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
    • 4.
      里布释义:古代的一种地税钱。 《周礼·地官·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郑玄 注:“郑司农 云:宅不毛者,谓不树桑麻也。里布者,布参印书,广二寸,长二尺,以为币,贸易物……或曰:布,泉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初,熙寧 六年立法,劝民栽桑,有不趋令,则倣屋粟、里布为之罚。”清 江永《群经补义·孟子》“廛无夫里之布”:“皆民之常赋,战国 时一切取之,非佣力之閒民已有力役之征,而仍使之别出夫布;宅已种桑麻,有嬪妇布缕之征,而仍使之别出里布,是额外之征,借夫布、里布之名横取者,今皆除之,则居廛者皆受惠也。

布缕(bulv)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布缕是什么意思 布缕读音 怎么读 布缕,拼音是bù lǚ,布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布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