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通事舍人 通事舍人的意思
tōngshìshèrén

通事舍人

简体通事舍人
繁体
拼音tōng shì shè rén
注音ㄊㄨㄥ ㄕˋ ㄕㄜˇ ㄖㄣˊ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tōng tòng,(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组词】: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2) 懂得,彻底明了。【组词】: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3) 传达。【组词】: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4) 往来交接。【组词】: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5) 普遍、全。【例句】: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组词】:通奸。私通。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shè shě,(1) 放弃,不要了。【组词】: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2) 施舍。【组词】:舍粥。舍药。(1) 居住的房子。【组词】:宿舍。旅舍。校舍。(2) 居住,休息。【组词】:舍于山麓。(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组词】:舍弟。舍侄。舍亲。(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例句】: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5) 姓。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通事舍人的意思

通事舍人 [tōng shì shè rén]

1. 官名。掌诏命及呈奏案章等事。

通事舍人 引证解释

⒈ 官名。掌诏命及呈奏案章等事。参阅《文献通考·职官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下赦》:“楼上以红绵索通门下一綵楼,上有金凤衔赦而下,至綵楼上,而通事舍人得赦宣读。”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 闻其名,差一个通事舍人姓 裴 名 晤,驰驛到 恒州 来迎。”


国语词典

通事舍人 [tōng shì shè rén]

⒈ 职官名。东晋至唐代设有此官,掌呈递奏章、传达诏命,或朝见引纳殿庭等事。唐代以善词令者为之。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闻其名,差一个通事舍人姓裴名晤,驰驿到恒州来迎。」


通事舍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书舍人释义:中书舍人,官名。 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
    • 2.
      从享释义:⒈犹配享,附祭。 宋 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二》:“元丰 中,以 退之 从享 文宣王 庙,郡县所画,皆是 熙载,后世不復可辩,退之 遂为 熙载 矣。”《元史·祭祀志一》:“本朝 大德 九年,中书圆议,止依《周礼》,祀昊天上帝。至大 三年圆议,五帝从享,依前代通祭。”参见“从祀”。⒉陪祭。《新唐书·礼乐志二》:“通事舍人、謁者、赞引各引享官、九庙子孙及从享羣官、诸方客使以次出。”参见“从祀”。
    • 3.
      宣付释义:⒈宋 元 以来谓皇帝的诏令交付外廷官署办理。《宋史·礼志二四》:“通事舍人引 鋹 就献俘位,将校等诣楼前舞蹈讫,次引露布案诣楼前北向,宣付中书门下,如宣制仪。”《明史·奸臣传·阿合马》:“阿合马 所用部官,左丞 许衡 以为多非其人,然已得旨咨请宣付,如不与,恐异日有辞。”⒉明令交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这件事已经由督、抚、学三大宪联衔出奏,请宣付史馆,大约可望准的。”按,清 和 民国 设国史馆,当时规定凡有特殊功绩或足为后世楷模者,由皇帝或政府将其生平事迹交国史馆立传,谓之宣付史馆。
    • 4.
      谒者释义:⒈官名。始置于 春秋、战国 时,秦 汉 因之。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南朝 梁 置谒者台,掌朝觐宾飨及奉诏出使。陈 及 隋 皆因之。唐 改为通事舍人。⒉官名。东汉 大长秋属官,有中宫谒者二人,主报中章。后魏、北齐 有中谒者仆射,隋 唐 改称内谒者,概以宦官充任。宋 以后废。⒊官名。使者的别称。汉哀帝 置河堤谒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⒋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文物》1976年第10期:“简五:谒者二人。简文所说的谒者,不是职官的专名,是泛指一般传达、通报的奴仆。据 凤凰山 其他墓葬遣策
    • 5.
      贼副释义:贼人的二头领。 宋 马令《南唐书·嗣主书一》:“命 洪州 营屯都虞候 严思礼、通事舍人 边镐 讨贼。镐、思礼 擒 遇贤,及贼副 黄伯雄、谋主僧 曹景全,斩於 建康 市。”
    • 6.
      趋驰释义:⒈奔忙;奔走。唐 元稹《韩克从太子通事舍人制》:“勑前 河中府 参军 韩克从:闻尔之齿长矣,而犹趋驰冉冉,其何以堪?”郭沫若《蜩螗集·<松崖山市>诗序》:“劳劳行役咸为生活趋驰,亦颇具不屈之意。”⒉指交往。唐 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佐郡 浙江 西,病闲絶趋驰。”⒊供驱使。唐 郭湜《高力士传》:“辅国 趋驰末品,小了纤人,一承攀附之恩,致位云霄之上。”唐 皮日休《三宿神景宫》诗:“明发作此事,岂復甘趋驰。”⒋奔走效劳的机会。指任职。南朝 宋 鲍照《谢随恩被原疏》:“小得趋驰,星驾登路
    • 7.
      辞见班释义:京官放外任、地方官进京,在朝廷辞别、谒见天子时自行序班,不与百官同列,谓之“辞见班”。 《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二年》:“仗入,通事舍人引 攸绪 就位,攸绪 趋立辞见班中,再拜如常仪。”胡三省 注:“凡百官自中朝出为外官赴朝辞,自外官入朝覲者引入见,其辞见者不与百官序班,自为班立,谓之辞见班。”
    • 8.
      进历释义:谓封建时代岁将终时,太史进奏新历。《太平广记》卷一六三引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唐国闰》:“先是司天监 胡秀林 进历,移闰在丙戌年正月,有 向隐君 亦进历,用宣明法,闰乙酉年十二月。”元 柯九思《宫词》之十三:“太史院官新进历,榻前一一赐诸王。”自注:“每岁日南至,太史进来岁历日。”《明史·职官志三》:“通事舍人典东宫朝謁、辞见之礼,承令劳问之事,凡廷臣朝贺、进笺、进春、进历於太子,则引入而举案。”
通事舍人是什么意思 通事舍人读音 怎么读 通事舍人,拼音是tōng shì shè rén,通事舍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通事舍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