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 [sān gōng jiǔ qīng]
1. 三公:古时辅助国君的最高官员;九卿:古时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
三公九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卿释义:原指三公九卿,后泛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 2.
军率释义:军中统帅。 《左传·哀公十七年》:“子穀 曰:‘观 丁父,鄀 俘也,武王 以为军率。’”《吕氏春秋·孟秋》:“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还,乃赏军率武人於朝。”参见“军帅”。
- 3.
卜数释义:占卜等类术数。 《史记·日者列传》:“贾谊 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於卜肆中。”《汉书·元后传》:“禁(王禁)独怪之,使卜数者相 政君(王政君),‘当大贵,不可言。’”《宋书·周朗传》:“復假医术,託杂卜数。”
- 4.
槐卿释义:指三公九卿。
- 5.
槐宫棘寺释义:三公九卿的官署。
- 6.
槐棘释义:⒈周 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因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上自槐棘,降逮皁隶,论道经国,莫不任职。”南朝 梁 任昉《桓宣城碑》:“将登槐棘,宏振纲网。”清 赵翼《哭王述庵侍郎》诗:“奏凯归来大策勋,屡擢崇班到槐棘。”参见“三槐九棘”。⒉《礼记·王制》:“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后因以“槐棘”指听讼的处所。《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古者刑政有疑,輒议於槐棘之下。自今之后,朝有疑议及刑狱大
- 7.
槐省棘署释义:三公九卿的官署。
- 8.
槐阶棘路释义:泛指三公九卿之位。
- 9.
结袜释义:《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王生 者,善为 黄 老 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 老人,曰‘吾韤解’,顾谓 张廷尉:‘为我结韤!’释之 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 王生 曰:‘独柰何廷辱 张廷尉,使跪结韤?’王生 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於 张廷尉。
- 10.
结韤释义:亦作“结袜”。《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王生 者,善为 黄 老 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 老人,曰‘吾韤解’,顾谓 张廷尉:‘为我结韤!’释之 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 王生 曰:‘独柰何廷辱 张廷尉,使跪结韤?’王生 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於 张廷尉。张廷尉 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韤,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 王生 而重 张廷尉。”后因以“结韤”为士大夫屈身敬事长者,或士人蔑视权贵之典。唐 许浑《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诗:“紫霄峯 下絶韦编,旧
- 11.
阳政释义:指宫廷以外的政事,国内政事。 《国语·鲁语下》“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三国 吴 韦昭 注:“言天子与公卿因朝日以修阳政而习地德,因夕月以治阴教而糺天刑。”董增龄 正义:“《昏义》:‘天子理阳道,阳事不得,责见於天,日为之食。’则朝日所修,正指地产之阳德。”《后汉书·五行志三》:“安帝 永初 元年,雨雹。二年,雨雹,大如鸡子。三年,雨雹,大如鴈子,伤稼。刘向 以为雹,阴胁阳也。是时 邓太后 以阴专阳政。”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汉 儒集《礼经》,始阳政阴教,分属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