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蕙 [lán huì]
1. 兰和蕙。皆香草。多连用以喻贤者。
兰蕙 引证解释
⒈ 兰和蕙。皆香草。多连用以喻贤者。
引《汉书·扬雄传上》:“排玉户而颺金铺兮,发兰蕙与穹穷。”
汉 赵壹 《疾邪》诗之二:“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芻。”
唐 褚遂良 《安德山池宴集》诗:“良朋比兰蕙,雕藻迈琼琚。”
清 顾炎武 《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诗:“风吹兰蕙色,一夜落 关中。”
兰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壄释义:亦作“中野”。 《楚辞·刘向<九叹·逢纷>》:“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壄而散之。”王逸 注:“远行中野,散而弃之,伤不见用也。壄,一作野。”
- 2.
劘拂释义:⒈摩拂。语本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下靡兰蕙,上拂羽盖。”唐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依赋十四韵以献》:“威风挟惠气,盖壤两劘拂。”⒉规戒。
- 3.
国香释义:⒈极言其香。谓其香甲于一国,故云。亦用以赞誉人的风采、品行。《左传·宣公三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唐 冯贽《云仙杂记·蜂蝶慕香》:“都下名妓 楚莲 者,国香无及,每出,则蜂蝶相随慕其香。”唐 温庭筠《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之二:“国香 荀令 去,楼月 庾公 来。”参见“令君香”。⒉指兰花。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兰有国香。”唐 宋之问《过史正议宅》诗:“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广群芳谱·花谱二三·兰蕙》引 宋 黄庭坚《书幽芳亭》:“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后亦用以借指其他名花。宋 苏轼《再
- 4.
天刑释义:⒈上天的法则。《国语·周语下》:“上非天刑,下非地德,中非民则……而作之者,必不节矣。”《国语·鲁语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韦昭 注:“刑,法也。”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五》:“君纠逖天刑,章厥有罪,犯关干纪,莫匪诛殛。”唐 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诗:“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⒉天降的刑罚。唐 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宋 范成大《采菱户》诗:“采菱辛苦似天刑,刺手朱殷鬼质青。”《老残游记》第十一回:“説无神则无阴谴,无天刑,一
- 5.
桃李年释义:指青春年华。 南朝 梁 武帝《咏笔》:“昔闻兰蕙月,独是桃李年。”唐 韦应物《拟古诗》之二:“自惜桃李年,误身游侠子。”唐 武元衡《代佳人赠张郎中》诗:“洛阳 佳丽本神仙,冰雪颜容桃李年。”
- 6.
花历释义:依各种花的开落以定岁时。 如正月:兰蕙芳;二月:桃夭;三月:蔷薇蔓等。
- 7.
荒秽释义:⒈亦作“荒薉”。犹荒芜。《孔丛子·巡守》:“入其疆,土地荒秽,遗老失贤。”晋 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五代 齐己《春草》诗:“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清 顾炎武《玉田道中》诗:“山中无父老,故宅恐荒薉。”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夫所谓种植耕稼者,不过以一举手、一投足之劳,扫荒薉,培所欲之植物而已。”⒉犹荒废。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中》:“於是三公每有所选,参议掾属咨其行状,度其器能,然犹有溺职废官,荒秽不治。”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殷文圭》:“唐 季,文体浇漓,才调荒秽
- 8.
迎年释义:⒈祈求丰年。《史记·孝武本纪》:“黄帝 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於 执期,命曰迎年。”张守节 正义引 颜师古 曰:“迎年,若言祈年。”宋 黄庭坚《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一宫》之一:“万灵未对 甘泉,五福间祀迎年。”⒉迎新年。语本 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宋 陈师道《早春》诗:“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清 顾禄《桐桥倚棹录·园圃》:“严冬置窖室……专烘碧桃、玉兰、水仙、兰蕙、迎春、郁李、五色牡丹,备士商衙署迎年之玩。”
- 9.
铃子香释义:亦称“铃铃香”。古称兰蕙。唇形科宿根草本植物。秋天叶腋间开花,淡红紫色,有香气。
- 10.
零陵香释义:香草名。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药议》:“零陵香,本名‘蕙’,古之兰蕙是也,又名‘薰’。《左传》曰:‘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即此草也。唐 人谓之‘铃铃香’,亦谓之‘铃子香’,谓花倒悬枝閒如小铃也。”宋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香》:“零陵香,宜融 等州多有之。土人编以为席荐坐褥,性暖宜人。零陵,今 永州,实无此香。”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零陵香》﹝集解﹞引 苏颂 曰:“零陵香,今 湖 岭 诸州皆有之,多生下湿地,叶如蔴,两两相对,茎方,常以七月中旬开花,至香,古云薰草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