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坊 [wǔ fāng]
1. 唐代为皇帝饲养猎鹰猎犬的官署。至宋初始废。
五坊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为皇帝饲养猎鹰猎犬的官署。至 宋 初始废。
引《新唐书·百官志二》:“闲廏使押五坊,以供时狩。一曰鵰坊,二曰鶻坊,三曰鷂坊,四曰鹰坊,五曰狗坊。”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自 真宗 封禪之后,不復校猎,废五坊之职。”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叶梦兆三台之尊,入朝隶五坊之乐。”
五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坊释义:唐 代为皇帝饲养猎鹰猎犬的官署。至 宋 初始废。《新唐书·百官志二》:“闲廏使押五坊,以供时狩。一曰鵰坊,二曰鶻坊,三曰鷂坊,四曰鹰坊,五曰狗坊。”《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自 真宗 封禪之后,不復校猎,废五坊之职。”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叶梦兆三台之尊,入朝隶五坊之乐。”
- 2.
五坊小儿释义:对五坊人员的蔑称。因其仗势虐人,百姓恶之,故称。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贞元 末,五坊小儿张捕鸟雀於閭里,皆为暴横,以取钱物。”《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德宗 晚年为宫市,五坊小儿暴横,盐铁月进羡餘,顺帝 即位罢之。”参见“五坊”。
- 3.
外荒释义:⒈谓耽乐田猎。以使人精神迷乱,故称。语出《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孔传:“迷乱曰荒……禽,鸟兽。”孔颖达疏:“老子云: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好色好田,则精神迷乱。”宋王禹偁《放五坊鹰犬诏》:“仍勅天下,今后不得更进鹰犬。庶使发狂之言,遐遵於老氏;外荒之戒,无愧於古书。”⒉边境少数民族所居僻远之地。
- 4.
弋罗释义:矢缴和罗网。猎取禽兽的工具。亦指用弋罗捕捉鸟兽。唐 白居易《赠诸少年》诗:“老惭退马霑芻秣,高喜归鸿脱弋罗。”唐 陆龟蒙《禽暴》:“江 之南不能弋罗,常药而得之。”《太平广记》卷三五○引 宋 李孜《纂异记·浮梁张令》:“店嫗曰:‘今五坊弋罗之辈,横行关内,此其流也,不可与竞。’”
- 5.
月进释义:唐德宗 时地方官吏为买宠而逐月进献财物。称为月进。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至 贞元 末,遂月有献焉,谓之月进。”《新唐书·食货志二》:“初,德宗 居 奉天,储畜空窘…… 朱泚 既平,於是帝属意聚敛,常赋之外,进奉不息。剑南西川 节度使 韦皋 有日进,江西 观察使 李兼 有月进。”宋 洪迈《容斋续笔·伾文用事》:“唐顺宗 即位,抱疾不能言,王伾、王叔文 以东宫旧人用事,政自己出,即日禁宫市之扰民、五坊小儿之暴閭巷,罢盐铁使之月进,出教坊女伎六百还其家。”
- 6.
殴詈释义:打骂。 《资治通鉴·唐顺宗永贞元年》:“﹝五坊小儿﹞或相聚饮食於酒食之肆,醉饱而去,卖者或不知,就索其直,多被殴詈。”《元典章·刑部二·系狱》:“至於相争田地婚姻债务家财,殴詈干证之类,被勾到官,罪无轻重,即入监禁,动经旬月。”
- 7.
须索释义:⒈索取;勒索。 《旧唐书·裴度传》:“宣徽院五坊小使,每岁秋按鹰犬於畿甸,所至官吏必厚邀供餉,小不如意,即恣其须索,百姓畏之如寇盗。”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赐宴罢,有 振武 都头卒,不堪一行人须索,忽操白刃入斫 圣美。”《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自与 辽 通好,其接受使人皆自 京 差三番使臣,沿路州军,困於须索。”⒉必须,须要。《敦煌曲子词·洞仙歌》:“拟铺鸳被,把人尤泥,须索琵琶从理。”《宣和遗事》前集:“休要忘了东岳保护之恩,须索去烧香赛还心愿则箇。”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今
- 8.
鹰坊释义:古代宫廷饲养猎鹰的官署。《新唐书·百官志二》:“闲厩使押五坊,以供时狩:一曰鵰坊,二曰鶻坊,三曰鷂坊,四曰鹰坊,五曰狗坊。”《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鹰坊人 善友 扶帝自门楼下,至 絳霄殿 廡下。”胡三省 注:“鹰坊,唐 时五坊之一也。”明 无名氏《北平考》卷四:“《武宗纪》:至大 元年二月癸巳,立鹰坊为仁虞院。《仁宗纪》:至大 四年二月,罢仁虞院,改置鹰坊。”清 揆叙《鹰坊歌》:“地偏寂寞少人住,但作甌脱供鹰坊。”
- 9.
鹰鹘释义:⒈鹰与鹘。驯养后可助田猎。《新唐书·高宗纪》:“﹝ 永徽 二年十一月﹞癸酉,禁进犬马鹰鶻。”《辽史·太祖纪下》:“﹝ 天赞 四年﹞十一月丁酉,幸 安国寺,饭僧,赦京师囚,纵五坊鹰鶻。”⒉比喻目光锐利的人。宋 司马光《温公续诗话》:“丁相 谓 善为诗……少时好蹴踘,长韵其二联云:‘鹰鶻腾双眼,龙蛇绕四肢。躡来行数步,蹺后立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