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五三释义:⒈五帝 三王 。《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五三六经,载籍之传,维风可观也。” 李善 注引《汉书音义》:“五, 五帝 也;三, 三王 也。” 汉 扬雄 《羽猎赋》:“遐邇五三,孰知其是非。” 宋 程大昌 《考古编·正朔一》:“五三远矣,其传政无几,然犹有可考者,莫尚於《诗》《书》。”⒉五星三辰。 汉 荀悦 《申鉴·俗嫌》:“或问五三之位, 周 应也;龙虎之会, 晋 祥也。” 黄省曾 注:“五三,五星三辰。”⒊约计数目之词。犹言三五。《魏书·邢峦传》:“彼土民望, 严 、 蒲 、 何 、 杨 ,非唯五
- 2.
仁声释义:⒈指具有教化作用,能使风俗变得淳厚的音乐或乐声。《孟子·尽心上》:“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赵岐 注:“仁声,乐声《雅》《颂》也。”汉 王褒《洞萧赋》:“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⒉指施行仁德而赢得的声誉。汉 扬雄《羽猎赋》:“仁声惠於北狄,武谊动於南邻。”《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初自 燕、代 则仁声洽著,行自 齐、鲁 则英风播流。”唐 元稹《郑涵授尚书考功郎中冯宿刑部郎中制》:“二帝三王之所以仁声无穷,绩用明而刑罚当也。”宋 王安石《送王蒙州》诗:“仁声已逐春风到,使节犹占夜斗行。”明
- 3.
储偫释义:⒈亦作“储峙”。 亦作“储跱”。储备,特指存储物资以备需用。汉 扬雄《羽猎赋》:“然至羽猎,甲车、戎马、器械储偫,禁御所营,尚泰奢丽夸詡。”《书·费誓》“峙乃糗粮”孔 传:“皆当储峙汝糗糒之粮,使足食。”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三》:“李傕 曰:‘我邸阁储跱少。’乃不承詔,悉载置其营。”清 顾炎武《劳山图志序》:“秦皇 登之,必一郡供张,数县储偫,四民废业,千里驛骚而后上也。”谭嗣同《报贝元徵书》:“倭 之蓄谋,当在二十年前,储峙钱粟,缮治甲兵,久为外人侧目。”⒉泛指积聚储存知识或人才等。清 钱谦益《兵部
- 4.
前好释义:⒈以前的友好关系。《左传·成公十一年》:“秋,宣伯 聘於 齐,以修前好。”杜预 注:“以前之好。”三国 魏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离絶以来,於今三年,无一日而忘前好。亦犹姻媾之义,恩情已深。”⒉前人的喜好。《国语·周语中》:“唯是先王之宴礼,欲以貽女。余一人敢设飫禘焉,忠非亲礼,而干旧职,以乱前好。”韦昭 注:“前好,先王之好。”汉 扬雄《羽猎赋序》:“尚泰奢丽夸詡,非 尧、舜、成汤、文王 三驱之意也。又恐后世復修前好,不折中以泉臺,故聊因《校猎赋》以风之。”
- 5.
四赋释义:⒈指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哀二世赋》、《大人赋》。 ⒉指汉扬雄的《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艺文·四赋》。按,《校猎赋》一名《羽猎赋》。
- 6.
坚重释义:坚定而从容。汉 扬雄《羽猎赋》:“曲队坚重,各按行伍。”《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二年》:“及日暮,光弼 秉炬徐行,部曲坚重,贼引兵躡之,不敢逼。”太平天囯 洪秀全《茶地移营诏》:“今行营,其令各军各营,队伍宜整齐坚重。”
- 7.
天动释义:谓天体的运行。 汉 扬雄《羽猎赋》:“汹汹旭旭,天动地岋。”《公羊传·文公九年》“九月癸酉,地震”汉 何休 注:“天动地静,常也。”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天动星迴,而辰极犹居其所。”《宋史·叶清臣传》:“天动地静,主尊臣卑。”
- 8.
巨学鸿生释义:学识渊博的人。语本 汉 扬雄《羽猎赋》:“於兹乎鴻生鉅儒,俄軒冕,雜衣裳,脩 唐 典,匡《雅》《頌》,揖讓於前。”《新唐书·郑覃传》:“願與鉅學鴻生共力讎刊,準 漢 舊事,鏤石太學。”
- 9.
并毂释义:车并行。 《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汉 扬雄《羽猎赋》:“蚩尤 并轂,蒙公 先驱。”汉 张衡《东京赋》:“属车九九,乘轩并轂。”
- 10.
有无释义:⒈亦作“有亡”。 有或无。《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李善 注:“览於有无,谓或有所见,或復无也。”汉 扬雄《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唐 贾岛《送僧》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个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见有无。”⒉指家计的丰或薄。《礼记·檀弓上》:“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子游 曰:‘有亡恶乎齐?’”陆德明 释文:“有亡……一音无。”孔颖达 疏
- 11.
游猎释义:⒈出游打猎。 《晏子春秋·谏下八》:“春夏起役且游猎,夺民农时,国家空虚,不可。”汉 扬雄《羽猎赋》:“立君臣之节,崇圣贤之业,未遑苑囿之丽,游猎之靡也。”《南史·宋纪上·武帝》:“三年二月乙卯,帝託游猎,与 无忌、凭之、咏之 ……等,集义徒凡二十七人,愿从者百餘人。”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即印 汉 至 唐 画像,但唯取其可见当时风俗者,如游猎,卤簿,宴饮之类。”⒉驰逐打猎。宋 秦观《马上口占》之二:“田家往往事游猎,追逐狐兔相号呼。”《中国民间故事选·罕黧猫和梅花鹿》:“打这以后,他就孤身单骑驰骋
- 12.
游豫释义:⒈指帝王出巡。 春巡为“游”,秋巡为“豫”。语本《孟子·梁惠王下》:“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汉王粲《羽猎赋》:“遵古道以游豫兮,昭劝助乎农圃。”《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适》:“凡天子饗会游豫,唯宰相及学士得从。”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下:“国朝承五代荒残之弊,事从简略,每鸣鑾游豫,仅同藩镇,而尽去戈戟旌旗之制。”⒉游乐。⒊亦作“游预”。犹游乐。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赵岐注:“豫亦游也。”三国
- 13.
灵舆释义:⒈亦作“灵轝”。 神灵乘坐的车驾。《汉书·礼乐志》:“﹝《郊祀歌》﹞广宣延,咸毕觴,灵舆位,偃蹇驤。”颜师古 注:“神既毕饗,则严驾灵舆,引其侍从之位,偃蹇高驤也。”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二二:“夏后 乘灵舆,夸父 为 邓林。”南朝 梁 江淹《悼室人》诗之十:“当追帝女迹,出入泛灵舆。”⒉天子乘坐的革车。《文选·扬雄<羽猎赋>》:“撞鸿鐘,建九旒,六白虎,载灵舆。”李善 注:“服虔 曰:灵舆,天子舆也。”吕延济 注:“灵舆,革车也。”⒊即灵车。《三国志·吴志·孙和传》:“﹝ 孙晧 ﹞追諡父 和 曰 文
- 14.
甲车释义:兵车;战车。《左传·宣公二年》:“宋 师败绩,囚 华元,获 乐吕,及甲车四百六十乘。”杨伯峻 注:“甲车即兵车,以马被甲,故名甲车。”汉 扬雄《羽猎赋》序:“然至羽猎,甲车戎马,器械储偫,禁御所营。”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九:“孔子 曰:‘何不探其甲车,引而奋登?’子路 引之。”
- 15.
砰磕释义:⒈亦作“砰礚”。 象声词。疾雷声。《文选·扬雄<羽猎赋>》:“鳧鷖振鷺,上下砰礚,声若雷霆。”李善 注:“言鸟飞上下,翅翼之声若雷霆也。”晋 葛洪《抱朴子·论仙》:“而人君撞千石之鐘,伐雷霆之鼓,砰磕嘈巘,惊魂荡心。”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长啸》:“初则发声调畅,稍加散越。须臾,穹窿砰磕,雷鼓之旨,忽復震骇,声如辟歷。观者莫不倾悚。”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须臾,穹窿砰磕,写雷鼓之音。”⒉象声词。水流激荡声。元 贡师泰《河决》诗:“今年 黄河 决,长堤没深渊……怒声恣砰磕,悍气仍洄漩。”清 魏源《中
- 16.
神爵释义:即神雀。瑞鸟。汉 扬雄《羽猎赋》:“麒麟臻其囿,神爵栖其林。”《汉书·宣帝纪》:“前年夏,神爵集 雍。”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汉注》大如鷃爵,黄喉,白颈,黑背,腹斑文也。”
- 17.
禁御释义:⒈禁止;制止。 《左传·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汉 桓宽《盐铁论·错币》:“故有铸钱之禁,禁御之法立而姧伪息。”《后汉书·朱暉传》:“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故放滥骄溢,莫能禁御。”⒉指禁止奸盗等犯罪活动的措施和效果。《新唐书·陆贽传》:“视姦盗有无以稽禁御,视选举众寡以稽风化。”⒊同“禁籞”。汉 扬雄《羽猎赋》序:“然至羽猎,甲车戎马,器械储偫,禁御所营,尚泰奢丽夸詡,非 尧、舜、成汤、文王 三驱之意。”唐
- 18.
紫陌释义:指京师郊野的道路。汉 王粲《羽猎赋》:“济 漳 浦而横阵,倚紫陌而竝征。”唐 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清 赵翼《八十自寿》诗之二:“緑簔泛雨船双桨,紫陌看花杖百钱。”
- 19.
羽猎释义:帝王出猎,士卒负羽箭随从,故称“羽猎”。
- 20.
薄夜释义:⒈傍晚;夜初。 唐 张祜《杂曲歌辞·水鼓子》:“雕弓白羽猎初回,薄夜牛羊復下来。”清 袁枚《新齐谐·勾魂卒》:“苏州 余 姓者,好鬭蟋蟀,每秋暮,擕盆往 葑门 外搜取,薄夜方归。”⒉犹短夜。指破晓之前一段很短的时间。南朝 陈 徐陵《春情》诗:“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薄夜迎新节,当壚却晚寒。”⒊指一种薄饼。《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饼赋》:“炎律方回,纯阳布畅,服絺饮冰,随阴而凉,此时为饼,莫若薄夜。”清 方以智《通雅·饮食》:“薄夜,薄饼也…… 荀氏《四时列饌传》:‘夏祀以薄夜代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