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棋 [yì qí]
1. 下棋。
英[play chess;]
弈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弈碁”。下棋。
引《墨子·号令》:“无敢有乐器,弈棋军中,有则其罪射。”
《后汉书·孔融传》:“二子方弈棊, 融 被收而不动。”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当是之时,变置社稷,盖甚於弈碁之易。”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争位》:“无定输赢似弈棋,书空 殷浩 欲何为?”
国语词典
弈棋 [yì qí]
⒈ 下棋。
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
《南史·卷三八·柳元景传》:「梁武帝好弈棋,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
近棋战
弈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棋释义:弈棋;着棋。
- 2.
奕棋释义:弈棋,是一个汉语词汇,古代多指下围棋。
- 3.
对奕释义:两个人下围棋就叫着对弈,也叫弈棋。
- 4.
局戏释义:弈棋之类的游戏。
- 5.
弈棊释义:见“弈棋”。
- 6.
弹棊释义:⒈亦作“弹棋”。亦作“弹碁”。古代博戏之一。⒉称弈棋为弹棋。
- 7.
抨棋释义:弈棋。
- 8.
数棊释义:弈棋。
- 9.
数棋释义:弈棋。
- 10.
末伎释义:⒈古指工商业。汉 荀悦《申鉴·时事》:“絶末伎,同本务,则事业脩矣。”⒉不足道的技艺。晋 张华《励志》诗:“养由 矫矢,兽号于林;蒲卢 縈缴,神感飞禽。末伎之妙,动物应心。”唐 刘肃《大唐新语·惩戒》:“高宗 朝,姜恪 以边将立功为左相,阎立本 为右相。时以年饥,於国子学生归,又限令史通一经。时人为之语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三馆学生放散,五臺令史明经。’以末伎进身者,可为炯戒。”明 刘基《赠弈棋相子先序》:“盖棋,末伎也,而有用兵之道,可以通人之智。”
- 11.
棋仙释义:指棋艺高超、以弈棋为乐的人。
- 12.
棋力释义:弈棋的本领。
- 13.
棋响释义:亦作“棊响”。 弈棋中落子时发出的声响。
- 14.
棋客释义:善弈棋的人。
- 15.
棋家释义:亦作“棊家”。 善弈棋者。
- 16.
棋射释义:亦作“棊射”。弈棋和射箭。
- 17.
棋峙释义:亦作“棊峙”。谓处相持之势,如弈棋之交互对峙。
- 18.
棋声释义:⒈弈棋中落子发出的声音。 ⒉棋艺卓越的名声。
- 19.
棋法释义:亦作“棊法”。弈棋之法。亦指布局、应变与制胜的棋艺。
- 20.
棋敌释义:技艺高超的弈棋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