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冬时 冬时的意思
dōngshí

冬时

简体冬时
繁体冬時
拼音dōng shí
注音ㄉㄨㄥ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ng,(1) 一年中的第四季。【例句】:冬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冬天。冬眠。(2) 姓。(3) 象声词,敲鼓声。【组词】:战鼓冬冬。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基本含义

指寒冷的冬季

冬时的意思

冬时 [dōng shí]

1. 冬季。

冬时 引证解释

⒈ 冬季。

《周礼·天官·食医》:“酱齐眡秋时,饮齐眡冬时。”
《后汉书·荀爽传》:“冬时则废,其形在地,酷烈之气,焚烧山林,是其不孝也。”


冬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借东风释义:《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载 诸葛亮 于仲冬时节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风,助 周瑜 火攻破 曹操 大军。今多以“借东风”指利用好的形势或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来推动工作。
    • 2.
      大烝释义:祭名。冬时祭先王,以功臣配享。《周礼·夏官·司勋》:“凡有功者,铭书於王之大常,祭於大烝,司勋詔之。”郑玄 注:“死则於烝先王祭之。”明 归有光《宋史论赞·赵普》:“佐 宋 收藩镇之权,解苛暴之令,立三百年忠厚之基,号为元臣,列于大烝,斯无忝矣。”
    • 3.
      寒笋释义:严冬时生长的笋。
    • 4.
      小孩释义:⒈亦作“小孩子”。儿童;幼儿。宋 钱易《南部新书》戊:“﹝ 陈嶠 数举不遂,暮年获一第,﹞至新婚,近八十矣,合巹之夕……自成一章,其末曰:‘彭祖 尚闻年八百,陈郎 犹是小孩儿。’座客皆絶倒。”《前汉书评话》卷下:“吕 女闲步至后园,见一小孩儿耍。”蒋光慈《梦中的疑境》诗:“从那边走来一个小孩子,真正的可爱啊!”谢觉哉《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我也去过 鄜县,那是严冬时候,张村驿、黑水寺 等处,还有小孩在沟里捉鱼。”⒉年幼或年轻的子女。《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梅氏 道:‘説那里话!奴家也是儒门
    • 5.
      折胶释义:⒈《汉书·晁错传》:“欲立威者,始於折胶。 ”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秋气至,胶可折,弓弩可用,匈奴以为候而出军。”后因用以指秋冬时节。⒉形容严寒。
    • 6.
      搜狩释义:⒈春獀和冬狩。 古代帝王春、冬时的射猎活动。《汉书·刑法志》:“二伯之后,寖以陵夷,至 鲁成公 作丘甲,哀公 用田赋,搜狩治兵大閲之事皆失之正。”⒉蒐狩:春猎为蒐,冬猎为狩,泛指狩猎。《穀梁传·昭公八年》:“因蒐狩以习用武事,礼之大者也。”唐 高适《奉和李泰和鹘赋》:“幸耀光於蒐狩,承剪拂於楼臺。”清 黄宗羲《陈同亮刻胡传序》:“由是而推,焉知朝聘、会同、崩薨、卒葬、雩社、禘尝、蒐狩、城筑之无错误乎?”
    • 7.
      林寒洞肃释义:寒:寒冷;肃:肃杀。 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 8.
      田狩释义:打猎。亦特指冬猎。《诗·秦风·驷驖序》:“駟驖,美 襄公 也。始命,有田狩之事,园囿之乐焉。”《公羊传·桓公四年》:“狩者何?田狩也。春曰苗,秋曰蒐,冬曰狩。”何休 注:“狩,犹兽也。冬时禽兽长大,遭兽可取。”汉 桓宽《盐铁论·论灾》:“尚德而除刑,如此,则鹰隼不鷙,猛兽不攫,秋不蒐獮,冬不田狩者也。”
    • 9.
      穷天释义:⒈谓季冬时节。⒉终天;毕生。⒊高入天际。
    • 10.
      精莹释义:晶莹,透明光亮。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敲冰煮茗》:“逸人 王休,居 太白山 下,日与僧道异人往还,每至冬时,取溪氷敲其精莹者煮 建 茗,共宾客饮之。”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杂志》:“以清水入土鼎中,其下以火然之,少日则水渐凝结如金玉,精莹骇目。”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吾 闽 玉华洞 石似 崑山 而精莹过之,小者如拳,大者二三尺许。”《天讨·相如<四川革命书>》:“该地盐精莹而味佳,黔 楚 最行销,而商贩卖,亦因时市以定价。”
    • 11.
      腊候释义:犹言寒冬时节。
    • 12.
      腊序释义:谓腊冬时节。
    • 13.
      衣裘释义:⒈夏衣冬裘。 《周礼·天官·宫伯》:“以时颁其衣裘。”郑玄 注:“衣裘,若今赋冬夏衣。”贾公彦 疏:“夏时班衣,冬时班裘。”《吕氏春秋·重己》:“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煖骸而已矣!”⒉专指皮裘或泛指衣服。《西京杂记》卷二:“司马相如 初与 卓文君 还 成都,居贫愁懣,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 阳昌 貰酒,与 文君 为懽。既而 文君 抱颈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宋书·隐逸传上·戚同文》:“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清 姚鼐《<南园诗存>序》:“君家贫,衣裘薄。”
    • 14.
      雷蛰释义:指蛰伏,蛰居。雷于冬时蛰伏不出,故称。
    • 15.
      霜条释义:⒈寒冬时树木的枝条。《云笈七籤》卷八十:“五芝秀玄岭,仙草茂霜条。”清 柳是《金明池·寒柳》词:“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⒉竹管。《洞冥记》:“建元 二年,帝起 腾光臺 以望四远,於臺上撞碧玉之鐘,掛悬黎之磬,吹霜条之篪,唱来云依日之曲。”⒊方言。冰棍儿。
    • 16.
      鹿裘释义:鹿皮做的大衣。常用为丧服及隐士之服。《礼记·檀弓上》:“鹿裘衡、长、袪。”孔颖达 疏:“鹿裘者,亦小祥后也,为冬时吉凶衣,里皆有裘。吉时则贵贱有异,丧时则同用大鹿皮为之,鹿色近白,与丧相宜也。”《列子·天瑞》:“孔子 游於 太山,见 荣启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唐 黄滔《寄少常卢同年》诗:“官拜少常休,青緺换鹿裘。”明 唐寅《焦山》诗:“鹿裘高士帝王师,井灶犹存旧隐基。”
    • 17.
      黄茅冲释义:昔时山冲内漫山遍野长满茅草,秋冬时节枯黄。

冬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借东风释义:《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载 诸葛亮 于仲冬时节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风,助 周瑜 火攻破 曹操 大军。今多以“借东风”指利用好的形势或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来推动工作。
    • 2.
      大烝释义:祭名。冬时祭先王,以功臣配享。《周礼·夏官·司勋》:“凡有功者,铭书於王之大常,祭於大烝,司勋詔之。”郑玄 注:“死则於烝先王祭之。”明 归有光《宋史论赞·赵普》:“佐 宋 收藩镇之权,解苛暴之令,立三百年忠厚之基,号为元臣,列于大烝,斯无忝矣。”
    • 3.
      寒笋释义:严冬时生长的笋。
    • 4.
      小孩释义:⒈亦作“小孩子”。儿童;幼儿。宋 钱易《南部新书》戊:“﹝ 陈嶠 数举不遂,暮年获一第,﹞至新婚,近八十矣,合巹之夕……自成一章,其末曰:‘彭祖 尚闻年八百,陈郎 犹是小孩儿。’座客皆絶倒。”《前汉书评话》卷下:“吕 女闲步至后园,见一小孩儿耍。”蒋光慈《梦中的疑境》诗:“从那边走来一个小孩子,真正的可爱啊!”谢觉哉《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我也去过 鄜县,那是严冬时候,张村驿、黑水寺 等处,还有小孩在沟里捉鱼。”⒉年幼或年轻的子女。《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梅氏 道:‘説那里话!奴家也是儒门
    • 5.
      折胶释义:⒈《汉书·晁错传》:“欲立威者,始於折胶。 ”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秋气至,胶可折,弓弩可用,匈奴以为候而出军。”后因用以指秋冬时节。⒉形容严寒。
    • 6.
      搜狩释义:⒈春獀和冬狩。 古代帝王春、冬时的射猎活动。《汉书·刑法志》:“二伯之后,寖以陵夷,至 鲁成公 作丘甲,哀公 用田赋,搜狩治兵大閲之事皆失之正。”⒉蒐狩:春猎为蒐,冬猎为狩,泛指狩猎。《穀梁传·昭公八年》:“因蒐狩以习用武事,礼之大者也。”唐 高适《奉和李泰和鹘赋》:“幸耀光於蒐狩,承剪拂於楼臺。”清 黄宗羲《陈同亮刻胡传序》:“由是而推,焉知朝聘、会同、崩薨、卒葬、雩社、禘尝、蒐狩、城筑之无错误乎?”
    • 7.
      林寒洞肃释义:寒:寒冷;肃:肃杀。 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溪涧浅落的景象。
    • 8.
      田狩释义:打猎。亦特指冬猎。《诗·秦风·驷驖序》:“駟驖,美 襄公 也。始命,有田狩之事,园囿之乐焉。”《公羊传·桓公四年》:“狩者何?田狩也。春曰苗,秋曰蒐,冬曰狩。”何休 注:“狩,犹兽也。冬时禽兽长大,遭兽可取。”汉 桓宽《盐铁论·论灾》:“尚德而除刑,如此,则鹰隼不鷙,猛兽不攫,秋不蒐獮,冬不田狩者也。”
    • 9.
      穷天释义:⒈谓季冬时节。⒉终天;毕生。⒊高入天际。
    • 10.
      精莹释义:晶莹,透明光亮。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敲冰煮茗》:“逸人 王休,居 太白山 下,日与僧道异人往还,每至冬时,取溪氷敲其精莹者煮 建 茗,共宾客饮之。”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杂志》:“以清水入土鼎中,其下以火然之,少日则水渐凝结如金玉,精莹骇目。”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吾 闽 玉华洞 石似 崑山 而精莹过之,小者如拳,大者二三尺许。”《天讨·相如<四川革命书>》:“该地盐精莹而味佳,黔 楚 最行销,而商贩卖,亦因时市以定价。”
    • 11.
      腊候释义:犹言寒冬时节。
    • 12.
      腊序释义:谓腊冬时节。
    • 13.
      衣裘释义:⒈夏衣冬裘。 《周礼·天官·宫伯》:“以时颁其衣裘。”郑玄 注:“衣裘,若今赋冬夏衣。”贾公彦 疏:“夏时班衣,冬时班裘。”《吕氏春秋·重己》:“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煖骸而已矣!”⒉专指皮裘或泛指衣服。《西京杂记》卷二:“司马相如 初与 卓文君 还 成都,居贫愁懣,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 阳昌 貰酒,与 文君 为懽。既而 文君 抱颈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宋书·隐逸传上·戚同文》:“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清 姚鼐《<南园诗存>序》:“君家贫,衣裘薄。”
    • 14.
      雷蛰释义:指蛰伏,蛰居。雷于冬时蛰伏不出,故称。
    • 15.
      霜条释义:⒈寒冬时树木的枝条。《云笈七籤》卷八十:“五芝秀玄岭,仙草茂霜条。”清 柳是《金明池·寒柳》词:“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⒉竹管。《洞冥记》:“建元 二年,帝起 腾光臺 以望四远,於臺上撞碧玉之鐘,掛悬黎之磬,吹霜条之篪,唱来云依日之曲。”⒊方言。冰棍儿。
    • 16.
      鹿裘释义:鹿皮做的大衣。常用为丧服及隐士之服。《礼记·檀弓上》:“鹿裘衡、长、袪。”孔颖达 疏:“鹿裘者,亦小祥后也,为冬时吉凶衣,里皆有裘。吉时则贵贱有异,丧时则同用大鹿皮为之,鹿色近白,与丧相宜也。”《列子·天瑞》:“孔子 游於 太山,见 荣启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唐 黄滔《寄少常卢同年》诗:“官拜少常休,青緺换鹿裘。”明 唐寅《焦山》诗:“鹿裘高士帝王师,井灶犹存旧隐基。”
    • 17.
      黄茅冲释义:昔时山冲内漫山遍野长满茅草,秋冬时节枯黄。

冬时造句

1.冬时,像一个美丽,高贵,内向的公主,舞动着她的魔幻面纱,发出了一阵凉风。

2.冬时节,只有松柏依然苍翠,永不凋谢。

3.冬时节,一棵棵青松挺立在风雪之中,显得更加苍翠。

4.冬时节,百名冬泳爱好者畅游南湖。

5.冬时节,湖面上凝结成一层厚厚的冰。

6.冬时节,那片片枫叶都红了,一阵风吹过,叶片就像是一些花瓣似地飘落下来。

7.豪气面对万重浪,立冬时节思念长。菊花怒放,腊梅飘香。幸福万年长,健康在身旁。

8.冬时节,在风雪交加的天气里,到处都是冰天雪地。

9.冬时节,杨树上寥寥无几的叶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冬时(dong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冬时是什么意思 冬时读音 怎么读 冬时,拼音是dōng shí,冬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冬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