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用 [tīng yòng]
1. 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
3. 听候使用或任用。
听用 引证解释
⒈ 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
引《书·多士》:“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尔于天邑 商。”
孔 传:“言我 周 亦法 殷 家,惟听用有德。”
《诗·大雅·抑》:“於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
《史记·商君列传》:“王即不听用 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高宗 临朝,尝曰:‘朕即位听用非人,至今痛恨之。’”
⒉ 听候使用或任用。
引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二折:“某一向就在军门听用。”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奉圣旨:权 某准回籍调理,病痊赴京听用。”
京剧《杨门女将·灵堂》:“太君,此番出征,老朽虽然年迈,也要与你解押粮饷,军前听用。”
国语词典
听用 [tīng yòng]
⒈ 听从采用。
引《书经·大禹谟》唐·孔颖达·正义:「无孝,无信验。不询专断,终必无成,故戒勿听用。」
《西游记·第二八回》:「写立贬书为照,永不听用了。」
听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击断释义:⒈打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石乞、壶黶 攻 子路,击断 子路 之缨。”⒉专断;决断。《战国策·秦策三》:“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 出使不报,涇阳 华阳 击断无讳: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汉书·王莽传上》:“於是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王舜、王邑 为腹心,甄丰、甄邯 主击断,平晏 领机事,刘歆 典文章,孙建 为爪牙。”宋 王安石《司农卿分司南京陈公神道碑》:“劾公擅击断,不听用佐吏。”明 归有光《归氏世谱》:“年少精敏,能击断。”⒊果敢坚决。宋 司马光《送聂之美任鸡泽令》诗:“椎埋吏难禁,击断
- 2.
听德释义:谓听用有德之言。
- 3.
听用释义:⒈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书·多士》:“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尔于天邑 商。”孔 传:“言我 周 亦法 殷 家,惟听用有德。”《诗·大雅·抑》:“於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史记·商君列传》:“王即不听用 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五:“高宗 临朝,尝曰:‘朕即位听用非人,至今痛恨之。’”⒉听候使用或任用。明 罗贯中《风云会》第二折:“某一向就在军门听用。”《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奉圣旨:权 某准回籍调理,病痊赴京听用。”京剧《杨门女将·灵堂》:“太君,此番出征,老朽虽
- 4.
椒肉丸释义:名称:椒肉丸 组成:健猪肚1个(去油净,入大蒜盛满,缝住,用水14碗,先将水烧滚,下肚,煮水干为度,杵烂听用),苍术5两,厚朴5两,陈皮5两,川椒2两。
- 5.
狼土兵释义:即 狼 兵。《明史·张经传》:“﹝ 正德 三十三年﹞五月,朝议以 倭 寇猖獗,设总督大臣…… 经 徵 两广狼 土兵听用。”《明史·李天龙传》:“代 经 者 应城 周珫、衡永 杨宜。节制不行,狼 土兵肆焚掠。东南民既苦 倭,又苦兵矣。”参见“狼兵”。
- 6.
计利释义:⒈计算利害。《孙子·计》:“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杜牧 注:“计算利害是军事根本。利害既见听用,然后於常法外,更求兵势以助佐其事也。”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五二:“是非得失閒,焉足相讥理?计利知术穷,哀情遽能止。”⒉谋利;计较利益。《大爱道比丘尼经》卷下:“其心欢喜,计利一时,即堕生死十五刼中,当作黄门,用是使比丘相增耳。”明 海瑞《赠霜柏陈先生得奖劝序》:“诸弟子之言曰:‘事师三年,二经帮补入学矣,不一见有计利言色。先后进生,自行束修以上,均此诲心待之。’”清 王槐《转漕行》:“下策决 河
- 7.
起集释义:征集。《西湖佳话·三台梦迹》:“今宜遣官分头招募馆舍餘丁义勇,再起集附近民夫,更替沿河漕运官军,令其悉肆各营操练听用。”
- 8.
铅镴释义:铅锡合金。《魏书·食货志》:“若入市之钱,重不五銖,或虽重五銖而多杂铅鑞,并不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