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诫 明诫的意思
míngjiè

明诫

简体明诫
繁体明誡
拼音míng jiè
注音ㄇㄧㄥˊ ㄐㄧ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jiè,(1) 警告,劝人警惕。【组词】:告诫。(2) 文告。(3) 文体名。【组词】:诫敕。

基本含义

明确的警告或忠告

明诫的意思

明诫 [míng jiè]

1. 亦作“明戒”。

3. 明白告诫;明训。

明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明戒”。明白告诫;明训。

《汉书·谷永传》:“皇天所以谴告人君过失,犹严父之明诫。”
《后汉书·樊宏传》:“吾非不喜荣埶也,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
《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


明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善道释义:⒈善加诱导。 《论语·颜渊》:“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陆德明 释文:“道,导也。”⒉犹正道。汉 陆贾《新语·明诫》:“周公 以比德於五帝,斯乃口出善言,身行善道之所致也。”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諮諏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詔。”《北齐书·后主幼主纪论》:“﹝ 高纬 ﹞始自襁褓,至於传位,隔以正人,闭其善道。”明 李贽《复周柳塘》:“窃前贤之善道,卑善柔之贱态,附直谅之后列,直欲以完名全节付二老。”⒊好的途径,好的方法。明 刘基《槐阴读书图序》:“观听动息,凡有所接,必使可
    • 2.
      明戒释义:见“明诫”。
    • 3.
      谬语释义:⒈妄言。 汉 陆贾《新语·明诫》:“谬语出於口,则乱及万里之外。”《新五代史·刘贇传》:“道 既行,谓人曰:‘吾平生不为谬语人,今谬语矣!’”元 关汉卿《谢天香》第三折:“我又不曾吃酒,岂有谬语?”⒉隐语。《左传·宣公十二年》“有麦麴乎”晋 杜预 注:“军中不敢正言,故谬语。”
    • 4.
      蹙国释义:丧失国土。《诗·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后汉书·西域传序》:“内无以慰劳吏民,外无以威示 百蛮。蹙国减土,经有明诫。”《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而乃卑辞重币,求和于 契丹,蹙国縻爵,姑息于 保吉。”

明诫(mingj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明诫是什么意思 明诫读音 怎么读 明诫,拼音是míng jiè,明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