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丑角 丑角的意思
chǒujué

丑角

简体丑角
繁体
拼音chǒu jué
注音ㄔㄡˇ ㄐ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ǒu,(1) 地支的第二位,属牛。(2) 用于计时。【例句】: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3) 传统戏剧角色名。【组词】:丑角。丑旦。(4) 相貌难看。【组词】:丑陋。(5) 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组词】:丑化。丑恶。丑闻。丑态百出。跳梁小丑。

jiǎo jué,(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组词】:牛角。鹿角。犄角。角质。(2) 形状像角的。【组词】:菱角。皂角。(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例句】: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组词】:直角。角度。角钢。角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组词】:角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组词】:画角。号角。(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例句】:“先取两角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1) 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2) 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组词】:角色。名角。(3) 较量,竞争。【组词】:角力。角斗。角逐。(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5) 姓。

基本含义

指在戏剧或生活中扮演丑角色的人,也比喻在现实生活中扮演出丑态或失败者的角色。

丑角的意思

丑角 [chǒu jué]

1. 戏曲角色中的丑;哑剧和杂技中人们熟悉的喜剧人物,以独特的化妆、服装、滑稽可笑的举动和插科打诨著称。

[ clown; buffoon; ]

2. 比喻在某事物中充当的可耻角色,经常出丑的人。

他完美地扮演了世界的丑角。

[ jester; ]

丑角 引证解释

⒈ 东北偏北方向。

明 杨慎 《燕歌行柬程以道》:“青楼月对庚方出,紫塞风从丑角来。”

⒉ 亦作“丑脚”。戏曲角色之一。详“丑”。

吴虞 《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虽今日著名之丑角,亦殆难形容维肖。”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四:“楚剧班的队长我记得是 王若愚,本来是演丑角的。”

⒊ 亦作“丑脚”。喻无品德操守,表现卑劣的人。

鲁迅 《花边文学·小品文的生机》:“倘若真的是‘天地大戏场’,那么,文场上必然也一定有丑脚--然而也一定有黑头。”
茅盾 《宽容之道》:“﹝他﹞对于翻云覆雨,毫无操守,而偏偏俨然自居的丑角,也决不宽容。”


国语词典

丑角 [chǒu jué]

⒈ 戏剧中表演滑稽的脚色。

⒉ 比喻品德低劣,无操守的人。


丑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字巾释义:⒈古时头巾之一种。相传起于 宋 韩世忠。宋 洪迈《夷坚甲志·韩郡王荐士》:“韩郡王 既解枢柄,逍遥家居,常顶一字巾,跨骏骡,周游湖山之间。”又见 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十一年》。⒉京剧中丑角、书僮所用的巾帻。苏少卿《平剧手册·行头砌末例释》:“一字巾,一个。黑缎带约三分阔,上有水钻。丑角、书僮等用。”
    • 2.
      三面释义:⒈三个方向,三方面。 ⒉指传统戏剧中的丑角。
    • 3.
      丑婆子释义:戏曲中扮演中老年妇女的丑角。
    • 4.
      丑脚释义:见“丑角”。
    • 5.
      中浄释义:古代戏曲脚色。即丑角。
    • 6.
      够味释义:味道充足。引申为意趣耐人寻味。叶圣陶《登雁塔》:“就是这两块 褚(褚遂良)碑,两边的蔓草图案工整而不板滞,已经很够味了。”秦牧《艺海拾贝·菊花与金鱼》:“金鱼也是一样,如果仅仅有‘珍珠鳞’、‘鹤顶红’之类的品种,而没有‘朝天眼’、‘水泡眼’之类充满了丑角情趣的金鱼,也许小孩子们,甚至包括一部分成年人,看来就不会感到那么够味了。”杨朔《<铁流>的故事》:“反正一听,就觉得特别够味,好象喝了四两白干,浑身上下都是力气。”
    • 7.
      女丑释义:⒈亦作“女仞”。神名。⒉戏剧中的女丑角。
    • 8.
      小丑释义:⒈戏曲中的丑角或在杂技中做滑稽表演的人。⒉比喻举动不庄重、善于凑趣儿的人。⒊指小人:跳梁小丑。
    • 9.
      彩旦释义:戏曲中扮演女性的丑角。年龄比较老的也叫丑婆子。
    • 10.
      打诨释义:戏曲演出时,演员(多是丑角)即兴说些可笑的话逗乐,叫做打诨:插科打诨。
    • 11.
      托命释义:托寄生命。 宋 陆游《病中作》诗:“俗巫医不艺,呜呼安托命?”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三》:“大哉神器,亿万生灵之所托命也。”茅盾《杂感二题·二丑角》:“纳粹大小头目正在‘西线’的盟军占领的城市中,找得了最安全保险的托命之所。”
    • 12.
      抓哏释义:戏曲中的丑角或相声演员在表演时,即景生情地临时编出本来没有的台词来逗观众发笑。
    • 13.
      捣杂的释义:指丑角。
    • 14.
      文丑释义:戏曲中丑角的一种,扮演性格滑稽的人物,以念白、做功为主。
    • 15.
      武丑释义:也叫开口跳。传统戏曲中丑角的一种。扮演有武艺而性格滑稽的人物,偏重武工。
    • 16.
      滑稽释义:⒈(在古书中念gǔjī)⒉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这个丑角的表演非常滑稽。⒊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和北方相声相近。
    • 17.
      猥鄙释义:⒈卑劣;低劣。明 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二·进诗献谀得罪》:“嘉靖 十三年,朝天宫 道士 张振通 ……有诗上进,乞赐宸翰序文。下部议,以猥鄙陈凟,僭踰狂悖,希图进用,詔下法司逮繫讯问。”清 方文《题王阮亭仪部像》诗:“其词猥鄙殊可笑,劣得盛名吾惑焉。”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猥鄙细儒,见闻素狭,钞辑芜陋,言无可採。”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杂谈小品文》:“满纸空言,甚而至于胡说八道,下流的却成为打诨,和猥鄙丑角,并无不同。”⒉用作谦词。明 无名氏《四贤记·请假》:“伏念微臣草茅猥鄙,读诗书苦心焚膏继晷
    • 18.
      白鼻子释义:指鼻子上涂抹白粉的京剧脸谱,属丑角。借喻狡诈的性格。
    • 19.
      脸谱释义:传统戏曲演员面部化装的一种程式。主要用于净角和丑角。在演员面部勾画一定的彩色图案,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特征。
    • 20.
      袍带丑释义: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指穿蟒袍官服的丑角。京剧文丑的一种。扮演正反面角色的文武官员,大都说京白,也有说韵白的。一般讲究口齿伶俐,念白清脆。如《昭君出塞》中的 王龙、《斩黄袍》中的 韩龙 等。

丑角(chouj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丑角是什么意思 丑角读音 怎么读 丑角,拼音是chǒu jué,丑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丑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