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货 [shí huò]
1. 能识别货物的好坏。
例他是外行,不识货。
英[know what's what; be able to tell good from bad; know all about the goods;]
识货 引证解释
⒈ 能识别货物的好坏。
引明 朱有燉 《继母大贤》:“我将这偌多本钱去,却无一箇识货的人。”
午星 《一个红军女游击战士·一碗稀饭》:“草根?哈哈!我说你不识货,你偏充内行,这叫半边莲。”
⒉ 指能鉴别人。
引《水浒传》第十五回:“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
清 李渔 《比目鱼·别赏》:“毕竟是兄识货,方纔那个女子,初见便好,过后思来,也没有甚么回味。”
国语词典
识货 [shí huò]
⒈ 能鉴别东西好坏。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元来这个张大名唤张乘运,专一做海外生意,眼里认得奇珍异宝,……所以乡里起他一个混名叫张识货。」
识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哀梨蒸食释义:将哀梨蒸着吃。 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 2.
懂眼释义:识货,内行。
- 3.
手高眼低释义:指做事的能力强而辨识能力低。 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贪得而不识货。
- 4.
明珠投暗释义: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同“明珠暗投”。
- 5.
明珠暗投释义: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投到黑暗的地方。《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而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后用“明珠暗投”比喻贵重的东西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也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或好人误入了歧途。
- 6.
眼内无珠释义:比喻不识货或看不出好坏。
- 7.
识主释义:识货的买主。
- 8.
识货释义:能鉴别货物的好坏: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 9.
费嘴释义:啰唆;多话。《平妖传》第四十回:“众和尚大惊,商量道:‘我们不须费嘴,竟去请里面的老和尚出来,待他两个自辨真假。’”《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婆子道:‘娘子是识货的,何消老身费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亮臣 正要开言,在兹 道:‘叫 王二 説罢,省了我们费嘴。’”
- 10.
跳鬼释义:装神弄鬼的演技。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合仙》:“跳鬼的有得那出阳神,抛伎子散地全真。”《隋唐演义》第十八回:“五个豪杰,隔人头窜将进来道:‘我们是五马破曹。’公子识货,暗疑这班人却不是跳鬼身法。”
- 11.
通品释义:犹通人。《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后来遇见一位市井通品,向他请教,他纔注疏出来。”《负曝闲谈》第一回:“幸喜幕中一位老夫子,是个通品,无论哪一路文章,他都识货。”鲁迅《华盖集·这回是“多数”的把戏》:“陈源 教授毕竟是‘通品’,虽是理想也未始没有实现的可能。”参见“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