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布令 布令的意思
lìng

布令

简体布令
繁体
拼音bù lìng
注音ㄅㄨˋ ㄌ一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组词】:布匹。布帛。布衣。(2) 古代的一种钱币。(3) 宣告,对众陈述。【组词】:宣布。发布。布告。开诚布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 分散到各处。【组词】:散布。遍布。星罗棋布。(5) 流传,散播。【组词】:布道。布施。(6) 做出安排。【组词】:布置。布景。布局。(7) 姓。

lìng líng lǐng, ◎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2) 古代官名。【组词】:县令。令尹。尚书令。(3) 使,使得。【组词】:令人兴奋。(4) 时节。【组词】:时令。节令。(5) 美好,善。【组词】: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组词】: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组词】:小令。如梦令。

基本含义

布令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发布命令或者下达指示。

布令的意思

布令 [bù lìng]

1. 颁布政令;发布命令。

布令 引证解释

⒈ 颁布政令;发布命令。

《国语·周语上》:“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於德而无勤民於远。”
《墨子·尚同下》:“发宪布令其家。”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正月之吉》:“周 礼布令观象,皆於正月朔日及每月朔日。行事有一定之月日,故百官易於奉行,庶民易於取法。”
郭沫若 《暴虎辞》:“汉 主一世雄,布令挥长弓;命女投狐兔,命士投麋熊。”


布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勤民释义:⒈劳苦百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 违 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左传·昭公十五年》:“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国语·周语上》:“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於德而无勤民於远。”韦昭 注:“勤,劳也。”⒉尽心尽力于民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杜预 注:“尽心尽力,无所爱惜为勤。”汉 班固《典引》:“奕世勤民,以方伯统牧。”晋 陆机《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典故》:“犹以玩物为戒,特申勤民之旨,以垂训焉。”
    • 2.
      发号布令释义:同“發號施令”。《吴子·励士》:“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衆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 3.
      收谷释义:⒈收藏粮食。《后汉书·班超传》:“但当收穀坚守,彼飢穷自降。”⒉收留抚养。《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六年》:“﹝王﹞乃布令求百姓之飢寒者,收穀之。”胡三省 注:“穀,如字,养也。收穀,收而养之也。”
    • 4.
      结援释义:⒈结为外援。《国语·晋语七》:“四年,诸侯会于 鸡丘,於是乎布令、结援、修好、申盟而还。”⒉结交攀援。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丞相 初在 江 左,欲结援 吴 人请婚。”《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安北将军、都督 幽州 诸军事 王浚,以天下方乱,欲结援夷狄,乃以一女妻 鲜卑 段务勿尘,一女妻 素怒延,又表以 辽西郡 封 务勿尘 为 辽西公。”

布令(bul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布令是什么意思 布令读音 怎么读 布令,拼音是bù lìng,布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布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