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拨给 拨给的意思
gěi

拨给

简体拨给
繁体撥給
拼音bō gěi
注音ㄅㄛ ㄍㄟ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ō,(1) 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组词】:拨动。把钟拨准了。拨冗(推开繁忙的事物,抽出时间)。拨云见日。(2) 分给。【组词】:拨发。拨款。拨付。(3) 治理。【组词】:拨乱反正。(4) 掉转。【组词】:拨转马头。(5) 量词,用于成批的,分组的。【例句】:分成两拨儿。

gěi jǐ,(1) 供应。【组词】:供给。补给。给养。自给自足。(2) 富裕,充足。【组词】:家给人足。(3) 敏捷。【组词】:言论给捷。

基本含义

指按照一定的比例或数量分配给某人或某物。

拨给的意思

拨给 [bō gěi]

1. 主管当局拨与。

为建筑新桥梁所拨给的一百万元。

[authorize;]


国语词典

拨给 [bō gěi]

⒈ 拨放发给。

如:「中央将拨给县政府一亿元的建设经费。」


拨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分拨释义:⒈划分出来拨给;划拨;调拨。 ⒉分成几拨儿。
    • 2.
      划拨释义:⒈(把款项或账目)从某一单位或户头转到另一单位或户头:这笔款由银行划拨。⒉分出来拨给:划拨钢材。划拨物资。
    • 3.
      圈地释义:⒈指 清 初满族统治阶级圈占指定的民地。系掠夺土地的一种方式。《清史稿·食货志一》:“顺治 元年,定近京荒地及前 明 庄田无主者,拨给东来官兵,圈地议自此始……八年,帝以圈地妨民,諭令前圈占者悉数退还。”⒉指圈占的土地。《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这项地,原是我家祖上从龙进 关 的时候佔的一块老圈地,当日大得很呢。”
    • 4.
      备用金释义:企业、机关或事业单位等拨给内部各部门备作日常零星开支或预支给职工作为采购或差旅费等的款项。
    • 5.
      庄屯释义:清 初,政府圈拨土地给各旗官兵而形成的村庄。又称屯庄。《清史稿·食货志一》:“顺治 元年,定近京荒地及前 明 庄田无主者,拨给东来官兵……四年,圈 顺 直 各州县地百万九千餘晌,给 满洲 为庄屯。”
    • 6.
      庙田释义:旧时寺、庙、庵、观占有的土地。主要由官府拨给和信徒捐献。庙田大都出租或雇工经营,所得用于祭祀和供养僧尼、道士或管庙人员。
    • 7.
      拨款释义:⒈(政府或上级)拨给款项:拨了一笔款。拨款10万元。⒉政府或上级拨给的款项:军事拨款。预算的支出部分是国家的拨款。
    • 8.
      支破释义:支付;拨给。宋 岳飞《奏招杨钦状》:“水寨首领 杨钦 将带到本寨徒众老小约一万餘人……臣已优加存抚,及即时支破钱粮养赡。”《宋史·食货志八》:“至于 乾道 七年,詔 广南 起发麄色香药物资,每纲二万斤,加耗六百斤,依旧支破水脚钱一千六百六十二贯有奇。”《元典章·户部二·打算人吏分例》:“上年别无支破体例,不须应副。”
    • 9.
      筹款释义:筹集款项。《清会典事例·户部·救灾》:“其委员所带司库拨银五千两,如有不敷,即由该道库筹款拨给,务令实惠均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遇着急于筹款的时候,恐怕报捐的不踊跃。”
    • 10.
      采邑释义:⒈也叫食邑、采地、封地。⒉中国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税收入,作为卿大夫的俸禄。西周时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秦汉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赋税拨给受封者,作为其俸禄的“食邑”。⒊欧洲封建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或功臣的领地。
拨给是什么意思 拨给读音 怎么读 拨给,拼音是bō gěi,拨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拨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