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底定 底定的意思
dìng

底定

简体底定
繁体
拼音dǐ dìng
注音ㄉ一ˇ ㄉ一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ǐ de,(1) 最下面的部分。【组词】:底层。底座。底下(➊下面;➋以后)。海底。底肥。(2) 末了。【组词】:年底。月底。到底。(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组词】: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4) 图案的基层。【例句】:白底蓝花的瓶子。(5) 何,什么。【组词】:底事伤感。(6) 古同“抵”,达到。(1) 同“的”。

dìng,(1) 不动的,不变的。【组词】: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dū)。定稿。定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2) 使不变动。【组词】:定案。定罪。决定。确定。(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组词】:大局已定。(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组词】:心神不定。(5) 确凿,必然的。【组词】:必定。镇定。(6) 预先约妥。【组词】:定计。定情。定货。定做。(7) 姓。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底部或底面稳定,不易动摇。

底定的意思

底定 [dǐ dìng]

1. 达到平定。

3. 引申指平定;安定。

底定 引证解释

⒈ 达到平定。底,一本作“厎”。

《书·禹贡》:“三江既入, 震泽 底定。”
蔡沉 集传:“底定者,言底於定而不震荡也。”

⒉ 引申指平定;安定。

《周书·尉迟运传》:“东夏 底定,颇有力焉。”
宋 王禹偁 《平阳公主赞并序》:“卒见削平多垒,底定京师。”
明 李贽 《与凤里》书:“一身漂泊,何时底定。”


国语词典

底定 [dǐ dìng]

⒈ 平定。

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敦劝梁王令〉:「白羽一麾,黄鸟底定。」
《南史·卷四·齐高帝本纪》:「信宿之间,宣阳底定,此又公之功也。」


底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崇朝释义:同“不终朝”。 《诗·卫风·河汉》:“谁谓 宋 远,曾不崇朝。”郑玄 笺:“崇,终也;行不终朝,亦喻近。”《后汉书·章帝纪》:“冀蒙不崇朝徧雨天下之报。”《南齐书·高帝纪上》:“曾不崇朝,新亭 献捷;信宿之间,宣阳 底定。”
    • 2.
      力正释义:⒈谓以强力争取。《周礼·秋官·禁暴氏》:“掌禁庶民之暴乱力正者,撟诬犯禁者,作言语而不信者,以告而诛之。”孙诒让 正义:“正,当读为征,言恃强力以相争取。”⒉以武力征伐。《墨子·明鬼下》:“逮至昔 三代 帝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毕沅 校注:“正,同征。”《魏书·天象志三》:“自五胡蹫躏生人,力正诸 夏,百有餘年,莫能建经始之谋而底定其命。”⒊尽力匡正。《宋史·魏王廷美传》:“德恭 等始歷郡,善裨赞之。苟有闕失而不力正,止罪尔等。”
    • 3.
      底定桥释义:苏州市东山镇石桥村的震泽底定桥始建于南宋绍定五年,系村里人朱安宗所建。
    • 4.
      底平释义:⒈犹底定。⒉引申指安定;平定。
    • 5.
      系仰释义:思慕敬仰。《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植 益内不自安”裴松之 注引 晋 鱼豢《典略》:“不侍数日,若弥年载,岂独爱顾之隆,使係仰之情深邪?”南朝 陈 徐陵《与释智顗书》:“无由礼接,係仰何言。”《北史·魏孝明帝纪》:“于时直以国步未康,假称统胤,欲以底定物情,係仰宸极。”

底定(did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底定是什么意思 底定读音 怎么读 底定,拼音是dǐ dìng,底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底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