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羔羊 羔羊的意思
gāoyáng

羔羊

简体羔羊
繁体
拼音gāo yáng
注音ㄍㄠ ㄧ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āo,(1) 小羊。【组词】:羊羔。羔羊。羔儿皮。(2) 泛指动物的幼崽儿。【组词】:鹿羔儿。牛羔儿。

yáng xiáng,(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组词】: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2) 姓。(1) 同“祥”,吉祥。

基本含义

指年幼无知、易受欺骗的人。

羔羊的意思

羔羊 [gāo yáng]

1. 小羊。尤指未满一岁或未长恒齿的小绵羊。

[ lambkin; kid; lamb; ]

2. 天真、纯洁、温顺而柔弱的人。

…她究竟是可怜的小羔羊。——朱自清《生命的价格》

羔羊 引证解释

⒈ 小羊。

《诗·豳风·七月》:“朋酒斯饗,曰杀羔羊。”
唐 杜甫 《杜鹃》诗:“鸿鴈及羔羊,有礼太古前。”

⒉ 《诗·召南》篇名。因《羔羊》诗序曰:“羔羊,鹊巢之功致也。

召南 之国化 文王 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
故后用以称美士大夫操行洁白、进退有节。 《汉书·儒林传·张山拊》:“德配 周 召,忠合羔羊。”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立朝则以砥矢为操,居己则以羔羊为节。”


国语词典

羔羊 [gāo yáng]

⒈ 小羊,或指小羊与大羊。

《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汉·毛亨·传:「小曰羔,大曰羊。」

⒉ 《诗经·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羔羊,鹊巢之功致也。」或亦指美官吏安适之诗。首章二句为:「羔羊之皮,素丝五紽。」,羔,小羊也。

⒊ 比喻天真无邪或稚弱的人。

如:「迷途羔羊」、「待宰羔羊」、「代罪羔羊」。


羔羊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羊羔释义:⒈小羊。 ⒉古代汾州(在今山西)出产的名酒。

羔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紽释义:⒈指皮祅上的五个丝绳钮子。⒉《诗·召南·羔羊》篇的代称。
    • 2.
      刓方爲圆释义:《楚辞·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王逸 注:“言人刓削方木,欲以为圜,……以言谗人譖逐放己,欲使改行。”圜,同“圆”。把方的削成圆的。比喻改变忠直之性,随俗俯仰。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士大夫危言峻节,迁謫凄凉。晚岁收用,衰落惩创,刓方为圆者多矣。”《明史·陶琰等传赞》:“当 正嘉 之际,士大夫刓方为圆,贬其素履,羔羊素丝之节寖以微矣。”
    • 3.
      墨悲丝染释义: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咏诗赞颂具有羔羊般纯洁品德的人。
    • 4.
      家臣释义:春秋 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 卿大夫家的总管叫宰,宰下又有各种官职,总称为家臣。后亦泛指诸侯、王公的私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叔孙氏 之司马 鬷戾 言于其众曰:‘若之何?’莫对。又曰:‘我家臣也,不敢知国。’”《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适 齐,为 高昭子 家臣,欲以通乎 景公。”《汉书·儒林传·张山拊》:“德配 周召,忠合《羔羊》,未得登司徒,有家臣,卒然早终,尤可悼痛!”颜师古 注:“家臣,若今诸公国官及府佐也。”清 顾炎武《七十二弟子》诗:“门人惟 季次,未肯作家臣。”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
    • 5.
      小绵羊释义:⒈常指小于一岁或一岁左右未剪过毛的绵羊。 ⒉像羔羊般天真、温顺而柔弱的人。
    • 6.
      当为秋霜,无为槛羊释义:槛:关家畜的栅栏。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受制于人,任人摆布。
    • 7.
      截尾释义:截去身体某部的末端;特指去掉马或羔羊的尾部截尾的羔羊干净,在市场上有较高的价值。
    • 8.
      温驯释义:温和驯服:温驯的羔羊。
    • 9.
      献羔释义:古祭礼之一。进献羔羊以祭司寒。
    • 10.
      璧羔释义:玉璧与羔羊。
    • 11.
      窜突释义:奔窜冲撞。 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二·任柱赖汶光伏诛》:“同治 五六年间,捻众窜突 苏、皖、鄂、豫、山东 等省。”章炳麟《文学总略》:“气非窜突如鹿豕,德非委蛇如羔羊,知文辞始于表谱簿録,则修辞立诚其首也。”
    • 12.
      素丝释义:⒈本色的丝;白丝。⒉“素丝羔羊”之省。用作对清廉者的誉辞。⒊比喻白发。
    • 13.
      羊肉串释义:用洋葱、蕃茄或其它蔬莱与腌泡过的方块肉(如羔羊肉),尤其是放在串肉扦上者。
    • 14.
      羔丝释义:见“羔羊素丝”。
    • 15.
      羔羊释义:小羊,多比喻天真、纯洁或弱小的人:替罪的羔羊。
    • 16.
      羔羊素丝释义:《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 传:“小曰羔,大曰羊。素,白也。紽,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孔颖达 疏:“毛 以为 召南 大夫皆正直节俭。言用羔羊之皮以为裘,缝杀得製,素丝为英饰,其紽数有五。既外服羔羊之裘,内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从公门入私门,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动而有法,可使人踪跡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称,内外得宜。”后因以“羔羊素丝”称誉士大夫正直节俭、内德与外仪并美。
    • 17.
      自公释义:《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 传:“公,公门也。”马瑞辰 通释:“勤于治事,不遑家食,则有公膳可食。
    • 18.
      蜿蜿虵虵释义:逶迤,从容自得貌。 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唐 韩愈《南海神庙碑》:“海之百灵祕怪,慌惚毕出,蜿蜿虵虵,来享饮食。”
    • 19.
      行飞释义:⒈陆地上的一种怪兽。《吕氏春秋·明理》:“市有舞鴟,国有行飞……其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陈奇猷 校释:“高亨 曰:‘飞当读为蜚,二字古通用,古书习见。蜚,怪兽也。《山海经·东山经》:“太山 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行飞,盖谓此物歟?’奇猷 案:高 説是……‘国有行蜚’与‘市有舞鴟’文例正同。且飞与鴟为韵(飞、蜚、鴟皆隶脂部)。”⒉成行飞翔。唐 杜甫《杜鹃》诗:“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与跪乳,识序又知恩。”
    • 20.
      跪乳释义:《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腶脩云乎”汉 何休 注:“凡贄,天子用鬯,诸侯用玉,卿用羔……羔取其执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类死义知礼者也。 ”后以“跪乳”喻指孝义。汉 班固《白虎通·衣裳》:“羔者,取跪乳逊顺也。”《镜花缘》第八七回:“羊有跪乳之礼,鸡有识时之候。”《九尾龟》第十六回:“你想羔羊跪乳,鼹鼠成群,虽得禽兽,也还都有孝义之心。”

羔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紽释义:⒈指皮祅上的五个丝绳钮子。⒉《诗·召南·羔羊》篇的代称。
    • 2.
      刓方爲圆释义:《楚辞·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王逸 注:“言人刓削方木,欲以为圜,……以言谗人譖逐放己,欲使改行。”圜,同“圆”。把方的削成圆的。比喻改变忠直之性,随俗俯仰。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士大夫危言峻节,迁謫凄凉。晚岁收用,衰落惩创,刓方为圆者多矣。”《明史·陶琰等传赞》:“当 正嘉 之际,士大夫刓方为圆,贬其素履,羔羊素丝之节寖以微矣。”
    • 3.
      墨悲丝染释义: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咏诗赞颂具有羔羊般纯洁品德的人。
    • 4.
      家臣释义:春秋 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 卿大夫家的总管叫宰,宰下又有各种官职,总称为家臣。后亦泛指诸侯、王公的私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叔孙氏 之司马 鬷戾 言于其众曰:‘若之何?’莫对。又曰:‘我家臣也,不敢知国。’”《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适 齐,为 高昭子 家臣,欲以通乎 景公。”《汉书·儒林传·张山拊》:“德配 周召,忠合《羔羊》,未得登司徒,有家臣,卒然早终,尤可悼痛!”颜师古 注:“家臣,若今诸公国官及府佐也。”清 顾炎武《七十二弟子》诗:“门人惟 季次,未肯作家臣。”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
    • 5.
      小绵羊释义:⒈常指小于一岁或一岁左右未剪过毛的绵羊。 ⒉像羔羊般天真、温顺而柔弱的人。
    • 6.
      当为秋霜,无为槛羊释义:槛:关家畜的栅栏。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受制于人,任人摆布。
    • 7.
      截尾释义:截去身体某部的末端;特指去掉马或羔羊的尾部截尾的羔羊干净,在市场上有较高的价值。
    • 8.
      温驯释义:温和驯服:温驯的羔羊。
    • 9.
      献羔释义:古祭礼之一。进献羔羊以祭司寒。
    • 10.
      璧羔释义:玉璧与羔羊。
    • 11.
      窜突释义:奔窜冲撞。 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二·任柱赖汶光伏诛》:“同治 五六年间,捻众窜突 苏、皖、鄂、豫、山东 等省。”章炳麟《文学总略》:“气非窜突如鹿豕,德非委蛇如羔羊,知文辞始于表谱簿録,则修辞立诚其首也。”
    • 12.
      素丝释义:⒈本色的丝;白丝。⒉“素丝羔羊”之省。用作对清廉者的誉辞。⒊比喻白发。
    • 13.
      羊肉串释义:用洋葱、蕃茄或其它蔬莱与腌泡过的方块肉(如羔羊肉),尤其是放在串肉扦上者。
    • 14.
      羔丝释义:见“羔羊素丝”。
    • 15.
      羔羊释义:小羊,多比喻天真、纯洁或弱小的人:替罪的羔羊。
    • 16.
      羔羊素丝释义:《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 传:“小曰羔,大曰羊。素,白也。紽,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孔颖达 疏:“毛 以为 召南 大夫皆正直节俭。言用羔羊之皮以为裘,缝杀得製,素丝为英饰,其紽数有五。既外服羔羊之裘,内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从公门入私门,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动而有法,可使人踪跡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称,内外得宜。”后因以“羔羊素丝”称誉士大夫正直节俭、内德与外仪并美。
    • 17.
      自公释义:《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 传:“公,公门也。”马瑞辰 通释:“勤于治事,不遑家食,则有公膳可食。
    • 18.
      蜿蜿虵虵释义:逶迤,从容自得貌。 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唐 韩愈《南海神庙碑》:“海之百灵祕怪,慌惚毕出,蜿蜿虵虵,来享饮食。”
    • 19.
      行飞释义:⒈陆地上的一种怪兽。《吕氏春秋·明理》:“市有舞鴟,国有行飞……其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陈奇猷 校释:“高亨 曰:‘飞当读为蜚,二字古通用,古书习见。蜚,怪兽也。《山海经·东山经》:“太山 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行飞,盖谓此物歟?’奇猷 案:高 説是……‘国有行蜚’与‘市有舞鴟’文例正同。且飞与鴟为韵(飞、蜚、鴟皆隶脂部)。”⒉成行飞翔。唐 杜甫《杜鹃》诗:“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与跪乳,识序又知恩。”
    • 20.
      跪乳释义:《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腶脩云乎”汉 何休 注:“凡贄,天子用鬯,诸侯用玉,卿用羔……羔取其执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类死义知礼者也。 ”后以“跪乳”喻指孝义。汉 班固《白虎通·衣裳》:“羔者,取跪乳逊顺也。”《镜花缘》第八七回:“羊有跪乳之礼,鸡有识时之候。”《九尾龟》第十六回:“你想羔羊跪乳,鼹鼠成群,虽得禽兽,也还都有孝义之心。”

羔羊造句

1.迷途的羔羊差一点儿进了狼口。

2.草原英雄小姐妹救起了暴风雪中的羔羊

3.他那么小,那么弱,拥挤的人群中,只有他一个人战战兢兢,活像一只离开妈妈的羔羊

4.乌鸦说,小羔羊儿,顺着这个方向走吧,走过沼泽地,你就能找到羊群了。

羔羊(gaoy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羔羊是什么意思 羔羊读音 怎么读 羔羊,拼音是gāo yáng,羔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羔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