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应令 应令的意思
yìnglìng

应令

简体应令
繁体應令
拼音yìng lìng
注音一ㄥˋ ㄌ一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ng yīng,(1) 回答或随声相和。【组词】: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组词】:应邀。应聘。应考。(3) 顺合,适合。【组词】: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4) 对待。【组词】:应付。应变。应酬。

lìng líng lǐng, ◎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2) 古代官名。【组词】:县令。令尹。尚书令。(3) 使,使得。【组词】:令人兴奋。(4) 时节。【组词】:时令。节令。(5) 美好,善。【组词】: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组词】: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组词】:小令。如梦令。

基本含义

遵循命令或指示

应令的意思

应令 [yìng lìng]

1. 响应诏令。

3. 魏晋以来应皇太子之命而和的诗文。晋王浚有《祖德应令》,南朝梁萧纪有《和湘东王夜梦应令》,唐贾曾有《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参见“应教”。

应令 引证解释

⒈ 响应诏令。

《汉书·文帝纪》:“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

⒉ 魏 晋 以来应皇太子之命而和的诗文。 晋 王濬 有《祖德应令》, 南朝 梁 萧纪 有《和湘东王夜梦应令》, 唐 贾曾 有《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参见“应教”。


应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时释义:⒈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左传·桓公六年》:“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杜预 注:“三时,春、夏、秋。”唐 元稹《茅舍》诗:“我欲他郡长,三时务耕稼。”《新唐书·刘蕡传》:“愿陛下废百事之用,以广三时之务,则播植不愆矣。”⒉夏至后半个月。北周 庾信《奉和夏日应令》诗:“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明 周之玙《农圃六书·占候·五月占》:“夏至后半月为三时,头时三日,中时五日,三时七日。”⒊早、午、晚。唐 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
    • 2.
      上月释义:⒈上弦月。南朝 梁 刘孝绰《饯张惠绍应令》诗:“鲜云积上月,冻雨晦初阳。”⒉前月。《红楼梦》第二回:“我这女学生名叫 黛玉 ……可惜上月其母竟亡故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鸿甫 的老婆,上月在 上海 死了,所以 景翼 穿了重孝。”丁玲《奔》:“上月不知怎的,他眼一花,只听见一声喊,他就昏倒在地上。”
    • 3.
      供鲜释义:旧俗应令果蔬多先在神佛前上供,以示诚敬,称作供鲜。
    • 4.
      官秤释义:官府制定的标准秤。元 本 高明《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在 东京 极有名声,论媒婆非自逞。今朝事体,管取圆成。怕有一轻一重,全凭官秤。”《清会典事例·户部·权量》:“乾隆 五十七年议准:小贩赴 河 东买盐,与坐商自相交易,毫无凭準,易起争端。应令仿照旧式,由 河东道 印烙,另製官秤三杆,给发中、东、西三场斗级收执。凡商贩交易,以此秤为準。”
    • 5.
      散花释义:⒈使花朵飘散。南朝 梁简文帝《应令诗》:“远烟生兮含山势,风散花兮传馨香。”⒉谓为供佛而散撒花朵。《魏书·释老志》:“世祖 初即位,亦遵 太祖、太宗 之业,每引高德沙门,与共谈论。於四月八日,舆诸佛像,行於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礼敬。”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尚书祠部曹録像凡有一千餘躯。至﹝四月﹞八日,以次入 宣阳门,向 閶闔宫 前受皇帝散花。”唐 宋之问《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行香放灯,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闹
    • 6.
      朱泥释义:指用朱砂调制的丸药。旧俗于岁除服用,谓可祛邪。南朝 梁 庾肩吾《岁尽应令》诗:“金薄图神燕,朱泥却鬼丸。”唐 司空曙《酬卫长林岁日见呈》诗:“朱泥一丸药,柏叶万年杯。”
    • 7.
      染薰释义:沾染香气。南朝 梁简文帝《应令诗》:“傍玉流温,依兰染薰。”
    • 8.
      棹唱释义:⒈亦作“櫂唱”。犹棹歌。南朝 梁 庾肩吾《山池应令》诗:“逆湍流棹唱,带谷聚笳声。”唐 骆宾王《晚渡黄河》诗:“棹唱临风断,樵歌入听喧。”参见“棹歌”。⒉谓泛舟时的吟唱。唐 刘长卿《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徵君》诗:“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櫂唱。”清 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高吟角与宫,三声两声櫂唱终。”
    • 9.
      琳球释义:⒈亦作“琳璆”。 指美玉。《宋书·傅亮传》:“饯离不以币,赠言重琳球。”唐 元稹《阳城驿》诗:“何以持为赠,束帛藉琳球。”清 孙枝蔚《新婚箴为汪季灿》:“女如桃李,男如琳球。同心同德,永荷天休。”⒉玉器撞击声。宋 苏轼《代书答梁先》诗:“遗我駮石盆与甌,黑质白章声琳球。”清 纳兰性德《效江醴陵杂体拟古诗·范彦龙古意》:“文章贵纶綍,佩玉鏘琳球。”⒊比喻优秀人物或优美文辞。唐 虞世南《和至寿春应令》:“调谐金石奏,欢洽羽觴浮。天文徒可仰,何以厠琳球。”明 郑若庸《玉玦记·标题》:“鉅野 王生,阀閲裔,腹胞
    • 10.
      画阁释义:彩绘华丽的楼阁。南朝 梁 庾肩吾《咏舞曲应令》:“歌声临画阁,舞袖出芳林。”唐 王建《宫词》之九:“少年天子重边功,亲到 凌烟 画阁中。”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楔子:“出画阁,向书房,离 楚 岫,赴 高唐。”
    • 11.
      艳妆释义:⒈亦作“艳粧”。亦作“艷妆”。艳美的装扮;装束艳美。南朝 齐 王融《春游回文诗》:“低吹杂纶羽,薄粉艳粧红。”宋 晁冲之《传言玉女·上元》词:“艳妆初试,把珠帘半揭。”《农政全书》卷二九引《群芳谱·果谱二·桃》:“或云:种时将桃核刷浄,令女子艳粧种之,他日花艳而子离核。”清 龚自珍《法曲献仙音》词:“蓝布衫儿,墨紬裙子,未要艳妆明抹。”许地山《危巢坠简·人非人》:“有一晚上偶然看见一个艳妆女子,看来很像她。”⒉借指美女。唐 刘希夷《蜀城怀古》诗:“旧国有年代,青楼思艳妆。”宋 徐铉《奉和七夕应令》:“静闻
    • 12.
      蜗角释义:⒈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南朝 梁 沉约《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唐 黄滔《祭先外舅文》:“羊肠莫守,蜗角旋孤。”清 赵翼《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妙知蜗角有战场,伏尸百万地犹剩。”胡怀琛《乙卯杂诗》:“蜗角潜居事底干,楼臺一寸且偷安。”参见“蜗角鬭争”。⒉见“蜗角虚名”。
    • 13.
      觞醳释义:酒。《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肴蔌芬藉,觴醳泛浮。”刘良 注:“觴醳,酒也。”南朝 梁 刘孝绰《侍宴集贤堂应令》诗:“绸繆参宴笑,淹留奉觴醳。”
    • 14.
      调补释义:⒈调养滋补。宋 洪迈《夷坚志补·鬼国母》:“杨氏 呼医用药调补几岁,颜状始復故。”⒉谓调任官职。《汉书·匡衡传》:“衡 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 平原 文学。”唐 皇甫冉《送田济之扬州赴选》诗:“家贫不自给,求禄为荒年。调补无高位,卑栖屈此贤。”明 张居正《答铨部李石塘书》:“考功之缺,已属銓曹调补,其人则太宰所自择者也。”《九尾龟》第八一回:“调补了 直隶 天津 道,不到一年的工夫,陞授了 河南 按察使。”
    • 15.
      金灯释义:⒈金属制成的灯。旧题汉郭宪《洞冥记》:“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物之形。”隋江总《新入姬人应令》诗:“玉軼轻轮五香散,金灯夜火百花开。”唐陆龟蒙《书带草赋》:“金灯照灼,尚惊秦帝之焚。”⒉草名。山慈姑的别称。
    • 16.
      震德释义:指太子之德。南朝 梁简文帝《三日侍皇太子曲水宴》诗:“震德叶灵,年芳节淑。”隋 王胄《在陈释奠金石会应令》诗:“元良继体,作睿惟则。明迺离照,泽符震德。”参见“震位”。
    • 17.
      青宫释义:⒈太子居东宫。东方属木,于色为青,故称太子所居为青宫。隋 于仲文《侍宴东宫应令》诗:“青宫列紺幰,紫陌结朱轮。”唐 白居易《寄杨六》诗:“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宋 杨万里《冬至后贺皇太子及平阳郡王》诗:“青宫朱邸环天极,五色祥云覆帝城。”清 感惺《断头台·受谳》:“朕 法兰西 废王 路易十六 是也,少养青宫,长承大宝。”⒉借指太子。唐 白居易《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诗:“病身初謁青宫日,衰貌新垂白髮年。”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宁皇登位》:“玉册之命未布,而青宫之席尚虚。”清 黄景仁《昭明太子
    • 18.
      鸿鹭释义:⒈泛指鹄、雁、鹅、鸥等大型水鸟。《云笈七籤》卷二三:“太虚真人 曰:鸿者,羽族之总名也,其鵠、鴈、鹅、鸥皆曰鸿鷺也。古謌曰:鸿鷺十年鸟,为有致天真。”⒉鸿雁、鹭鸶飞行有序,因以比喻朝官的班列。南朝 梁 刘孝绰《侍宴集贤堂应令》诗:“官属引鸿鷺,朝行命金碧。”《魏书·李谐传》:“缀鸿鷺之末行,连英髦之茂序。”⒊古 黑水 的异称。《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东还,甲申,至於 黑水,西膜 之所谓 鸿鷺。”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海内西经》:“崑仑 之阳,鸿鷺 之阿,爰有嘉穀,号曰木禾。”
    • 19.
      黑米释义:⒈即菰米。 茭白所结子,可煮食。南朝 梁 庾肩吾《奉和太子纳凉梧下应令诗》:“黑米生菰叶,青花出稻田。”唐 杜甫《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唐 张籍《城南》诗:“卧蒋黑米吐,翻芰紫角稠。”⒉稻米的一种。《光明日报》12:“特种稻米--黑米,历来用于煮稀饭或酿酒,在我国已有1500年以上的种植历史。古人把它称作贡米,专供皇帝食用。”
    • 20.
      龙骑释义:⒈指天子的坐骑。南朝 梁简文帝 《侍游新亭应令》诗:“凤管留虚谷,龙骑藉春荄。” 南朝 梁 丘迟 《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轻荑承玉輦,细草藉龙骑。”借指皇帝。 唐 宋之问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青门路接 凤凰臺 ,素 滻 宸游龙骑来。”⒉威武勇猛的骑兵。⒊龙拉的车骑,仙车。 唐 李白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诗:“鸞车速风电,龙骑无鞭策。”

应令(yingl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应令是什么意思 应令读音 怎么读 应令,拼音是yìng lìng,应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应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