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汗下 汗下的意思
hànxià

汗下

简体汗下
繁体
拼音hàn xià
注音ㄏㄢˋ ㄒㄧ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àn hán,(1)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组词】:汗水。汗流浃背。(2) 出汗,使出汗。【例句】: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汗马功劳。汗牛充栋。 ◎ 〔可(kè)汗〕见“可2”。

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基本含义

指紧张、焦虑、担心等情绪下流出的汗水。

汗下的意思

汗下 [hàn xià]

1. 汗流而下。形容惭愧、恐惧或焦急。

汗下 引证解释

⒈ 汗流而下。形容惭愧、恐惧或焦急。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靦颜於其间,汗下如流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义犬》:“抵郡已暮,及捫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


国语词典

汗下 [hàn xià]

⒈ 汗液流下或滴下。

⒉ 形容心中惭愧。

《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申之在三,赧然汗下。」

惭愧


汗下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内疚释义:内心感觉惭愧不安:不慎出了事故,心里十分内疚。
    • 2.
      忸怩释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忸怩的神情。别忸忸怩怩的,大方一些。
    • 3.
      惭愧释义: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深感惭愧。惭愧万分。
    • 4.
      羞愧释义:感到羞耻和惭愧:羞愧难言。

汗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惶汗释义:恐惧汗下。
    • 2.
      淟然释义:⒈污秽貌。 唐 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记》:“揭揭高悬,积六十岁,崩剥污衊,淟然不鲜。”⒉犹涊然。汗出貌。清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王尚书世贞》:“迨乎晚年,閲世日深,读书渐细,虚气销歇,浮华解駮。於是乎淟然汗下,蘧然梦觉,而自悔其不可以復改矣。”
    • 3.
      竦然释义:⒈恭敬貌。《后汉书·黄宪传》:“潁川 荀淑 至 慎阳,遇 宪 於逆旅,时年十四,淑 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明 方孝孺《题杨先生墓铭后》:“获聆 白鹿子 言论,固已竦然敬之。”⒉惊惧貌。竦,通“悚”。《后汉书·明帝纪》:“永览前戒,竦然兢惧。”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六:“余亦惧夫流而至于此也,读之竦然,为之汗下。”鲁迅《呐喊·药》:“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 4.
      舌挢释义:舌头举起。形容惊异的样子。梁启超《新历史·论纪年》:“昔 上海 强学会之初开也,大书 孔子 卒后二千四百七十三年。当时会中一二俗士闻之,舌撟汗下色变。”
    • 5.
      赧颜释义:因害羞而脸红:赧颜苟活。 赧颜汗下。
    • 6.
      蹙踖释义:局促不安貌。《太平广记》卷二○四引 唐 卢□《逸史·李謩》:“声发入云,四座震慄,李生 蹙踖不敢动。”清 独逸窝退士《笑笑录·老奸巨滑》:“中堂曰:‘壮年筮仕,老夫与有荣矣。’张 面赤汗下,蹙踖而对曰:‘久仰大人老奸巨滑,为朝野所畏。’”

汗下(hanx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汗下是什么意思 汗下读音 怎么读 汗下,拼音是hàn xià,汗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汗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