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诰命 诰命的意思
gàomìng

诰命

简体诰命
繁体誥命
拼音gào mìng
注音ㄍㄠˋ ㄇㄧ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ào,(1) 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组词】:诰命。诰封。(2) 告诫,勉励。【组词】:自诰。诰诫。(3) 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例句】:诰敕(官吏受封的文书)。

mìng,(1)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组词】: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组词】:天命。命相(xiàng )。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 给予(名称等)。【组词】:命名。命题。命意。(5) 指派,使用。【组词】:命官。

基本含义

指君主发布的诏书和命令,也用来形容非常严厉的命令或规定。

诰命的意思

诰命 [gào mìng]

1. 朝廷颁布的命令。

和帝即位,太后临朝,宪以侍中,内干机密,出宣诰命。——《后汉书·窦宪传》

[ imperial order; ]

2. 帝王的封赠命令。明清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

[ imperial mandate; ]

3. 特指有封号的妇人。

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红楼梦》

[ mandated woman; ]

诰命 引证解释

⒈ 诰和命;皇帝的命令。

《后汉书·窦宪传》:“和帝 即位,太后临朝, 宪 以侍中,内干机密,出宣誥命。”
《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惟陛下思之,将何圣颜以见 唐 家宗庙?将何誥命以謁 大帝 坟陵?”
宋 叶适 《<谢景思集>序》:“高宗 知之,自用为祠曹郎,兼太常少卿,垂赐第,掌誥命矣。”

⒉ 明 清 时特指皇帝赐爵或授官的诏令。

明 归有光 《<纶宠延光图>序》:“不二年而受誥命也,以建储詔。”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会其族人于家庙曰:‘吾父之生也,苦无袜,殁无葬地,岂见有今日乎!’乃聚其所得誥命哭而焚之。”

⒊ 即诰命夫人。封建时代受过朝廷封号的妇女。

《红楼梦》第十三回:“﹝ 尤氏 ﹞惟恐各誥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

⒋ 借指诰命夫人的命服。参见“誥命夫人”。

天宝宫人 《孽海花》第八幕:“[夫人白:] 彩云,我这凤冠霞帔,五花誥命,借你穿戴,好生随侍老爷出洋回来,自有你的金誥。”


国语词典

诰命 [gào mìng]

⒈ 古时朝廷颁赐爵位的诏令。如明制为一品至六品皆授以诰命,清制则为一品至五品授以诰命

⒉ 受过封号的妇女。

《儒林外史·第二〇回》:「我而今是要做官的,你就是诰命夫人。」
《红楼梦·第七一回》:「左边下手一席,陪客是锦乡侯诰命与临昌伯诰命;右边下手一席,方是贾母主位。」


诰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品夫人释义:即诰命夫人中级别最高的封号。
    • 2.
      内三院释义:清 官署名。 清 天聪 十年,置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内国史院掌记注诏令,编辑实录、史书,撰拟郊祀祝文、诰命册文等事。内秘书院掌外交文书及敕谕祭文。内弘文院掌注释历代行事善恶,进讲。合称“内三院”。康熙 九年改为内阁。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五学士》:“国朝官制,设内三院:曰国史,曰秘书,曰弘文,院各有学士一员。既设翰林院,以内三院为内阁,则止设阁学二员,而别以一人掌翰林院事,俱兼礼侍。”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洪承畴 虽然此时尚无官职,却被指定同内三院大学士坐在一
    • 3.
      册文释义:文体名。简称“册”。原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只用于帝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渐繁,有祝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名目,凡祭告、上尊号及诸祀典,均得用之。《文选》列有“册”的一类,收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上亲郊庙,册文皆曰‘恭荐岁事’。”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一:“ 真宗 将立 明肃 作后,令 丁谓 諭旨於 杨大年 ,令作册文。”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上御 保和殿 ,颁赐册文、香帛,给御盖一、龙纛二、御仗二
    • 4.
      外制释义:唐 宋 时由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掌的皇帝诰命称外制,由翰林学士所掌之诰命称内制。
    • 5.
      封诰释义:明 清 帝王对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的诰命。
    • 6.
      文思院释义:⒈唐 宫殿名。唐武宗 好长生术,于 大明宫 筑 望仙台,宣宗 即位后罢。大中 八年重加修葺,改称 文思院。见 唐 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上。⒉宋 官署名。属少府监,下设美术工艺作坊共四十二所。《宋史·职官志五》:“文思院,掌造金银、犀玉工巧之物,金采、绘素装鈿之饰,以供舆輦,册寳、法物凡器物之用。”明 宋濂《题魏教授所受咸淳诰命后》:“然 唐 誥初用纸,至 肃宗 时始用绢,贞元 后乃更之以綾。今用文思院制勅綾,亦其遗制也。”
    • 7.
      殊命释义:特殊恩宠的诰命。
    • 8.
      演纶释义:谓起草诰命。
    • 9.
      白板释义:⒈亦作“白版”。不施油漆的木板。唐 王维《田家》诗:“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唐 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村扉以白板,寺壁耀赬糊。”明 袁宏道《又和龙君超韵》:“白板赤栏桥,石根繫小舠。”清 吴伟业《遣闷》诗:“扁舟遇雨烟村出,白版溪门主人立。”⒉指不施油漆的木门。清 曹寅《过陈次山寓居读迦陵稿有感》诗:“草深白版鸣蛙处,水长西桥浴马时。”⒊自 汉 以来,授官皆有印章。授官只用板书而无诏敕印章,称“白板”。即无诰命之官。《晋书·赵王伦传》:“﹝ 伦 ﹞以苟且之惠取悦人情,府库之储不充於赐,金银
    • 10.
      皇封释义:⒈旧称皇帝赏赐的茶、酒等。外加封口,故称。亦指封口用的罗帕。罗帕色黄,故又称黄封。⒉旧指皇帝对臣下的封赠。亦指受封赠的人。如:皇封诰命;老皇封。
    • 11.
      知制诰释义: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唐 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开元 末,改翰林供奉为学士院,翰林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专掌内命,典司诏诰。宋 代因之,为清要之职。明 代翰林学士或内阁学士,得兼此职。清 代废。唐 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 权德舆 ﹞转起居舍人,遂知制誥,凡撰命词九年,以类集为五十卷,天下称其能。”《旧唐书·韦郊传》:“郊 文学尤高,累歷清显。自礼部员外郎知制誥,正拜中书舍人。”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上》:“唐 之中书舍人,宋 之知制誥,皆就省中
    • 12.
      花诰释义:用金花罗纸书写的诰命。 封赠大臣之母或妻时用之。
    • 13.
      行词释义:谓草拟诰命。
    • 14.
      诰授释义:朝廷用诰命授予封号。
    • 15.
      诰赠释义:明 清 对五品以上官员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室之殁者,以皇帝的诰命追赠封号,叫诰赠。
    • 16.
      郎位释义:⒈星座名。南宫(太微宫)五帝座后相聚的十五颗星,为一星座,称“郎位”。《史记·天官书》:“﹝五帝座﹞后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郎位。”张守节 正义:“郎位十五星,在太微中帝坐东北。”《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七年》:“帝在 南阳,左右并通姦利,詔书多除人为郎,太尉 杨秉 上疏曰:‘太微积星,名为郎位,入奉宿卫,出牧百姓,宜割不忍之恩,以断求欲之路。’”⒉指职居枢要的郎官之位。明 宋濂《拟诰命起结文·中书左司郎中》:“左司为中书纪网之地,賛襄治化,申明宪度,皆其责也。郎位之选,必择贤才。”
    • 17.
      金诰释义:指朝廷的诰命。
    • 18.
      铨综释义:⒈谓选拔罗致人材。《晋书·良吏传序》:“莅职者为身择利,銓综者为人择官。”《资治通鉴·唐高宗龙朔三年》:“﹝ 李义府 ﹞恃中宫之势,专以卖官为事,銓综无次,怨讟盈路。”明 宋濂《拟诰命起结文》:“吏部为銓综之司,而部曹之选所以佐理天官,简拔贤俊者也。”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是故銓综失敍,受任多滥。”⒉权衡和综合。唐 刘知几《史通·覈才》:“遂使握管怀铅,多无銓综之识;连章累牘,罕逢微婉之言。”
    • 19.
      鸿诰释义:敬称诰命。

诰命(gaom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诰命是什么意思 诰命读音 怎么读 诰命,拼音是gào mìng,诰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诰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