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役 [pú yì]
1. 仆人。
英[servant;]
仆役 引证解释
⒈ 仆人。
引《后汉书·乌桓传》:“其嫁娶则先略女通情,或半岁百日,然后送牛马羊畜,以为娉币。壻随妻还家……为妻家僕役,一二年间,妻家乃厚遣送女,居处财物一皆为办。”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先是, 魏 诸宾犹僕役也,将卒无畏避。”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纲盐改票》:“船户埠行,往往不领脚价,转赂商宅僕役,图谋装载。”
冰心 《斯人独憔悴》:“客厅里边有打牌说笑的声音,五六个仆役,出来进去的伺候着。”
⒉ 犹奴役。
引《后汉书·贾复传》:“旧内郡徙人在边者,率多贫弱,为居人所僕役,不得为吏。”
国语词典
仆役 [pú yì]
⒈ 仆人、仆从。
引《旧五代史·卷九三·晋书·列传·崔棁》:「指命仆役,亦用礼节,盛暑祁寒,不使冒犯。」
近仆人 家丁 西崽 厮役 佣人
仆役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仆人释义:指被雇到家庭中做杂事、供役使的人。
- 2.
佣人释义:受雇用的人;仆役。
- 3.
厮役释义:旧称干杂事劳役的奴隶。后泛指受人驱使的奴仆。《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廝役扈养死者数百人。”何休 注:“艾草为防者曰廝;汲水浆者曰役。”《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其宾客廝役,莫非天下俊桀。”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宪问篇一》:“唯皆不然,遇昬乱则为持禄之 魏徵,遇安寧则为附势之 刘琨,斯则虽具官修职,而与廝役同矣。”
- 4.
家丁释义:旧时大地主或官僚家里雇来保护自己并供差使的仆役。
- 5.
西崽释义:旧称欧美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开设的洋行、饭店中的男服务员(含轻蔑意)。
仆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役释义:⒈仆役。⒉指差役。
- 2.
下次人等释义:指仆役。
- 3.
下次孩儿释义:犹言下次小的。指仆役。
- 4.
下次小的释义:元 代对仆役的称呼。
- 5.
主奴释义:⒈仆役的头目。 ⒉谓尊崇与贬抑。⒊主人与仆人。
- 6.
主母释义:⒈太后。⒉婢妾、仆役对女主人之称。
- 7.
事力释义:⒈用力。《韩非子·五蠹》:“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餘,故民不争。”⒉指使用武力。汉 桓宽《盐铁论·论功》:“不牧之地,不羈之民,圣人不加兵,不事力焉。”《晋书·食货志》:“出战入耕,虽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尝不以战士为念他。”⒊供役使的人,仆役。《宋书·萧思话传》:“思话 以去州无復事力,倩府军身九人。”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邢子才 ﹞以光禄大夫归养私庭,所在之处,给事力五人。”《魏书·成淹传》:“时迁都,高祖 以 淹 家无行资,敕给事力,送至 洛阳。”⒋能力;力量。宋 苏轼
- 8.
二爷释义:⒈旧时对排行第二的男子的敬称。 ⒉旧时对仆役的称呼。
- 9.
人役释义:⒈仆役;奴婢。⒉差役,差人。⒊服劳役的人。
- 10.
仆厕释义:犹仆役。
- 11.
仆厠释义:犹仆役。宋 陶穀《清异录·君道》:“孟蜀 隳危,大军弔伐,伪 昶 遣皇太子 玄誥、平章事 王昭远 统兵捍御,玄誥 乳臭子,昭远 僕厠材。太祖 叹曰:‘孟昶 都无股肱爪牙,其亡不晚矣。’”
- 12.
仆御释义:⒈驾车马者。 ⒉泛指仆役。
- 13.
仆欧释义:英语boy的音译。侍者;仆役。
- 14.
仙奴释义:道观中的仆役。
- 15.
优隶释义:倡优和仆役。
- 16.
伴当释义:旧指跟在富人身边、随时为其服务的仆役。
- 17.
佣人释义:受雇用的人;仆役。
- 18.
佣仆释义:佣人,仆役。
- 19.
佣走释义:指仆役。
- 20.
佣隶释义:仆役;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