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摄 [jū shè]
1. 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谓“居摄”。
居摄 引证解释
⒈ 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谓“居摄”。
引《汉书·食货志上》:“平帝 崩, 王莽 居摄,遂篡位。”
三国 魏 曹植 《周公赞》:“成王 即位,年尚幼稚, 周公 居摄,四海慕利。”
唐 元稹 《迁庙议状》:“则天 为居摄,则 中宗 非中兴,不得为不迁之庙。”
国语词典
居摄 [jū shè]
⒈ 臣下暂时摄行天子职权。
引汉·王充《论衡·谴告》:「文武之卒,成王幼少,周道未成,周公居摄。」
⒉ 汉孺子婴的年号(西元 6)。
居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即政释义:执掌政权。《诗·周颂·烈文序》:“《烈文》,成王 即政,诸侯助祭也。”孔颖达 疏:“谓 周公 居摄七年,致政 成王。成王 乃以明年岁首,即此为君之政。”
- 2.
四少释义:指少师、少傅、少阿、少保。《汉书·王莽传上》:“又置四少,秩皆二千石。”《资治通鉴·王莽居摄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四少,少师、少傅、少阿、少保也。”
- 3.
契刀释义:古钱名。汉 王莽 于 居摄 二年(公元7年)所造。《汉书·王莽传上》:“﹝ 居摄 二年﹞五月,更造货:错刀,一直五千;契刀,一直五百。”《汉书·食货志下》:“契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
- 4.
安辑释义:⒈犹安抚。《汉书·西域传序》:“都护督察 乌孙、康居 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唐 李德裕《遣王会等安抚回鹘制》:“专往慰问,仍賑米粟二万石,俾其安辑离散,渐就漠南,再復旧疆。”金 王若虚《千户侯父墓铭》:“当 贞祐 兵火之餘,城邑几废,遗黎无依,侯以完復安辑之功,为众所推,由本县尉至为州刺史。”《儒林外史》第八回:“务在安辑,与民休息。”沈从文《边城》三:“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⒉安定;使安定。《汉书·王莽传上》:“居摄之义,所以统立天功,兴
- 5.
居摄释义: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谓“居摄”。 《汉书·食货志上》:“平帝 崩,王莽 居摄,遂篡位。”三国 魏 曹植《周公赞》:“成王 即位,年尚幼稚,周公 居摄,四海慕利。”唐 元稹《迁庙议状》:“则天 为居摄,则 中宗 非中兴,不得为不迁之庙。”
- 6.
屠肆释义:⒈屠宰场;肉市。 汉 王充《论衡·讥日》:“海内屠肆,六畜死者日数千头。”唐 元结《哀丘表》:“街郭乱骨如古屠肆。”宋 王楙《野客丛书·杨胡有后》:“王莽 居摄,刚 解衣冠悬府门而去,遂亡命 交阯,隐於屠肆之间。”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梦道士》:“道遇市侩驱牛三头……问之,则将入屠肆矣。”⒉古星名。共二星,在天市垣内。
- 7.
幼少释义:⒈幼小。《书·洛诰》“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孔 传:“言王往日幼少,不敢及知,天始命 周 家安定天下之命,故已摄。”《汉书·王莽传上》:“周成王 幼少,称 孺子,周公 居摄。”《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汝幼少,未闻义方,早为人君,但知乐,不知苦。”⒉指年幼者。《汉书·地理志下》:“濒 洙 泗 之水,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益薄,长老不自安,与幼少相让。”
- 8.
建年释义:建立年号。唐 刘知几《史通·编次》:“况神璽在握,火德犹存,而 居摄 建年,不编 平 纪之末;孺子 主祭,咸书 莽 传之中。”
- 9.
贡雉释义:指古 越裳国 进贡白雉事。喻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语出《后汉书·南蛮传》:“周公 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 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严复《主客平议》:“夫纲常名教,凡 中国 所恃以立国明民者,亘万古而不变者也。属者之不振,正纲常名教之不张,张则格 苗 贡雉之盛,可復见於今日。”
- 10.
越裳释义:亦作“越常”。亦作“越尝”。古南海国名。汉 王充《论衡·恢国》:“成王 之时,越常 献雉。”按,《汉书·贾捐之传》颜师古 注引此作“越尝”。汉 张衡《东京赋》:“北燮 丁令,南谐 越常。”《后汉书·南蛮传》:“交趾 之南,有 越裳国。周公 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 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唐 杜甫《诸将》诗之四:“越裳 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明 唐寅《白燕》诗:“越裳 雉尾 姬周 化,瀚海乌头 汉 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