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至诚 至诚的意思
zhìchéng

至诚

简体至诚
繁体至誠
拼音zhì chéng
注音ㄓˋ ㄔ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到。【组词】: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2) 极、最。【组词】: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chéng,(1) 真心。【组词】:诚恳。诚朴。诚实。诚挚。忠诚。心悦诚服。(2) 实在,的确。【组词】:诚然。诚有此事。

基本含义

指极其真诚和诚实,没有任何虚伪的成分。

至诚的意思

至诚 [zhì chéng]

1. 极为诚恳;诚心诚意。

至诚待人。
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汉书·楚元王传》

[complete sincerity;]

至诚 引证解释

⒈ 极忠诚;极真诚。

《管子·幼官》:“用利至诚,则敌不校。”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愿君王公选於众,精鍊左右,非君子至诚之士,无与居家,使邪僻之气,无渐以生。”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夫约之以礼,裁之以法,天下所以服从无抵冒者,又非独其禁严而治察之所能致也。盖亦以吾至诚恳惻之心,力行而为之倡。”

⒉ 古儒家指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朱熹 集注:“至诚之道,非至圣不能知;至圣之德,非至诚不能为。”

⒊ 极其真挚诚恳的心意。

《汉书·刘向传》:“其言多痛切,发於至诚。”
《后汉书·窦融传》:“融 小心,久不自安,数辞让爵位,因侍中 金迁 口达至诚。”


国语词典

至诚 [zhì chéng]

⒈ 极为纯洁忠诚。

《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忠厚 赤诚

⒈ 心意极诚恳。

《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
《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康太尊见他们出于至诚,便也作罢。」

至意 忠厚 诚恳


至诚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忠厚释义:忠实厚道:忠厚长者。待人忠厚。
    • 2.
      至意释义:⒈极深远的用意。⒉极诚挚的情意。⒊志意。心意;情意。至,通“志”。
    • 3.
      诚恳释义:真诚而恳切:态度诚恳。言出肺腑,诚恳感人。
    • 4.
      赤诚释义:非常真诚:赤诚待人。

至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牀择对释义:谓择婿。明 吴承恩《寿胡母牛老夫人七秩障词》:“东牀择对,得凤举之名英;中冓宣劳,励鷄鸣之至诚。”参见“东牀坦腹”。
    • 2.
      冥感释义:谓至诚而感通神灵。
    • 3.
      前知释义: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礼记·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禎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汉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胥(伍子胥)为人少好於文,长习於武,文治拜国,武定天下,执纲守戾,蒙垢受耻,虽寃不争,能成大事。此前知之士,安可致耶?”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一:“《序》称 天祐 元年,金城 冯贄 取九世典籍,撮其膏髓,别为一书,庶兵火煨烬之后来者不至束手。今百书遂无存者,则 贄 可谓前知矣。”《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他背地里合我説,妙玉 怎么前知,怎么参禪悟道,如今他遭此大难,
    • 4.
      单悃释义:谓至诚恳挚的情意。
    • 5.
      发心释义:⒈动念。 《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乃幸左顾存恤,发心惻隐显至诚,纳以嘉谋,语以至事,虽亦不敏,敢不諭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八:“纔一发心,暗中神明便知。”⒉特指萌动善心。《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时 阿难 既闻仏语,遂即发心离諦,受已归依。”《法苑珠林》卷七一:“人有见者,发心止恶,竟投钱物布施。”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我这里跪在大街,望着那发心的爷娘每拜。”⒊发自内心。《三国志·魏志·孙礼传》:“礼 为死事者设祀哭临,哀号发心。”⒋开心。元 高安道《哨遍·皮匠说谎》套曲:“走来
    • 6.
      口陈释义:口头陈说。《汉书·张延寿传》:“延寿 自以身无功德,何以能久堪先人大国,数上书让减户邑,又因弟 阳都侯 彭祖 口陈至诚。”《后汉书·窦融传》:“书不足以深逹至诚,故遣 刘钧 口陈肝胆。”《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正始六年》:“﹝ 陆逊 ﹞书三四上,辞情危切,又欲诣都,口陈嫡庶之义。”
    • 7.
      坚诚释义:犹至诚。
    • 8.
      寒谷释义:山谷名。 一名 黍谷。在今 北京市 密云县。相传为 邹衍 吹律生黍的地方。汉 刘向《七略别录·诸子略》:“邹衍 在 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邹子 居之,吹律而温至黍生,至今名 黍谷。”汉 王充《论衡·定贤》:“夫和阴阳,当以道德至诚。然而 邹衍 吹律,寒谷 更温,黍穀育生。推此以况诸有成功之类,有若 邹衍 吹律之法。故得其术也,不肖无不能;失其数也,贤圣有不治。”晋 左思《魏都赋》:“且夫 寒谷 丰黍,吹律暖之也;昏情爽曙,箴规显之也。”后以借喻夫妇之间的依存关系。南朝 宋 颜延之《秋胡诗》:“椅梧倾
    • 9.
      康愈释义:康复痊愈。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有婴疾病欲祈康愈者,涂香散华,至诚归命,多蒙瘳差。”《宋史·礼志二五》:“太上皇帝虽未康愈,宫中亦行三年之制。”
    • 10.
      忱辞释义:至诚之辞。
    • 11.
      思诚释义:即运用思维自我反省,使自己的道德行为达到与天道合一的“至诚”的境界,与生而有之的本性之善保持和谐同一,从而也就能获得最大的快乐。
    • 12.
      悃愊无华释义:悃愊:至诚;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实意,毫不虚假。
    • 13.
      悃愊释义:至诚;诚实。
    • 14.
      悃质无华释义: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诚意,毫不虚假。
    • 15.
      披沥赤忱释义:披沥:表露,倾吐;赤忱:赤诚,极真诚的心意。倾吐自己至诚的心意。
    • 16.
      敬布腹心释义:敬:恭敬;布:阐述、表述;腹心:比喻诚意至诚的话旧时表示恭敬谨慎地陈述自己内心深处的话。
    • 17.
      时措释义:《礼记·中庸》:“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故时措之宜也。”郑玄 注:“时措,言得其时而用也。”孔颖达 疏:“措犹用也。言至诚者成万物之性,合天地之道,故得时而用之,则无往而不宜”。后以“时措”谓因时制宜。《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大抵治狱以宽厚为本,而刑新国则宜用轻典,若执而不变,非时措之道也。”
    • 18.
      显讼释义:公开责备。《资治通鉴·汉成帝绥和元年》:“刘向 自见得信於上,故常显讼宗室,讥刺 王氏 及在位大臣,其言多痛切,发於至诚。”
    • 19.
      未孚释义:⒈不算大信,不是至诚。《左传·庄公十年》:“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杜预 注:“孚,大信也。”一说,未能遍及。参阅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⒉未能信服。清 厉鹗《东城杂记》卷下:“君之守 平江 也,而官未三十日,人心未孚。”
    • 20.
      析肝沥悃释义:谓披露肝胆,倾吐至诚。

至诚(zhic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至诚是什么意思 至诚读音 怎么读 至诚,拼音是zhì chéng,至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至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