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成 [zhì chéng]
1. 指综计工作成绩之簿册。
治成 引证解释
⒈ 指综计工作成绩之簿册。
引《周礼·地官·小司徒》:“岁终,则考其属官之治成而诛赏。”
贾公彦 疏:“成谓计簿。正所治计会文书而诛赏者。”
治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祀释义:⒈谓禘、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⒉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1)祭祀五行之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 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 句芒,火正曰 祝融,金正曰 蓐收,水正曰 玄冥,土正曰 后土。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2)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礼记·月令》:“﹝孟冬
- 2.
政治文明释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政治成果,包括一定社会政治制度(国体、政体、法律和行政体系等)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及与该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等。
- 3.
火米释义:⒈旱稻。 唐 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诗:“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鷄。”宋 范成大《离堆行》:“成都 火米不论钱,丝管相随看蚕市。”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粳》:“西南夷亦有烧山地为畬田种旱稻者,谓之火米。”⒉先蒸后炒的稻谷。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卷四:“蜀 稻先蒸而后炒,谓之火米。可以久积,以地润故也。”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四·陈廩米》:“火米有三:有火蒸治成者,有火烧治成者,又有畬田火米,与此不同。”
- 4.
监照释义:⒈监,通“鉴”。 犹照临。《庄子·天运》:“九洛之事,治成德备,监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谓上皇。”⒉监,通“鉴”。监生的凭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再看那大纸包的,是一张监照,一张候选通判的官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他到得 上海 来,就盘缠断絶了。此刻拿了一张监照,两个奬札,在这里兜卖。”
- 5.
红黑榜释义:“红黑榜”出自北京丰台区政府办公楼一层大厅。大厅有一个不断更新的大屏幕,上面显示着区辖21个街道乡镇每月环境建设整治成绩的“红黑榜”。“进进出出的都是领导、同事,谁负责的街道排名倒数,都抬不起头来。环境“红黑榜”弄到了电子大屏幕上,而且这个大屏幕就在区政府办公楼的一楼。这显示出的是当地政府对于环境的重视,要用这样的形式时时刻刻提醒官员们重视环境。官员们每次看到这样的“红黑榜”都会“流汗”,说明他们对这样的事情也是有所畏惧的,因为谁也不想落后。
- 6.
衆志释义:众人的意愿。《吕氏春秋·慎大》:“﹝ 桀 ﹞不恤其众,众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积怨。”唐 韩愈《郓州溪堂诗》序:“治成制定,众志大固。”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此非独于理至悖也,即缘救国是图,不惜以个人为供献,而考索未用,思虑粗疏,茫未识其所以然,輒皈依于众志。”
- 7.
麦秀两岐释义:岐,同“歧”。 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同“麦秀两歧”。
- 8.
麦秀两歧释义:⒈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⒉唐教坊曲名。
- 9.
麦穗两岐释义:⒈一麦两穗。 旧时以为祥瑞,以兆丰年。亦用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⒉比喻相像的两样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