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马 [míng mǎ]
1. 名贵的马。
名马 引证解释
⒈ 名贵的马。
引《后汉书·循吏传序》:“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
《魏书·契丹传》:“以其名马文皮入献天府,遂求为帝。”
唐 王起 《朔方献千里马赋》:“駜彼名马,产兹玄朔。”
名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释义: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2.
入草物释义:五代 前蜀 禁止珍奇之物出口,其粗劣之物入中原,谓之“入草物”。《新五代史·唐臣传·李严》:“初, 庄宗 遣 严 以名马入 蜀 ,市珍奇以充后宫。而 蜀 法严禁以奇货出 剑门 。其非奇物而出者,名‘入草物’。”参阅《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
- 3.
八骏释义:⒈相传为周穆王的八匹名马。八骏之名,说法不一。⒉明成祖的八匹名马。⒊指皇帝的车驾。
- 4.
国狗释义:一国中之上品名狗。《左传·哀公十二年》:“国狗之瘈,无不噬也。”杨伯峻 注:“《庄子·徐无鬼》:‘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国狗与国马同,一国之名马、一国之名狗也。”一说,犹家狗。孔颖达 疏:“国狗犹家狗。言家畜狂狗必囓人也。”后以喻指妨贤害能的人。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君可谓国狗之瘈,无所不噬矣。”清 遯庐《童子军·祭首》:“恨那 岭南 大都督啊……那知他国狗噬偏狂。”
- 5.
大宛释义:古国名。为 西域 三十六国之一,北通 康居,南面和西南面与 大月氏 接,产汗血马。大约在今 苏联 费尔干纳 盆地。见《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因其地产名马,后亦称骏马为“大宛”。
- 6.
宛马释义:古代西域 大宛 所产的名马。 后亦泛指北地所产好马。
- 7.
屈产释义:春秋 晋 地名,产良马。 《公羊传·僖公二年》:“请以 屈产 之乘与 垂棘 之白璧,往必可得也。”何休 注:“屈产,出名马之地。”宋 王禹偁《大阅赋》:“又若 屈产 新羈,渥洼 逸驾,汗血兰筋,腾霜照夜。”一说为 屈 地所产。见《左传·僖公二年》杜预 注。
- 8.
屈産释义:春秋 晋 地名,产良马。《公羊传·僖公二年》:“请以 屈产 之乘与 垂棘 之白璧,往必可得也。”何休 注:“屈产,出名马之地。”宋 王禹偁《大阅赋》:“又若 屈产 新羈,渥洼 逸驾,汗血兰筋,腾霜照夜。”一说为 屈 地所产。见《左传·僖公二年》杜预 注。
- 9.
插岸释义:虫名。 介类。即马蛤,又名马刀。
- 10.
望云骓释义:名马名。
- 11.
桂条释义:马名。 古代名马。
- 12.
棋陆释义:棋与双陆。 皆娱乐角胜负的用具。宋 陆游《幽居》诗:“早岁犹奇怪,中年痛扫除。华堂棋陆废,名马宴游疏。”
- 13.
牛溲马渤释义: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均可入药。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渤,通勃。
- 14.
画肉释义:指画名马仅画出马的肥大的形体而显不出其神骏之气。 详“画骨”。
- 15.
画骨释义:指画出名马的神骏的风神。语出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弟子 韩干 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 16.
神凫释义:秦始皇 的名马之一。
- 17.
称是释义:⒈犹称职。唐 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公诸官》:“官属果称是,声华真可听。”仇兆鳌 注:“称是,称职也。”⒉谓与此相称或相当。唐 袁郊《甘泽谣·红线》:“明日遣使齎繒帛三万疋,名马二百疋,他物称是,以献於 嵩。”《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时官有布二十万匹,金银五千斤,钱亿万,绢数万匹,他物称是。”胡三省 注:“言他物与布金银钱绢相称也。称,尺证翻。”《金史·仆散忠义传》:“今已许 宋 讲好,而屯戍尚多,可除旧军外,选马一万二千,阿里喜称是。”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孔东堂 演《桃花扇》曲本,有诗
- 18.
笮马释义:古代 笮 地所产的名马。
- 19.
红叱拨释义:⒈名马名。⒉一种名贵的猫。
- 20.
绝影马释义:古代所传名马之一,为曹操的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