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同德 同德的意思
tóng

同德

简体同德
繁体
拼音tóng dé
注音ㄊㄨㄥˊ ㄉ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dé,(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组词】: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2) 心意,信念。【组词】:一心一德。(3) 恩惠。【组词】: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4) 姓。

基本含义

指志同道合,品行相同,具有共同的德行和价值观。

同德的意思

同德 [tóng dé]

1. 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同德的人。《国语·晋语四》:“同姓为兄弟。

同德 引证解释

⒈ 为同一目的而努力。参见“同心同德”。

《国语·吴语》:“戮力同德。”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夫以善相成,谓之同德;以恶相济,谓之朋党。”
明 宋濂 《<昭鉴录>序》:“天子则元首,诸王则手足,是谓一体者也。其可不同心而同德者乎?”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五百万人同德戮力,如生番之有社寮。”

⒉ 指同德的人。

明 方孝孺 《郊祀颂》:“上帝至仁,视民如伤,眷求同德,俾典万邦。”

⒊ 《国语·晋语四》:“同姓为兄弟。

黄帝 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同姓则同德。”
韦昭 注:“同父而生,德姓同者乃为兄弟。”
后因以“同德”借指同姓。 宋 陈师道 《谢田氏》诗:“顾我何堪能至此,正缘同德又同门。”


国语词典

同德 [tóng dé]

⒈ 同样理念。

《国语·吴语》:「今伯父曰:『戮力同德。』伯父若能然,余一人兼受而介福。」

如:「一心同德」。


同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释义: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 2.
      一心同体释义:犹言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 3.
      一德释义:⒈谓始终如一,永恒其德。⒉同心同德。⒊犹一能。⒋谓法令划一。
    • 4.
      元夫释义:犹善士。 《易·睽》:“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程颐 传:“夫,阳之称;元,善也。初九当睽之初,遂能与同德,而无睽之悔,处睽之至善者也,故目之为元夫,犹云善士也。”明 宋濂《<曾学士文集>序》:“先生既承家庭之训,又出从元夫鉅儒游,钻研六经,孳孳唯恐弗力。”清 黄宗羲《寿李杲堂五十序》:“今 杲堂 年纔五十,从此主盟吾道数十年,为鉅公元夫,文章之道其有不兴起者乎!”
    • 5.
      其臭如兰释义:其臭如兰的整句理解就是同心协力的两个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斩断,同心同德的人的意见给人的感觉,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
    • 6.
      十六才子释义:古史相传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合称“十六才子”。见《左传·文公十八年》。后用为称颂皇帝的辅佐大臣之典。南朝 陈 徐陵《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虽十六才子,明允篤诚;八百诸侯,专心同德……未足云也。”参见“十六相”、“十六族”。
    • 7.
      十年教训释义:居民同心同德,积蓄力量。
    • 8.
      合德释义:⒈犹同德。 ⒉汉代美女。
    • 9.
      合胆同心释义:犹言同心同德。
    • 10.
      同力释义:⒈力量相等。 《书·泰誓上》:“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孔 传:“力钧则有德者胜。”⒉同事功。《吕氏春秋·应同》:“王者同义,霸者同力。”毕沅 校正:“《文子》、《淮南》竝作‘同功’。”⒊齐心协力;共同出力。《管子·重令》:“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公羊传·僖公五年》:“灭者,上下之同力者也。”何休 注:“言灭者臣子与君戮力一心共死之辞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羣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唐 罗隐《筹笔驿》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明 李贽《又与周友山书》:“我
    • 11.
      同心一德释义: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 12.
      同德同心释义: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同“同心同德”。
    • 13.
      同心协德释义: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 14.
      同心合德释义: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 15.
      同心同德释义: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与“离心离德”相对。
    • 16.
      同心释义:齐心:同心同德(思想、行动一致)。同心协力(统一认识,共同努力)。
    • 17.
      啮棃释义:咬梨子。古代劝谕部属同心同德的一种方式。表示内部离异,则国力如梨之脆弱,易为敌人所乘。《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二年》:“冬,十月,柳 据 蒲阪,双 据 上邽,廋 据 陕城,武 据 安定,皆举兵反。坚(苻坚)遣使諭之曰:‘吾待卿等,思亦至矣,何苦而反!今止不徵,卿宜罢兵,各定其位,一切如故。’各啮棃以为信。皆不从。”胡三省 注:“棃肉脆而啮之易入,以喻亲戚离叛,则国力脆弱,将为敌人所乘,故啮棃付使者,赐 柳 等以为信也。”
    • 18.
      妖彗释义:⒈彗星。古人认为彗星预兆灾祸,故称。《晋书·天文志中》:“妖星:一曰彗星,所谓扫星……见则兵起,大水。”清 黄景仁《冬青树引和谢皋羽别唐珏韵》:“杜宇啼碧千年枝,西来妖彗曳长尾。”⒉比喻寇贼。唐 穆员《骠骑大将军刘公墓志铭》:“伟哉 段公,与我同德,将灭妖彗,载清宸极。”明 陈子龙《平陵东》诗:“炎精中烬妖彗红,平陵 松柏生秋风。”
    • 19.
      心手相连释义: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同心同德,比喻紧密的互助,共同面对问题和困难。
    • 20.
      戮力同心释义: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国语·吴语》:“戮力同德。”《墨子·尚同》:“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戮力:合力。

同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释义: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 2.
      一心同体释义:犹言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 3.
      一德释义:⒈谓始终如一,永恒其德。⒉同心同德。⒊犹一能。⒋谓法令划一。
    • 4.
      元夫释义:犹善士。 《易·睽》:“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程颐 传:“夫,阳之称;元,善也。初九当睽之初,遂能与同德,而无睽之悔,处睽之至善者也,故目之为元夫,犹云善士也。”明 宋濂《<曾学士文集>序》:“先生既承家庭之训,又出从元夫鉅儒游,钻研六经,孳孳唯恐弗力。”清 黄宗羲《寿李杲堂五十序》:“今 杲堂 年纔五十,从此主盟吾道数十年,为鉅公元夫,文章之道其有不兴起者乎!”
    • 5.
      其臭如兰释义:其臭如兰的整句理解就是同心协力的两个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斩断,同心同德的人的意见给人的感觉,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
    • 6.
      十六才子释义:古史相传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合称“十六才子”。见《左传·文公十八年》。后用为称颂皇帝的辅佐大臣之典。南朝 陈 徐陵《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虽十六才子,明允篤诚;八百诸侯,专心同德……未足云也。”参见“十六相”、“十六族”。
    • 7.
      十年教训释义:居民同心同德,积蓄力量。
    • 8.
      合德释义:⒈犹同德。 ⒉汉代美女。
    • 9.
      合胆同心释义:犹言同心同德。
    • 10.
      同力释义:⒈力量相等。 《书·泰誓上》:“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孔 传:“力钧则有德者胜。”⒉同事功。《吕氏春秋·应同》:“王者同义,霸者同力。”毕沅 校正:“《文子》、《淮南》竝作‘同功’。”⒊齐心协力;共同出力。《管子·重令》:“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公羊传·僖公五年》:“灭者,上下之同力者也。”何休 注:“言灭者臣子与君戮力一心共死之辞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羣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唐 罗隐《筹笔驿》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明 李贽《又与周友山书》:“我
    • 11.
      同心一德释义: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 12.
      同德同心释义: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同“同心同德”。
    • 13.
      同心协德释义: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 14.
      同心合德释义: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同心同德”。
    • 15.
      同心同德释义: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与“离心离德”相对。
    • 16.
      同心释义:齐心:同心同德(思想、行动一致)。同心协力(统一认识,共同努力)。
    • 17.
      啮棃释义:咬梨子。古代劝谕部属同心同德的一种方式。表示内部离异,则国力如梨之脆弱,易为敌人所乘。《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二年》:“冬,十月,柳 据 蒲阪,双 据 上邽,廋 据 陕城,武 据 安定,皆举兵反。坚(苻坚)遣使諭之曰:‘吾待卿等,思亦至矣,何苦而反!今止不徵,卿宜罢兵,各定其位,一切如故。’各啮棃以为信。皆不从。”胡三省 注:“棃肉脆而啮之易入,以喻亲戚离叛,则国力脆弱,将为敌人所乘,故啮棃付使者,赐 柳 等以为信也。”
    • 18.
      妖彗释义:⒈彗星。古人认为彗星预兆灾祸,故称。《晋书·天文志中》:“妖星:一曰彗星,所谓扫星……见则兵起,大水。”清 黄景仁《冬青树引和谢皋羽别唐珏韵》:“杜宇啼碧千年枝,西来妖彗曳长尾。”⒉比喻寇贼。唐 穆员《骠骑大将军刘公墓志铭》:“伟哉 段公,与我同德,将灭妖彗,载清宸极。”明 陈子龙《平陵东》诗:“炎精中烬妖彗红,平陵 松柏生秋风。”
    • 19.
      心手相连释义: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同心同德,比喻紧密的互助,共同面对问题和困难。
    • 20.
      戮力同心释义: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国语·吴语》:“戮力同德。”《墨子·尚同》:“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戮力:合力。

同德造句

1.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建设我们的祖国。

2.刘备和关羽、张飞是披肝沥胆,同心同德的结义兄弟。

3.要想实现四个现代化,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

4.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5.全国各族人民要同心同德,搞好改革开放。

6.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和衷共济,同心同德

7.从此以后,我们师生间打成一片,同心同德,把班里的各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8.我们一家人同心同德,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9.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就能取得成功。

10.他们进旅退旅,同心同德

11.相亲相爱好伴侣,同心同德美姻缘。花烛笑迎鸳鸯鸟,洞房喜开并蒂莲。

同德(tongd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同德是什么意思 同德读音 怎么读 同德,拼音是tóng dé,同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同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