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dé,(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组词】: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2) 心意,信念。【组词】:一心一德。(3) 恩惠。【组词】: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4) 姓。
1. 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同德的人。《国语·晋语四》:“同姓为兄弟。
⒈ 为同一目的而努力。参见“同心同德”。
引《国语·吴语》:“戮力同德。”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夫以善相成,谓之同德;以恶相济,谓之朋党。”
明 宋濂 《<昭鉴录>序》:“天子则元首,诸王则手足,是谓一体者也。其可不同心而同德者乎?”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五百万人同德戮力,如生番之有社寮。”
⒉ 指同德的人。
引明 方孝孺 《郊祀颂》:“上帝至仁,视民如伤,眷求同德,俾典万邦。”
⒊ 《国语·晋语四》:“同姓为兄弟。
引黄帝 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同姓则同德。”
韦昭 注:“同父而生,德姓同者乃为兄弟。”
后因以“同德”借指同姓。 宋 陈师道 《谢田氏》诗:“顾我何堪能至此,正缘同德又同门。”
⒈ 同样理念。
引《国语·吴语》:「今伯父曰:『戮力同德。』伯父若能然,余一人兼受而介福。」
例如:「一心同德」。
1.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建设我们的祖国。
2.刘备和关羽、张飞是披肝沥胆,同心同德的结义兄弟。
3.要想实现四个现代化,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
4.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5.全国各族人民要同心同德,搞好改革开放。
6.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和衷共济,同心同德。
7.从此以后,我们师生间打成一片,同心同德,把班里的各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8.我们一家人同心同德,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9.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就能取得成功。
10.他们进旅退旅,同心同德。
11.相亲相爱好伴侣,同心同德美姻缘。花烛笑迎鸳鸯鸟,洞房喜开并蒂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