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 [cán shǔ]
1. 残余的暑气。
残暑 引证解释
⒈ 残馀的暑气。
引唐 沉佺期 《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 白居易 《曲江早秋》诗:“早凉晴后至,残暑暝来散。”
宋 陆游 《风雨》诗:“残暑时当尽,清风势自回。”
亦指夏末时节。 宋 范成大 《西楼秋晚》诗:“残暑已随梁燕去,小春应为海棠来。”
国语词典
残暑 [cán shǔ]
⒈ 尚未散尽的暑气。
引唐·白居易〈曲江早秋〉诗:「早凉晴后至,残暑暝来散。」
宋·陆游〈风雨〉诗:「残暑时尝尽,清风势自回。」
⒉ 暮夏。
引唐·白居易〈秋凉闲卧〉诗:「残暑昼犹长,早凉秋尚嫩。」
宋·范成大〈西楼秋晚〉诗:「残暑已随梁燕去,小春应为海棠来。」
残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余暑释义:犹残暑。 指入秋后未尽的暑热。
- 2.
余炎释义:⒈残暑。⒉指馀下的气焰。
- 3.
倒海翻江释义:也说翻江倒 海。形容水势浩大,波浪翻滚。宋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余里,遂抵雁 翅浦》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 现多用来形容力量和气魄很大。
- 4.
晚叶释义:⒈晚年。 南朝 梁 陶弘景《冥通记》卷一:“世为胄族,江 左有闻,晚叶彫流,沦胥以瘁。”⒉老叶。唐 王勃《秋日宴洛阳序》:“菊照新花,泛轻香於远次;荷凋晚叶,翻翠影於长波。”唐 李颀《宋少府东溪泛舟》诗:“晚叶低众色,溼云带残暑。”
- 5.
秋暑释义:⒈犹残暑。 ⒉秋季的炎热气候。
- 6.
积阴释义:⒈谓阴气聚集。《文子·上仁》:“积阴不生,积阳不化;阴阳交接,乃能成和。”《淮南子·天文训》:“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⒉指酷寒之气。《汉书·晁错传》:“夫胡貉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食肉而饮酪,其人密理,鸟兽毳毛,其性能寒。”唐 韩偓《火蛾》诗:“阳光不照临,积阴生此类。”清 金农《题方氏池上壁》诗:“凭栏送远目,积阴生陂塘。”⒊犹久阴。宋 苏轼《答仲屯田次韵》:“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月流天扫积阴。”《宋史·五行志一下》:“﹝ 隆兴 ﹞二年六月,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