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qī jué]
1. “七言绝句”的简称。一种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的格律诗。
英[a four-line poem with seven characters to a line and a strict tonal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七绝 引证解释
⒈ 七言绝句的省称。
引清 王韬 《淞隐漫录·鹃红女史》:“生接之以手,展閲之,乃七絶数首,下署‘ 鹃红 女史 绣餘所作’。”
《花月痕》第五二回:“漱玉 站在 邵 家的人背后,见誊出是两首七絶。”
国语词典
七绝 [qī jué]
⒈ 一种诗体。七言绝句的简称。每首四句,每句七字,平仄、押韵有一定格式。
七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百八十度释义:数学用语,原指平角。常用以形容转变幅度很大,以至前后相反。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你从前那么拥护,现在总要讲一点理由,才能转过这个弯来吧!理由一点不讲,忽然转这么一百八十度,好象老子从来就是不拥护 斯大林 的,其实从前是很拥护的。”吴调公《李商隐研究》第八章一:“李商隐 的七绝,后半首的情境,虽说大多能移步换形,但比起 黄庭坚 往往爱在一首绝体的第三句上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造成前后气氛截然相反的对衬,还是各有特色的。”
- 2.
三体释义:⒈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唐 孔颖达 疏:“诸诗未有一篇之内备有风、雅、颂,而此篇独有三体者。”⒉指 唐 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 周弼 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⒊指 唐 人赋诗唱和的三体。清 金埴《不下带编》卷三:“今人概言和韵,而不知 唐 诗賡和有三体,一曰依韵,一曰次韵,一曰用韵。”原注:“依韵,用在一韵,不用其字。次韵,和元韵,效其次第。此创于 元、白,其集中曰次用本韵是也。又次韵亦曰步韵,曰踵韵。用韵,但用彼韵,不次先后。”⒋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
- 3.
且喜释义:犹言可喜、幸喜。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员外,且喜且喜,小姐説今夜晚间约定在 玉清庵 中与你赴期,教我先将的鸳鸯被来了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模样,见説做醮,便肯轻身出观来到我家。”《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且喜是月半天气,还辨得出影响来。”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四:“抗战连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
- 4.
壮图释义:壮志,宏伟的意图。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雄心摧於弱情,壮图终於哀志。”唐 司空图《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二:“羸形不画 凌烟阁,只为微才激壮图。”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诗》:“﹝ 程瑀 ﹞尝寄诗与乡人云:‘试问青山圆也未,不应久负壮图心。’”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一:“敌后常撑亦壮图,三师能解国家忧。”夏衍《长途》:“到 广西 腹地来垦荒了……有这样的壮图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战之前也是很难想象的吧。”
- 5.
天蚕功释义:“天蚕功”乃“武当七绝”中的第七绝“天蚕诀”上的武功;“武当派”的规矩,是必须掌门人才能够学“天蚕诀”;练成以后,功力大增,还可以像蚕一样吐丝;被人打败了也可以把自己缠起来,修复身体。
- 6.
无处释义:⒈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孟子·公孙丑下》:“若於 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赵岐 注:“我在 齐 无事,於义未有所处也。义无所处而餽之,是以货财取我。”⒉犹无为,无常。《吕氏春秋·圜道》:“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高诱 注:“有处,有为也。有为则不能化,乃无处为也。”⒊没有处所;没有地方。《楚辞·九辩》:“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汉书·高后纪》:“汝为将而弃军,吕氏 今无处矣。”颜师古 注:“言见诛灭,无处所也。”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江上被花恼不彻,
- 7.
玉鼎释义:⒈玉制的鼎。 晋 崔豹《古今注·都邑》:“汉成帝 顾成庙有三玉鼎、二真金炉。”《宋书·符瑞志下》:“晋成帝 咸康 八年 庐江 舂穀 县 留珪 夜见门内有光,取得玉鼎一枚,外围四寸。豫州 刺史 路永 以献。著作郎 曹毗 上《玉鼎颂》。”⒉指传国重器。喻国运,政权。明 夏完淳《大哀赋》序:“玉鼎再亏,金陵不復。”⒊古代炊具的美称。南朝 梁 刘孝标《东阳金华山栖志》:“故有忽白璧而乐垂纶,负玉鼎而要卿相。”宋 秦观《茶》诗:“玉鼎注漫流,金碾响杖竹。”⒋指香炉。元 耶律楚材《和景贤七绝》之三:“声和塞色金徽
- 8.
蛛丝鼠迹释义: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典出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90回:“七绝一诗,拖起婚姻,有蛛丝鼠迹之妙。 ”
- 9.
起废释义:⒈重新建树、恢复已被废置的事和物。《史记·太史公自序》:“孔子 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宋 苏轼《濠州七绝·四望亭》:“敢请使君重起废,落霞孤鶩换新铭。”明 宋濂《四明佛陇禅寺兴修记》:“禪师既至,升座説法已,环顾而嘆,且曰:‘起废吾之责也,四辈其无忧。’”⒉重新起用已被贬黜的官吏。宋 苏轼《送程建用》诗:“今年闻起废,鲁 史復光景。”金 王若虚《臣事实辨》下:“柳子厚 附丽小人以待罪天子,所谓自貽伊戚者,安於流落可也,而乃刺讥怨懟,曾无责己之意,其起废之説,悲鸣可怜。”明
- 10.
转踏释义:宋 时歌舞表演形式的一种。 演出分为若干节,每节一诗一词,唱时伴以舞蹈。开演前有“勾队词”,大都用骈体文数句;表演结束后有“放队词”,大都是七绝一首。现存“转踏”曲词有《调笑集句》、郑仅《调笑》等。
- 11.
頽垣释义:坍塌的墙。 南朝 宋武帝《登作乐山》诗:“壤草凌故国,拱木秀頽垣。”宋 苏轼《濠州七绝·四望亭》:“頽垣破础没紫荆,故老犹言短李亭。”清 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宫槐古树閲沧田,挂寒烟,倚頽垣。”艾青《北方》诗:“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颓垣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