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ǎn,
xián,(1)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组词】:贤明。贤德。贤能。贤良。贤惠。贤淑。贤哲。贤人。圣贤。礼贤下士。(2) 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组词】:贤弟。贤侄。贤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yǔ yù yú,(1) 同“欤”。
néng nài,(1) 才干,本事。【组词】:能力。能耐。才能。(2) 有才干的。【组词】:能人。能手。贤能。能工巧匠。能者为师。(3) 胜任,善于。【组词】:能够。能柔能刚。力所能及。欲罢不能。能动。(4) 会(表示可能性)。【例句】:小弟弟能走路了。(5) 应该。【例句】:你不能这样说他。(6)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组词】:电能。热能。(7) 和睦。【例句】:“(萧)何素不与曹参相能”。(8)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9)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1) 古同“耐”,受得住。
1.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
⒈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
引《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
晋 潘岳 《杨荆州诔》:“夫天子建国,诸侯立家,选贤与能,政是以和。”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选贤与能,于今虽重。”
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旧唐书·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於国家,非其才则貽患於黎庶,此又不可不知也。”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成帝》:“以道言之,选贤任能以匡社稷者,天下之公也。”
邓小平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精简是革命,选贤任能也是革命。”
郭沫若 《历史人物·屈原研究三》:“他主张德政,主张选贤举能,主张大一统。”
⒈ 选拔贤德,将政事托付有能力的人。
引《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