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孝 [shǒu xiào]
1. 旧俗尊亲去世后,在服满以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例在家守孝。
英[be in mourning;]
守孝 引证解释
⒈ 尊亲死后,服满以前,居住在家,断绝娱乐和交际,以示哀思,称“守孝”。
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却説那 刘大娘 到得家中,设个灵位守孝。”
《红楼梦》第五四回:“前儿 鸳鸯 的娘也死了,我想他老子娘都在南边,我也没叫他家去守孝。”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那时我的母亲刚死去不久,我的二哥正和我一起在家守孝。”
国语词典
守孝 [shǒu xiào]
⒈ 父母或至亲死亡的一定期限内停止交际、娱乐,以示哀悼。
引《红楼梦·第五四回》:「正好鸳鸯的娘前儿也没了,我想他老子娘都在南边,我也没叫他家去走走守孝。」
《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从此就在家里守孝,三年服满。」
守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席释义:⒈犹末座。 古人常以居下席表示谦敬。⒉离开席位,表示恭敬。⒊谓离开原来的居处,睡在守孝的草席上。⒋到讲席之下。
- 2.
久丧释义:长期守孝;长期服丧。《墨子·非儒下》:“久丧伪哀以谩亲。”《公羊传·文公二年》:“作 僖公 主何以书?讥。何讥尔?不时也。其不时奈何?欲久丧而后不能也。”《淮南子·道应训》:“厚葬久丧,以亶其家。”
- 3.
免丧释义:谓守孝期满,除去丧服。
- 4.
割乳庐墓释义:谓丢下乳儿在亡亲墓旁筑庐守孝。古代认为是至孝的行为。
- 5.
受服释义:⒈谓受爵禄与服饰之赏。 《易·讼》:“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孔颖达 疏:“以其因讼得胜,受此锡服。”宋 王禹偁《谪居感事》诗:“论功慙八柱,受服欲三褫。”参阅 李镜池《周易通义》。⒉接受归顺。《左传·昭公七年》:“公孙晳 曰:‘受服而退,俟衅而动,可也。’”⒊降服。《国语·吴语》:“今天降衷於 吴,齐 师受服。”⒋犹持服。谓穿丧服,守孝。清 夏炘《学礼管释·释殇服》:“大功小功既葬以后,有受服,殤服无受。”
- 6.
处制释义:⒈居丧守孝。⒉处理,办理。⒊处罚。
- 7.
孝家释义:⒈居丧守孝的人家。⒉指居丧守孝者。
- 8.
孝当先释义:守孝道是最重要的。
- 9.
守制释义:封建时代,儿子在父母死后,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谢绝应酬,做官的在这期间必须离职,叫做守制。
- 10.
守服释义:服丧;守孝。
- 11.
小祥释义:⒈古时父母丧后周年的祭名。祭后可稍改善生活及解除丧服的一部分。《仪礼·士虞礼》:“朞而小祥。”郑玄 注:“小祥,祭名。祥,吉也。”朞,周年。《礼记·间传》:“父母之丧,既虞卒哭,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况且孝未期年,於礼有碍。便要成亲,且待小祥之后再议。”⒉用于称一般死者的周年祭。唐 鲍溶《过薛舍人旧隐》诗:“寝门来哭夜,此月小祥初。”《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却説那 刘大娘子 到得家中,设个灵位,守孝,过日。父亲 王老员外 劝他转身。大娘子説道:‘不
- 12.
居庐释义:⒈住在守丧的房子中。 指守孝。⒉泛指住房。
- 13.
执丧释义:《礼记·檀弓上》:“曾子 谓 子思 曰:‘伋,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於口者七日。 ’”后以“执丧”为奉行丧礼或守孝之称。
- 14.
持服释义:守孝,服丧。《晋书·齐王冏传》:“著布袙腹,为齐持服。”唐 韩愈《与郑相公书》:“孟 之深友太子舍人 樊宗师,比持服在 东都,今已外除,经营 孟 家事,不啻如己。”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俺嫂嫂可无倚靠,现持服。”清 谭嗣同《报贝元徵书》:“丧服各有等衰,为父母持服一年。”
- 15.
祖荫释义:⒈祖先荫封。后世子孙以先代官爵而受封。《二刻拍案惊奇》卷七:“仲臣 长子 元广,也是 祝 家女婿,他有祖荫在身,未及调官,今且守孝在 汉州。”明 高濂《玉簪记·破虏》:“腰下雪喷剑,马前云绕旗,百年承祖荫,敢不报明时。”⒉指祖先荫庇。徐懋庸《鸡肋》三:“天下本是父亲打出来的天下,至于儿,本来是没有这个权利的,至多不过是托庇祖荫罢了。”
- 16.
试守孝子释义:对 晋 王绥 的谑称。谓未知父母存亡而预为守孝。据《晋书·王绥传》载:王绥 少有美称,实鄙而无行。
- 17.
除孝释义:指守孝期满后脱去丧服。
- 18.
除服释义:指守孝期满,脱去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