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伤 [cuò shāng]
1. 折伤;伤害。
例每有征战,鲜不挫伤。
恐惧挫伤了冒险的意识。
英[ deaden; freeze; ]
2. 由于打击或撞击所致的表面未破裂的损伤。
英[ bruise; ]
挫伤 引证解释
⒈ 损伤。
引《淮南子·原道训》:“秋风下霜,倒生挫伤。”
《后汉书·皇甫规传》:“天下扰扰,从乱如归,故每有征战,鲜不挫伤,官民并竭,上下穷虚。”
《旧唐书·陆贽传》:“王师挫伤,则将乘其乱离,布路东溃。”
《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他常教育我们,既要批评帮助,又不能挫伤朋友的积极性。”
国语词典
挫伤 [cuò shāng]
⒈ 损伤。
引《淮南子·原道》:「秋风下霜,倒生挫伤。」
《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王师挫伤,则将乘其乱离,布路东溃。」
挫伤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伤害释义:使身体组织或思想感情等受到损害:睡眠过少会伤害身体。伤害自尊心。
- 2.
损伤释义:⒈损害;伤害:不要损伤群众的积极性。她的自尊心受到损伤。⒉损失:这次战斗,敌人损伤了两个团的兵力。
- 3.
损害释义: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光线不好,看书容易损害视力。 不能损害群众利益。
挫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剥斲释义:犹挫伤。
- 2.
夺气释义:挫伤锐气;丧失勇气。
- 3.
官民释义:官吏和百姓;官方和民间。 《史记·儒林列传》:“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其好学。”《后汉书·皇甫规传》:“每有征战,鲜不挫伤,官民并竭,上下穷虚。”《明史·职官志三》:“初设四夷馆隶翰林院,选国子监生习译。宣德 元年兼选官民子弟,委官教肄,学士稽考程课。”《好逑传》第二回:“此係朝廷钦赐禁地,官民人等,俱不得至此窥探。”
- 4.
布路释义:谓分路走散。《左传·襄公三十年》:“郑 伯有 耆(嗜)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鐘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皆自朝布路而罢。”杜预 注:“布路,分散。”《新唐书·陆贽传》:“师一挫伤,则乘其危橈,布路东溃。”《资治通鉴·唐僖宗广明元年》:“百官退朝,闻乱兵入城,布路窜匿。”
- 5.
心寒齿冷释义:张口叹气的时间长了,牙齿会感到寒冷。形容对于挫伤感情或伤心的事的感叹。
- 6.
折挫释义:⒈亦作“折剉”。 亦作“折銼”。挫折;挫败;挫伤。《韩非子·八说》:“甲兵折挫,士卒死伤,而贺战胜得地者,出其小害,计其大利也。”《旧唐书·史宪诚传》:“宪诚 尝遣驍将至闕下,恣为张大。宰相 韦处厚 以语折剉之。”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只因为 英布 自恃英勇无敌,怕他有藐视 汉 家之心,故以此折挫其鋭气。”⒉压制;抑制。《隋书·梁毗传》:“但 素 任寄隆重,多所折挫,当时朝士无不慴伏。”唐 柳宗元《与杨诲之第二书》:“当时志气类足下,时遭訕駡詬辱……虽甚自折挫,然已得号为狂疎人矣。”⒊折磨。宋
- 7.
折翅释义:喻受挫伤。
- 8.
折翼释义:⒈折断翅膀。 比喻受挫伤。⒉相传晋陶侃曾梦生八翼,飞上天去,见天门九重,已上八重,至第九重,门者击之以杖,遂坠地而折左翼。后侃都督八州,握重兵,常思折翼之梦,不敢萌异志。见《晋书·陶侃传》。后以“折翼”为自警之典。
- 9.
拉捭摧藏释义:拉:摧折;捭:两手排击;摧藏:挫伤。指摧伤挫折。
- 10.
挫动释义:挫伤动摇。
- 11.
挫强释义:挫伤强敌。
- 12.
接骨药膏释义:一种药名,主治闭合性骨折,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
- 13.
摧伤释义:⒈损伤;挫伤。 汉 蔡邕《伤故栗赋》:“适祸贼之灾人,嗟夭折以摧伤。”宋 王安石《邢太保有鹤折翼以诗伤之》:“不为摧伤改性灵,静中犹见好仪形。”清 方苞《书<儒林传>后》:“汉 兴七十餘年,自天子公卿皆不悦儒术,而诸老师尚守遗经,其并出於 武帝 之世者,皆 秦 汉 间摧伤摈弃而不肯自贬其所学者也。”胡汉民《民报之六大主义》:“今之僉人动言我民族歷史无有民权之习惯,以是而摧伤爱国志士之气。”⒉谓伤痛之极。晋 潘岳《寡妇赋》:“思缠緜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愴惻。”《隶释·汉凉州刺史魏元丕碑》:“民失慈父,四海之内
- 14.
摧捽释义:挫伤。
- 15.
沮伤释义:挫伤;毁伤。
- 16.
泼冷水释义:比喻败坏别人的兴头,挫伤别人的热情,打击别人的积极性。
- 17.
破伤释义:受挫伤、损伤。
- 18.
重挫释义:沉重地挫伤或挫败:连年战火使该国经济受到重挫。
- 19.
钝兵挫锐释义:军队疲惫,锐气挫伤。
- 20.
陷坚挫锐释义:挫伤敌军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