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公共 公共的意思
gōnggòng

公共

简体公共
繁体
拼音gōng gòng
注音ㄍㄨㄥ ㄍㄨ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gòng gōng,(1) 相同,一样。【组词】:共性。共同。同甘共苦。(2)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组词】:患难与共。休戚与共。(3) 一起,一齐。【组词】:共鸣。共勉。共议。共处(chǔ)。(4) 总计,合计。【组词】:共计。总共。(5) 与,和。【例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6) “共產党”的简称。(1) 古同“恭”,恭敬。(2) 古同“供”,供奉,供给。

基本含义

公共利益高于个人私利

公共的意思

公共 [gōng gòng]

1. 公有的;公用的。

注意公共卫生。

[public; common; communal;]

公共 引证解释

⒈ 公有的;公用的。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释之 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
司马贞 索隐引 小颜 曰:“公,谓不私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那 刘省帅 向来最恨的是吃鸦片烟,这是那一班中兴名将公共的脾气。”
陈学昭 《工作着是美丽的》:“晓平 不能进电影院、剧院等任何公共的场所,因为那些地方的空气不好,对他的肺病有妨害。”

⒉ 犹公众。

唐 罗隐 《谗书·丹商非不肖》:“盖 陶唐 欲推大器於公共,故先以不肖之名废之。”

⒊ 犹共同。

宋 苏辙 《论御试策题札子》之二:“臣愿陛下明詔,臣等公共商议,见其可而后行,审其失而后罢。”


国语词典

公共 [gōng gòng]

⒈ 众人共有的。

《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横竖你们中国的地方是大家公共的,现在山东地方就是我们本国势力圈所到的去处。」

大众

私家


公共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大家释义:⒈著名的专家:书法大家。 大家手笔。⒉世家望族:大家闺秀。⒊a)某人或某些人跟“大家”对举的时候,这人或这些人不在“大家”的范围之内,如:我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你讲个笑话给大家听听。他们一进来,大家都鼓掌表示欢迎。b)“大家”常常放在“你们、我们、他们、咱们”后面做复指成分,如:明天咱们大家开个会谈谈。
    • 2.
      群众释义:⒈泛指人民大众:群众大会。 深入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⒉指没有加入共产党、共青团组织的人。⒊指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
    • 3.
      大众释义:群众;民众:大众化。 劳苦大众。
    • 4.
      民众释义:人民大众:唤起民众。

公共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私家释义:⒈个人;自己。⒉[近]私囊。⒊[近]私下;暗中。

公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元组释义:形如的集合(这就是说,三元组是这样的偶,其第一个射影亦是一个偶),常简记为。 三元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数据结构里的概念。主要是用来存储稀疏矩阵的一种压缩方式,也叫三元组表。
    • 2.
      三公经费释义: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 3.
      上网本释义:⒈寸以下,多用于在出差、旅游甚至公共交通上的移动上网。上网本以身材小巧、价格低廉为最大卖点,在金融危机来袭的当下,渐渐成为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第二台笔记本时的选择。  上网本就是一台功能不齐全的笔记本电脑。正因为功能不齐全,上网本可以做到。⒉英寸以下,重不超过。⒊公斤,价格低廉。上网本可以在节能的基础上具备即时聊天,网上冲浪,发送电子邮件,观看视频,基本的网络游戏等一系列娱乐功能。  上网本就是轻便和低配置的笔记本电脑 具体作用就是方便上网,需要搭配。⒋G上网设备。  缺点就是屏幕太小,看字费气力。有些网
    • 4.
      不作为释义: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及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失职、渎职等行为。
    • 5.
      两级师范学堂释义:清 末创办的含有初级和优级两级的师范学校。初级培养小学堂教员,修业五年。附设简易科,修业一年或半年。优级培养初级师范学堂和中学堂的教员与管理员,修业公共科一年,本科三年。辛亥革命后初级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
    • 6.
      中学生守则释义:中国中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1981年8月正式颁布。共十条: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二、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三、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四、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五、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六、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七、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国家法令。八、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九、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十、诚
    • 7.
      义地释义:旧时埋葬穷人的公共墓地,也指由私人或团体购置,专为埋葬一般同乡、团体成员及其家属的墓地。
    • 8.
      五卅运动释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5月间,青岛、上海各地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的镇压。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人。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公共租界宣传,声援工人,号召收回租界,随后集合群众万余人,在英租界巡捕房门前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帝国主义巡捕当即开枪屠杀,死伤数十人,造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这一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各地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和罢市,形成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 9.
      五爱释义: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949年公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曾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其中的“爱护公共财物”改为“爱社会主义”。
    • 10.
      交纳释义:向政府或公共团体交付规定数额的金钱或实物:交纳会费。 交纳膳费。交纳个人所得税。
    • 11.
      产业学释义:产业学主要包括三部分:不完全竞争,即研究各种市场间的关系;企业的目标、规模及组织;与产业组织相关的公共政策,主要是管制和反垄断政策。 主要研究 人类社会产业 发展的学问。
    • 12.
      享劳释义:犹犒劳。《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上享劳将士,因谓羣臣曰:‘诸公共相翊戴以成帝业,若天下承平,可共保富贵。’”
    • 13.
      京话释义:指 北京 话。 《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黄胖姑 是 绍兴 人,因为在 京 年久,説的一口好京话。”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现在在码头上,公共机关中,大学校里,确已有着一种好象普通话模样的东西,大家说话,既非‘国语’,又不是京话,各各带着乡音,乡调,却又不是方言,即使说的吃力,听的也吃力,然而总归说得出,听得懂。”
    • 14.
      代征地释义:指城市建设工程沿道路、铁路、河道、绿化带等公共用地安排建设的,建设单位按照北京市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代征的公共用地。
    • 15.
      侵吞释义:⒈暗中非法占有(别人的东西或公共的财物、土地等):侵吞公款。⒉用武力吞并或占有(别国的领土)。
    • 16.
      信息服务释义:公共图书馆提供全方位的资讯服务。
    • 17.
      公产释义:公共财产:侵吞公产。
    • 18.
      公人释义:⒈封建时代称衙门里的差役。宋 文天祥《宣州劝农文》:“年年早纳早收钞,那有公人来叫呼?”《水浒传》第十八回:“随即押一纸公文,就差 何涛 亲自带领二十个眼明手快的公人,径去 鄆城 县投下。”《红楼梦》第四回:“﹝ 雨村 ﹞便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⒉旧时国家机关或公共团体中办理公事的人员,亦称公人。
    • 19.
      公交汽车释义:公共汽车,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
    • 20.
      公交迷释义:公交迷(又称巴迷)指对公共汽车及相关设备、服务有一种近乎狂热程度的爱好者。

公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元组释义:形如的集合(这就是说,三元组是这样的偶,其第一个射影亦是一个偶),常简记为。 三元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数据结构里的概念。主要是用来存储稀疏矩阵的一种压缩方式,也叫三元组表。
    • 2.
      三公经费释义: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 3.
      上网本释义:⒈寸以下,多用于在出差、旅游甚至公共交通上的移动上网。上网本以身材小巧、价格低廉为最大卖点,在金融危机来袭的当下,渐渐成为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第二台笔记本时的选择。  上网本就是一台功能不齐全的笔记本电脑。正因为功能不齐全,上网本可以做到。⒉英寸以下,重不超过。⒊公斤,价格低廉。上网本可以在节能的基础上具备即时聊天,网上冲浪,发送电子邮件,观看视频,基本的网络游戏等一系列娱乐功能。  上网本就是轻便和低配置的笔记本电脑 具体作用就是方便上网,需要搭配。⒋G上网设备。  缺点就是屏幕太小,看字费气力。有些网
    • 4.
      不作为释义: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及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失职、渎职等行为。
    • 5.
      两级师范学堂释义:清 末创办的含有初级和优级两级的师范学校。初级培养小学堂教员,修业五年。附设简易科,修业一年或半年。优级培养初级师范学堂和中学堂的教员与管理员,修业公共科一年,本科三年。辛亥革命后初级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
    • 6.
      中学生守则释义:中国中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1981年8月正式颁布。共十条: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二、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三、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四、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五、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六、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七、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国家法令。八、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九、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十、诚
    • 7.
      义地释义:旧时埋葬穷人的公共墓地,也指由私人或团体购置,专为埋葬一般同乡、团体成员及其家属的墓地。
    • 8.
      五卅运动释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5月间,青岛、上海各地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的镇压。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人。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公共租界宣传,声援工人,号召收回租界,随后集合群众万余人,在英租界巡捕房门前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帝国主义巡捕当即开枪屠杀,死伤数十人,造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这一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各地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和罢市,形成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 9.
      五爱释义: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949年公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曾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其中的“爱护公共财物”改为“爱社会主义”。
    • 10.
      交纳释义:向政府或公共团体交付规定数额的金钱或实物:交纳会费。 交纳膳费。交纳个人所得税。
    • 11.
      产业学释义:产业学主要包括三部分:不完全竞争,即研究各种市场间的关系;企业的目标、规模及组织;与产业组织相关的公共政策,主要是管制和反垄断政策。 主要研究 人类社会产业 发展的学问。
    • 12.
      享劳释义:犹犒劳。《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上享劳将士,因谓羣臣曰:‘诸公共相翊戴以成帝业,若天下承平,可共保富贵。’”
    • 13.
      京话释义:指 北京 话。 《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黄胖姑 是 绍兴 人,因为在 京 年久,説的一口好京话。”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现在在码头上,公共机关中,大学校里,确已有着一种好象普通话模样的东西,大家说话,既非‘国语’,又不是京话,各各带着乡音,乡调,却又不是方言,即使说的吃力,听的也吃力,然而总归说得出,听得懂。”
    • 14.
      代征地释义:指城市建设工程沿道路、铁路、河道、绿化带等公共用地安排建设的,建设单位按照北京市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代征的公共用地。
    • 15.
      侵吞释义:⒈暗中非法占有(别人的东西或公共的财物、土地等):侵吞公款。⒉用武力吞并或占有(别国的领土)。
    • 16.
      信息服务释义:公共图书馆提供全方位的资讯服务。
    • 17.
      公产释义:公共财产:侵吞公产。
    • 18.
      公人释义:⒈封建时代称衙门里的差役。宋 文天祥《宣州劝农文》:“年年早纳早收钞,那有公人来叫呼?”《水浒传》第十八回:“随即押一纸公文,就差 何涛 亲自带领二十个眼明手快的公人,径去 鄆城 县投下。”《红楼梦》第四回:“﹝ 雨村 ﹞便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⒉旧时国家机关或公共团体中办理公事的人员,亦称公人。
    • 19.
      公交汽车释义:公共汽车,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
    • 20.
      公交迷释义:公交迷(又称巴迷)指对公共汽车及相关设备、服务有一种近乎狂热程度的爱好者。

公共造句

1.小偷在公共汽车上明目张胆地行窃,许多人明哲保身,作壁上观,惟小李勇敢地站了出来。

2.公共财物私相授受,应该受到制裁。

3.女子袒胸露臂,出现于公共场所,伤风败俗。

4.广告能够为企业重建公共信任助一臂之力。

5.公共汽车上为老幼妇孺让座不过是举手投足之劳,然而一些青年人却不愿为之。

6.公共场合要讲秩序,要有个先来后到。

7.有些人穿得挺时髦,貌似很有身份,却恬不知耻地在公共场所乱扔果皮。

8.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损人利己,不讲公共道德的行为。

9.让人惊讶的是,公共部门的退休金政策其实无可厚非。

10.这里是公共场所,你别在这里无理取闹。

11.公共健康的噩梦部分地反映了根深蒂固的文化根源。

12.公共汽车来了,挤满了汗流浃背的乘客。

13.它的公共债务积重难返。

14.公共汽车去香山公园,可以在公园前两站下车,那里有一条羊毛出在羊身上直通香山,徒步攀援,颇多情趣。

15.这样的信任差距让公共事业行业腹背受敌。

16.扒手鬼鬼祟祟地,在公共场所偷窃财物。

17.恋爱就象公共汽车,你等待的那一趟永远都不开来,你不等的却总是接二连三。

18.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能减少不少的碳排放。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多一份对环境的关爱。少浪费一滴水,就少让地球滴一滴眼泪。多栽一棵树,就为地球多一片绿色。

19.这辆公共汽车出了故障,不能开动了。

20.爱护公共财产是一种美德。

公共(gong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公共是什么意思 公共读音 怎么读 公共,拼音是gōng gòng,公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公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