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裂 [kāi liè]
1. 由于开口而离开;张开,裂开。
例棉桃开裂。
英[dehisce;]
开裂 引证解释
⒈ 裂开;出现裂缝。
引宋 何薳 《春渚纪闻·龙神需舍利经文》:“伯源 乃跪船舷以瓶下投,而水面忽大开裂。”
《中国歌谣资料·天翻地覆哥才绝》:“生不绝来死不绝,要等天旱地开裂。”
云南省 民族民间文学 楚雄 调查队采集《梅葛》诗第一部一:“打雷来试天,地震来试地;试天天开裂,试地地通洞。”
开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亮胸释义:指发芽谷种的外壳开裂,肉质外露。
- 2.
人工时效释义:加热或是冰冷处理消除或减小淬火后工件内的微观应力、机械加工残余应力,防止变形及开裂。
- 3.
发坼释义:⒈亦作“发拆”。 开裂。指溃决。⒉开裂。指发芽。
- 4.
口脂释义:⒈古代用以防止寒冬口唇开裂的唇膏。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腊日赐北门学士口脂、腊脂,盛以碧鏤牙筩。”唐 杜甫《腊日》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罌下九霄。”唐 刘禹锡《代谢历日面脂口脂表》:“中使 霍子璘 至,奉宣圣旨……兼赐臣墨詔及 贞元 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⒉化妆用的唇膏;口红。唐 张鷟《游仙窟》:“艳色浮粧粉,含香乱口脂。”前蜀 韦庄《江城子》词:“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五:“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清 龚自珍《
- 5.
圮泐释义:(石头)毁坏开裂。
- 6.
地坼天崩释义:坼:开裂;崩:倒塌。地裂开,天崩塌。原指地震,后多比喻重大变故。
- 7.
地裂释义:⒈由于地壳变动而土地开裂。《后汉书·和帝纪》:“秋七月乙巳,易阳 地裂。”《宋史·外国传二·夏国下》:“﹝ 绍兴 ﹞十三年三月,地震,逾月不止;地裂,泉涌出黑沙。”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弘治 五年六月二十四日,大风,西山水发,山崩地裂,西湖 溢。”⒉土地的裂缝。唐 杜甫《后苦寒行》之一:“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鵠翅垂眼流血;安得春泥补地裂!”
- 8.
坚果释义:干果的一种,果皮坚硬,不开裂,果实里只有一个种子,如板栗、榛子等。
- 9.
堛坼释义:土块开裂。引申指破开。
- 10.
夭殈释义:谓鸟夭死于卵中。殈,鸟卵未孵化而开裂。
- 11.
开口笑释义:⒈欢乐貌。语出《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瘐)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唐 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语尽还成开口笑,提携别扫清谿曲。”宋 王禹偁《赠密直张谏议与子结婚》诗:“且喜相逢开口笑。甘 陈 功业不须论。”《诗刊》1978年第10期:“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⒉一种油炸面食。其中部开裂,如开口而笑,故名。
- 12.
开坼释义:⒈开裂;绽开。⒉犹开通。
- 13.
开拆释义:⒈开放;开裂。⒉拆开,开封。
- 14.
开片释义: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
- 15.
开裂释义:出现裂缝:木板开裂。 墙体开裂。
- 16.
晒裂释义:干泥因太阳曝晒而开裂。
- 17.
晶间裂纹释义:在钢坯横向酸浸试样的轴心位置出现三根或三根以上细小的沿晶界开裂的弯曲裂纹,裂纹由轴心向外辐射,严重时成蜘蛛网状,因其分布在轴心处的粗大树枝状晶的晶界上,故称为轴心晶间裂纹。
- 18.
树皴儿释义:树木开裂的表皮。
- 19.
横裂释义:沿着与花药长轴成直角的方向开裂。
- 20.
炭棒释义:含有少量硝石的小炭精棒或木炭棒,点燃后用来开裂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