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四达 四达的意思

四达

简体四达
繁体四達
拼音sì dá
注音ㄙˋ ㄉ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ì,(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组词】: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dá,(1) 通。【组词】:四通八达。达德(通行天下的美德)。达人。达士(达人)。(2) 通晓。【组词】:洞达。练达。(3) 遍,全面。【例句】: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4) 到。【组词】:到达。抵达。通宵达旦。(5) 实现。【组词】:目的已达。(6) 传出来。【例句】:传(chuán)达。转(zhuǎn )达。(7) 得到显要的地位。【组词】:显达。达官贵人。(8) 姓。

基本含义

四通达到各个方向。

四达的意思

四达 [sì dá]

1. 通往四方的道路。

2. 通达四方。

3. 谓风行天下。

4. 谓通晓事理。

6. 旧指治民的四件大事。

四达 引证解释

⒈ 通往四方的道路。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

⒉ 通达四方。

《庄子·刻意》:“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於天,下蟠於地。”
成玄英 疏:“流,通也。夫爱养精神者,故能通达四方。”
《孔子家语·入官》:“六马之乖离,必於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於君上之失政。”
宋 陈亮 《酌古论·曹公》:“徒见 荆州 四达,英雄之所必争,而 巴 蜀 险阻,非图天下者之所急。”
陈毅 《过贵阳》诗:“公社处处见富裕,交通四达局面新。”

⒊ 谓风行天下。

《礼记·乐礼》:“周 道四达,礼乐交通。”
孔颖达 疏:“周 之道德,四方通达。”
《隋书·音乐志下》:“皇道四达,礼乐成。”
明 张居正 《礼乐记》:“爱敬之施,必始於家邦,然后举而措之天下,能四达而不悖也。”

⒋ 谓通晓事理。

三国 魏 嵇康 《答向子期难养生论》:“若比之於内视反听,爱气嗇精,明白四达,而无执无为,遗世坐忘,以宝性全真,吾所不能同也。”

⒌ 旧指治民的四件大事。

《周礼·地官·遂大夫》:“凡为邑者,以四达戒其功事而诛赏废兴之。”
郑玄 注:“四达者,治民之事。大通者有四:夫家众寡也;六畜车輦也;稼穡耕耨也;旗鼓兵革也。”


国语词典

四达 [sì dá]

⒈ 通达四方的道路。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逵。」

⒉ 通达四方,风行天下。

《礼记·乐记》:「周道四达,礼乐交通。」

⒊ 通晓事理。

三国魏·嵇康〈答向子期难养生论〉:「若比之于内视反听,爱气啬精,明白四达,而无执无为。」


四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佥谋释义:众人筹画。唐 贾公彦《<仪礼正义>序》:“僉谋已定,庶可施矣。”《旧唐书·武宗纪》:“虽朕以恩不听,而羣臣以义固争,询自僉谋,谅非获已。”《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三年》:“若弃僉谋,徇私见,而有独御区宇之心,则适以蔽其四达之明,而左右私昵之臣将有乘之以干天下之公议者矣。”
    • 2.
      指会释义:谓对着四达之路。
    • 3.
      无良释义:⒈不善,不好。《书·泰誓下》:“受 克予,非朕 文 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旧唐书·宣宗纪》:“比有无良之人,於街市投匿名文书。”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近二年来,一切无耻无良之事,几乎无所不有。”⒉没有好的。《左传·桓公八年》:“楚 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矣。”南朝 宋 谢瞻《张子房诗》:“四达虽平直,蹇步愧无良。”唐 萧嵩《奉和御制左丞相说右丞相璟赐诗》:“荷恩思有报,陈力愧无良。”
    • 4.
      路衢释义:四通八达的道路。《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庄王 伐 郑,胜乎皇门,放乎路衢。”何休 注:“路衢,郭内衢道,四达谓之衢。”唐 杜甫《后出塞》诗之四:“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明 史槃《梦磊记·月夜遇婢》:“门前觉有裁云树,只恐眼底生疎错路衢。”
    • 5.
      边外释义:⒈边境之外的地方。 汉 王充《论衡·指瑞》:“何故远去中国,处於边外。”元 阎复《丞相阿术赠谥制》:“边外开边,四达弗庭之域;将门出将,三持分閫之权。”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豆腐》:“今四海九州,至边外絶域,无不有此。”⒉边远地区。《宋书·徐湛之江湛等传论》:“世祖 弱年轻躁,夙无朝宠,累任边外,未尝居中。”
    • 6.
      迟久释义:亦作“遟久”。犹长久。《礼记·乐记》:“若此,则 周 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遟久,不亦宜乎!”孔颖达 疏:“周 之礼乐功大,故作此大武之乐,遅停而久。”唐 陆龟蒙《入林屋洞》诗:“真君不可见,焚盥空迟久。”宋 曾巩《菜园院佛殿记》:“苟一时之利耳,安能必世百年为教化之渐而待迟久之功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既而迟久乃反,掩扉熟寝矣。”
    • 7.
      遐宣释义:远扬;普及。 《宋书·符瑞志下》:“礼乐四达,颂声遐宣。”《隋书·文学传·虞绰》:“圣德遐宣,息别风与淮雨;休符潜感,表重润以夷波。”唐 曹松《送胡中丞使日东》诗:“渥泽遐宣后,归期抵万金。”宋 王禹偁《籍田赋》:“上四年兮,帝业遐宣,寰区晏然。”
    • 8.
      隽乂释义:⒈亦作“隽乂”。才德超卓的人。雋,通“俊”。汉 扬雄《司空箴》:“烈烈雋乂,翼翼王臣。臣当其官,官当其人。”《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黄初 四年,高祖文皇帝 畴諮羣公,思求雋乂。”宋 王安石《神宗皇帝挽辞》之一:“聪明初四达,隽乂尽旁求。”⒉指才德超卓。三国 魏 曹植《王仲宣诔》:“我王建国,百司雋乂。”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益州,旧以 蜀郡、广汉、犍为 为三 蜀,土地沃美,人士雋乂。”宋 曾巩《辞中书舍人状》:“皆择当世聪明雋乂、工於言语文学之臣,使之敷扬演畅,被於简册。”

四达(sid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四达是什么意思 四达读音 怎么读 四达,拼音是sì dá,四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四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