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诱敌 诱敌的意思
yòu

诱敌

简体诱敌
繁体誘敵
拼音yòu dí
注音ㄧㄡˋ ㄉ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òu,(1) 劝导,教导。【组词】:诱导。诱发。(2) 使用手段引人。【组词】:引诱。利诱。(3) 称美之辞。【例句】:“诱然与日月争光”。

dí,(1)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组词】:敌人。敌方。敌寇。(2) 指敌人。【组词】:敌后。敌情。敌酋。敌特。轻敌。克敌制胜。(3) 抵挡。【组词】:寡不敌众。(4) 相当。【组词】:势均力敌。匹敌。敌手(能力相等的对手)。(5) 仇视。【组词】:敌意。“诸侯敌王所忾”。

基本含义

通过诱骗敌人,使其陷入困境或暴露弱点。

诱敌的意思

诱敌 [yòu dí]

1. 引诱敌兵。

诱敌 引证解释

⒈ 引诱敌兵。

《六韬·战骑》:“左有深沟,右有坑阜,高下如平地,进退诱敌,此骑之陷地也。”
唐 戴叔伦 《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诗:“洗兵收 魏郡,诱敌讨 幽都。”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九章:“加上支援前线的群众是动员现成的,一致要求继续诱敌北上。”


国语词典

诱敌 [yòu dí]

⒈ 引诱敌人进入对己有利的阵地。

《三国演义·第三九回》:「赵云诱敌,恐有埋伏。」


诱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陈释义:亦作“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左传·昭公元年》:“为五陈以相离,两於前,伍於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杨伯峻 注:“两、伍、专、参、偏皆陈名。此步兵阵法,其详已不可知……疑此五阵,乃诱敌之陈,其徒卒必少,或以徒卒之数为阵名。”《宋史·兵志九》:“天地五行之数不过五,五阵之变,出於自然。”
    • 2.
      伏击释义:预先将兵力荫蔽配 置在敌必经通路之侧,等待或引诱敌人进入该地区,突然发起攻击,迅速歼敌于运动中。
    • 3.
      无得释义:⒈犹无从。 《论语·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邢昺 疏:“三让之美,皆隐蔽不著,故人无得而称焉。”得,一本作“德”。参见“无从”。⒉犹不许,不准。《商君书·垦令》:“无得为罪人请於吏而饟食之。”《汉书·朱博传》:“积受取一钱以上,无得有所匿。欺谩半言,断头矣!”⒊未能得以。《宋史·胡松年传》:“﹝ 张敌万 ﹞向在 淮南 诱敌深入,步骑四集,悉陷於淖,无得解者,金 人至今胆落。”⒋无所得。《吕氏春秋·君守》:“君也者以无赏为赏,以无得为得者也。”
    • 4.
      聚而歼之释义:聚:会集,包围;歼:消灭。把敌人包围起来消灭。出处:《魏书·蠕蠕传》:“社仑凶狡有权变,月余,乃释匹候跋,归其诸子,欲聚而歼之。”示例:不敢举行本来有利的向敌人后方打去的进攻,也不敢大胆放手诱敌深入,聚而歼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 5.
      诱伏释义: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地区。
    • 6.
      诱兵释义:诱敌之兵。
    • 7.
      诱击释义:诱敌而予以袭击。
    • 8.
      诱敌释义:引诱敌兵。
    • 9.
      诱降释义:引诱敌人投降。降(xiáng)。
    • 10.
      诱骑释义:诱敌的骑兵。
    • 11.
      钓战释义:引诱敌人出战。
    • 12.
      饵兵释义:指诱敌就范的小部队。
    • 13.
      饵敌释义:设置钓饵以引诱敌人中计。

诱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陈释义:亦作“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左传·昭公元年》:“为五陈以相离,两於前,伍於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杨伯峻 注:“两、伍、专、参、偏皆陈名。此步兵阵法,其详已不可知……疑此五阵,乃诱敌之陈,其徒卒必少,或以徒卒之数为阵名。”《宋史·兵志九》:“天地五行之数不过五,五阵之变,出於自然。”
    • 2.
      伏击释义:预先将兵力荫蔽配 置在敌必经通路之侧,等待或引诱敌人进入该地区,突然发起攻击,迅速歼敌于运动中。
    • 3.
      无得释义:⒈犹无从。 《论语·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邢昺 疏:“三让之美,皆隐蔽不著,故人无得而称焉。”得,一本作“德”。参见“无从”。⒉犹不许,不准。《商君书·垦令》:“无得为罪人请於吏而饟食之。”《汉书·朱博传》:“积受取一钱以上,无得有所匿。欺谩半言,断头矣!”⒊未能得以。《宋史·胡松年传》:“﹝ 张敌万 ﹞向在 淮南 诱敌深入,步骑四集,悉陷於淖,无得解者,金 人至今胆落。”⒋无所得。《吕氏春秋·君守》:“君也者以无赏为赏,以无得为得者也。”
    • 4.
      聚而歼之释义:聚:会集,包围;歼:消灭。把敌人包围起来消灭。出处:《魏书·蠕蠕传》:“社仑凶狡有权变,月余,乃释匹候跋,归其诸子,欲聚而歼之。”示例:不敢举行本来有利的向敌人后方打去的进攻,也不敢大胆放手诱敌深入,聚而歼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 5.
      诱伏释义: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地区。
    • 6.
      诱兵释义:诱敌之兵。
    • 7.
      诱击释义:诱敌而予以袭击。
    • 8.
      诱敌释义:引诱敌兵。
    • 9.
      诱降释义:引诱敌人投降。降(xiáng)。
    • 10.
      诱骑释义:诱敌的骑兵。
    • 11.
      钓战释义:引诱敌人出战。
    • 12.
      饵兵释义:指诱敌就范的小部队。
    • 13.
      饵敌释义:设置钓饵以引诱敌人中计。

诱敌造句

1.以小股部队诱敌深入,然后集中兵力,力争全歼。

2.围棋比赛时,小华利用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法,瓦解了对方的攻势。

3.这次我军的辙退只为了诱敌深入,目的是为了一举歼灭敌人。

4.敌人想乘夜色偷袭我军。我们就来个将计就计,先诱敌深入,然后“关起门来打狗。”。

诱敌(you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诱敌是什么意思 诱敌读音 怎么读 诱敌,拼音是yòu dí,诱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诱敌造句子